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IPC性能是什麼意思?通俗易懂科普處理器IPC性能含義

2019-06-04   裝機之家曉龍

銳龍三代處理器發布之後,AMD稱基於全新的Zen2架構相比上一代Zen+,實現了高達15%的IPC性能提升,不過對於IPC性能,相信不少用戶還不知道什麼意思,那麼CPU的IPC性能是什麼意思?下面裝機之家來通俗易懂科普處理器IPC性能含義。

通俗易懂科普處理器IPC性能含義

CPU的IPC性能是什麼意思?

IPC,英文全稱「Instruction Per Clock」,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每個時鐘的指令,即CPU每一時鐘周期內所執行的指令多少,IPC代表了一款CPU的設計架構,一旦該CPU設計完成之後,IPC值就不會再改變了。在這裡,IPC值的高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頻率似乎不再高於一切。

CPU性能判斷標準公式是CPU性能=IPC(CPU每一時鐘周期內所執行的指令多少)×頻率(MHz時鐘速度),這個公式最初由英特爾提出並被業界廣泛認可的。IPC提升15%,CPU相同頻率下性能提升15%,這就意味著,舉個例子,如果同樣是4.0GHz的主頻,R7 3700比R7 2700強15%。

CPU性能=IPC×頻率

通俗易懂科普IPC含義

CPU的性能就是搬了幾塊磚,頻率相當於你每搬磚的次數,IPC就是你一次搬幾塊磚,你原來搬一塊磚,而現在可以搬1.15塊磚,而且每分鐘搬得次數頻率也增加了,性能就變多了。

也可以理解成,就是你一次性搬2塊磚,別人一次性搬1塊磚,他1分鐘搬2次(頻率高),你1分鐘搬一次,所以就相當於打了平手。

通俗易懂科普IPC含義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通俗易懂科普處理器IPC性能含義,如果您還不知道IPC性能是什麼意思,不妨來了解一下以上的硬體知識,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