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儲楊
今天的話題,來自於知乎熱榜:工作與生活中,有哪些簡潔的人際交往原則。
讀書的時候,沒有經濟的壓力,不懂得茶米油鹽貴,隨著年齡漸增,走入社會與自己的生活,很快就會發現一個真相:
錢,雖然不是萬能,但真的很重要。
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經濟實力,決定你的自由,也決定你的話語權。
以前,我念書的時候,經濟來源是父母的錢,購買一些稀奇東西,都得經過他們的批准,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工資,再買什麼東西,都有了自由。
那時候,我就明白了:手中有自己的錢,才是最靠譜的事。
關於經濟實力與話語權成正比關係的觀點,我聽過一個女性朋友的真實故事:
她左手事業,右手家庭,賺的錢也不比老公少,生活上,不僅有底氣,還過得有品質,凡是家中購置,她都能有個決定權。
她對我說:「實在不行,我就自己買,反正,我能掙,就能用。」
的確,當你擁有賺錢的能力, 也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你就有了底氣,不受制於人,不輕易委屈自己,不會因為錢的問題而活得不自在。
其實,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難得糊塗」。
敏感的人,很容易放大一丁點小事,無論是與同事之間的小摩擦,還是與朋友之間一句玩笑話,都有可能成為矛盾的導火索。
而這些較真,最後都成為自己不快樂,事情越來越糟糕的根源。
試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你越解釋,越覺得自己無力,甚至會後悔自己不該過多的去在意那件事,別人也許早就忘了,而因為你自己越描越黑,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記得有一次,與兩個朋友一起出去吃飯,期間,有一個朋友和另外一個朋友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其實,我們都明白,只是玩笑而已,但開玩笑的那個朋友,卻因為自己的玩笑,懊惱不已。
她一方面,後悔自己開的玩笑,另一方面,害怕朋友會就此生氣,所以吃飯全程她都試圖解釋自己。
一開始,我們也是耐心勸慰,說是讓她不必放在心上,沒有人會當真,到了後來,她依舊放不下,我們都有些不耐煩了,最後,這次小聚會,我們不歡而散。
其實,有些事,別人真的未必放心上,真正困擾的人,是你自己。
所以,做好你自己,然後放過你自己,那些破事,那些小事,不必較真,你就輸了。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人際關係,更適用於每個人的自我成長。
俗話說:「靠樹樹會倒,靠人人會跑」,如果一昧的把安全感寄託於某個人,遲早有一天,你得到的將會是失望。
記得有一個讀者曾和我吐槽,她曾無比相信一個同事,有什麼困難也都會找她幫忙,後來,有一次,她們合作一個項目策劃,時間緊、任務重,但她還是掉了鏈子,幾乎全程打了醬油,但她以為,這個同事一定不會坑她。
但最終方案呈上的時候,她的同事卻抹去了她的名字,並如實向領導彙報了情況。
那一刻,她懂了,人還是要靠自己,沒有誰有義務去幫你,並給你安全感。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擁有能力與實力,才能應對這個世界的種種挑戰。
生而為人,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會為自己拼盡全力,你要的安全感,也只有靠自己。
倘若你把所謂的安全感,放在別人的肩上,就意味著你把自己放置在一朵浮雲之上,一不小心,你就有可能踏空,狠狠摔下去。
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著某些固執的認知,你會認為自己是對的,甚至與其他人為此爭執。
但是,在經歷不少事情之後,你便會發現,很多事並非你想像的那樣,你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的固執,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工作後,我發現自己最固執的是思維,明明很多事情,都有其它辦法解決,而我,常常因為所謂的經驗,固地自封,不願意接受新辦法。
久而久之,做事的效率下降,時間也越來越緊張,我開始認識到:必須要承認自己的思維受限,才能接受新鮮的事物,才會提高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因為固執,所以和別人會有爭執,後來,讀到有人說:「低層次的認知,是固執己見。」
打破思維,去聽一聽別人的看法,試著別人的思想,看看是否能夠採納,並且把事情高效的完成。
很大程度來說,學會承認自己不願意承認的事實,才能接納更多的可能。
作者:儲楊,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圖書情報碩士,工作於圖書館,以書為伴、走心生活。微信號:chuyangcy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