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癌症越來越多?醫生提醒:3個原因值得深思

2019-10-10     從頭到腳談養生

我們都知道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全球環境都在不斷的惡化,尤其是城市一到秋冬季就會出現的霧霾等情況,連門都不敢出了。相對而言農村環境會好很多,可為何現在農村癌症患者越來越多呢?

為何農村癌症越來越多?醫生提醒:3個原因值得深思!

1、健康意識不夠

抽煙喝酒:就我觀察看到,城市裡的老年人大多有健康意識,並且在子女的要求下,都有戒煙戒酒、適量運動的習慣。反之,農村很多老人則是煙酒不離身,吸煙喝酒的人群仍然很多,所以肺癌、肝癌發生機率比較高。

食品健康:對食品保質期意識淡薄,買回去的東西總喜歡先存著,捨不得吃,可是存放到腐爛、過保質期了,又捨不得丟掉,明明知道變質了還是要吃,例如發霉的土豆、馬鈴薯中含有的黃麴黴可能誘發肝癌。

飲食習慣:農村常食用的腌制類食物、剩菜剩飯、並且飲食習慣想到重口味,食物菜肴的含鹽量等都比城市高,所以這些食物的亞硝酸鹽的含量較高,進入到我們的胃中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所以胃癌、食道癌等高發。

2、環境污染加劇

伴著農村工礦、化工、加工和養殖企業的增多和農業生產大量使用的農藥化肥,現在的農村水質、土壤越來越差,甚至有些地區的水中已經帶有毒素了,隨然現在已注意到這些,但形式非常嚴峻,飲用這樣的水,身體怎麼可能會好。城市中的水雖然也污染,但是城市的飲用水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相對安全一些!

3、基礎醫療條件有限

看病意識淡漠:農民有一個習慣,不舒服就挺著,或者隨意地里采把草藥喝了就得了,只有大病才去看醫生。這樣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惡化為癌症。

醫療條件有限:基層醫療衛生條件還有限,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也是導致農村癌症發病高的原因之一。農村人的自我保健意識不夠,不能定期體檢。很多農民辛辛苦苦掙了錢但是捨不得花錢去做一次全面體檢,即使有病了也捨不得花錢去城市的大醫院就診,導致很多惡性腫瘤早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一經診斷基本都是中晚期,所以農村患者癌症病死率也比城市居民高。

那些癌症在農村高發呢?

1、胃癌、食管癌

胃癌、食管癌又被稱為「窮癌」,是農村多發的消化道癌症,由於環境污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息肉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疾病發生病變,都可能導致胃癌的發生。由於飲食衛生的不幹凈,農村多發的癌症還有食管癌、胃癌等。

2、宮頸癌

由於農村地區的衛生條件相對較差,農村人對健康和篩查的意識又相對薄弱,導致宮頸癌更容易發生。我們知道,宮頸癌的發生與HPV病毒感染或宮頸炎症反覆發生有關。

3、肺癌

很多人認為,肺癌是一種城市中更容易患的癌症。但其實在農村地區也存在導致肺癌的高危因素。比如以採礦為主的農村地區、燒煤炭生火的人群、被工廠污染空氣的農村地區,都會因為長期接觸大氣污染物而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

儘管目前我國農村的癌症發病率還沒有城市高,但是農村患者全部癌症的死亡率卻遠遠高於城市。農村癌症患者死亡率高,與農村地區醫療水平相對較低,患者發現和治療較晚等原因有關。也有部分中晚期癌症患者因治不起而放棄治療。建議農民一定要加強癌症的前期預防。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

一級預防:針對病因預防

戒煙限酒,1991年以來,美國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歸因於吸煙率的下降。過量飲酒對身體可造成多方面不良影響,至少與7種癌症有關(大約40.9%的口腔/咽癌、23.2%的喉癌、21.6%的肝癌、21%的食管癌、12.8%的結直腸癌歸因於飲酒。16.4%的乳腺癌歸因於飲酒)。

飲食要確保衛生、新鮮。要注意事物的均衡和營養搭配。少吃腌制、過夜、重口味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防癌物質,包括維生素、植物化學物質和膳食纖維。

多食鹼性食物,我們都知道每個人身體內都存在一定數量的癌細胞,只是在身體正常的情況下,它們都被我們的免疫防線所消失。而酸性體質的人代謝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亂,產生毒素堆積,由此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激發癌細胞繁殖活躍,從而引發癌症。蕪菁粉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通過改變體液的酸鹼性,使體液酸鹼平衡,進而達到阻止癌細胞瘋長的效果,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亞油酸、皂甙、黃酮類物質、多糖,對癌細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養成良好的生活及衛生習慣。做好日常的身體保潔工作,以免身體受到病毒與細菌的感染導致炎症反覆發生。

二級預防:高危篩查

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篩查,正常人幾年做一個胃鏡就可以,高危人群每年都需要做一次胃鏡。

三級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學習健康衛生知識,同時要注意一旦身體有任何不適,應到醫院或衛生站檢查治療。另外,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年都要做一次體檢,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qL4120BMH2_cNUgDp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