綜評將是高考升學必經之路?江蘇省綜評政策權威詳解

2019-10-17     百年英才高考志願

家長朋友、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的張老師,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這裡,隨著我國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就業形勢的越來越嚴峻,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標準重新定位,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作為高校對大學生的客觀評價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高校的素質教育發展,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有利於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但是關鍵在於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測評體系。今天我們將從三個方面聊一聊綜評。首先了解綜評政策,其次是透過江蘇綜評深入了解綜評,最後舉高校綜評事例為大家詳細說明。

No.1

綜評政策解讀

如今,就業市場上復合型、經驗豐富型、外向型、創新型、技能型和學習型人才備受歡迎,而用人單位在選拔大學畢業生時,除看學習成績外,更是有選擇地對政治素質、進取心、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外語及計算機水平,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交際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學生要從嚴峻的就業形勢中脫穎而出必定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爭取做到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高等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如何培養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需要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如何適應新形勢,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是高等學校面臨的嚴峻問題。

高校應該利用大學生就業及用人單位考察畢業生的重要依據的綜合素質測評來激勵和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就業市場上的佼佼者。

江蘇省從今年5月起啟動「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的應用,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檔案,將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其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6個方面。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安全防範等方面的認知與表現。

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鍊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

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鑑賞和表現的能力。

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勞動技能、體驗經歷等情況。

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主要考察學生加強自我認知、樹立專業志向、學會選擇課程、實現主動發展等情況。

學校要真實準確地記錄學生的發展情況,到學期或學年結束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整理、遴選相關材料,由學生本人確認,經學校審核後,錄入省級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除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等個人隱私信息由系統自動導入外,其他進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的主要信息必須公示。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信息的核實、錄入與報送工作。報送後原則上不得更改,如確需更改,學校必須提出申請,逐級報批。

過去高校自主招生或綜合評價招生,幾乎不採用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理由是缺乏權威性和可信度,因此不少高中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積極性也不高,而江蘇省級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的啟用將打破這一局面,通過強化過程性、常態化監管,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客觀、真實、準確、可信。

學生高中畢業前,個人的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以統一格式提供給相關高校,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為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高校應在招生章程中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並提前公布、規範、公開使用情況。

過去有的高中在綜合素質評價相關課程上存在「縮水」現象:高考考的就開,高考不考的就不開,藝術、體育是最常見的「縮水」對象,甚至一些國家規定必修的綜合實踐、通用技術課程都沒有開設。而有了全省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台,材料造假幾乎沒有空間,能有效確保高中課程的開齊開足。

No.2

江蘇省綜評

2018年教育部確定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高一學生選科,新高考選科最新的「3+1+2」模式,「3」指的是語文、數學、英語,每科150分,共450分;「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每科總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2」指的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2門,採取等級賦分,滿分100分,計入總分。

而之前教育部發布通知,江蘇等8省市已確定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級高考生啟動。現在的高一學生也就是2021年參加高考的江蘇考生滿分將變為750。

「小學科」分數越高越好,促使學生在「小學科」上投入更多學習。而家長表示,這麼早選科會給孩子帶來不少壓力。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學培養的學生要有寬度、有高度、有批判性思維以及想像力,更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適應能力。大學需要什麼樣的人?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專業都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雖不同,但卻都有共性,比如需要有學習潛能,有能力有慾望進一步學習的學生;陽光、正氣,代表社會主流價值的學生;另外,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掌握的知識結構,能有利於大學階段在喜歡的專業和領域繼續學習。

"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高考改革就有了明確方向,到底採取什麼高考方式,考哪些科目,回答這幾個問題,就能明白大學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高考制度改革既要尊重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特點,又要順應社會對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需求,也不要忘記聽聽大學的意見。 好的高考方案,對大學後面的培養會事半功倍;不合理的高考方案常常給我們添很多麻煩。

No.3

在江蘇省招生的綜評院校

目前的多元升學途徑當中國家給予高校學生的機會其實很多,比如包括中外合作辦學、普通招生裸考、保送生、藝術生、體育生、海空民招飛、軍警公安司法、自主招生、三位一體、三大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綜合評價、免費醫學生、公費師範生、少數民族預科班、高職單招定向招生、港澳院校招生、國際高水平留學。

目前咱們江蘇考生,大部分學生可以選擇的範圍基本上是我用紅色字體標註的範圍。

其中綜合評價招生目前在江蘇省招生的院校數量有23所。我們大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這23所有部分院校屬於是省內院校,也有部分院校屬於是省外院校。每個學校的錄取規則都會有不同的側重專業,需要提前了解孩子喜好的專業方向再根據孩子的分數,有計劃的準備面試。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不可能把23所關於綜評的院校都和大家介紹一遍。那今天我們就拿出本省的兩所院校和大家淺淺的做一個分享。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南京大學2019年江蘇省綜合評價錄取的招生簡章。其中在報名條件這一欄,我用紅色的這個框給圈了起來,大家可以看一下。志存高遠,品學兼優,素質全面,身心健康,是南京大學在綜評升學通道當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其中,南京大學拿出來走綜評的專業分為文科類和理科類,在文科類當中一共計劃招人30人,在理科類當中計劃招人是120人。在文科類當中包括了經濟管理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人文藝術傳播類)和社會科學試驗班;理科類當中包括的專業有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科試驗班(大理科班)、經濟管理試驗班、理科試驗班(數理科學類)、理科試驗班類包括化學與生命科學類這幾大類。

其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有一些資料在提交的過程當中想要證明孩子的經歷與能力,一定要知道有哪些資料是不可以作為佐證材料的。比如論文和專利不得作為申報材料上傳,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

我們再來看一下南京大學,他在錄取的過程當中所參考的一個綜合評價的計算公式。最終綜合評價的成績等於高考成績的60%,加上南大的測試成績的30%,加上高中的學業水平考試選修科目的成績的10%,最後組成對所有學生進行選拔的一個分數標準。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東南大學2019年江蘇省的綜合評價錄取簡章,其中它的招生對象也提到了,針對於江蘇省的高中畢業生要求學生志向遠大,成績優異,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具備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都可以來參加。

東南大學的綜合評價招生提供的專業類型比南京大學要更多,但是在總招生人數上是一樣的,都是150人。其中理科類型當中東南大學所招的專業有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機械工程、能源動力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類、交通運輸類、自動化類;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慧以及工科試驗班。文科類只是一個試驗班。

在錄取原則上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略有不同,這也就告訴我們其實在綜評院校當中很多院校最終的成績核算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這個必須要求家長去了解清楚,比如東南大學在錄取原則當中就提到高考成績要折算成100分乘以60%,加上選測科目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乘以10%,加上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乘以20%,加上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折算成100分乘以10%的計算形式。從這兒看來就比南京大學所參考的內容要更多一些。

這也是需要咱們的家長認真去了解的,特別是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東南大學錄取測評的工作,錄取考生不再參加其他任何批次的錄取,考生高考成績必須要達到江蘇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次錄取的分數線,才有資格最終被錄取。這些關鍵詞是幫助我們做判斷的有力標準。

聲明:本文系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研究員張亮老師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sT16W0BMH2_cNUgTS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