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童魚又俗稱大頭、細眼,顧名思義,它的頭大而圓鈍,眼睛卻較小,而且無眼瞼。不過因為梅童魚體長一般在9~14厘米,體重也只有16~50克,它的大頭就沒那麼明顯了。
梅童魚體長形,側扁,尾柄細長;體上部呈灰褐色,下部腹側艷黃色,背鰭棘部邊緣及尾鰭末端黑色。口大而斜 ,口角達於眼的後緣。全身被鱗,鱗易脫落。側線發達。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間有一凹刻,將背鰭分成兩部分,棘部由8根鰭棘組成,似三角形,基底短,鰭條部似長方形,基底長;臀鰭具2棘;尾鰭楔形。
梅童魚棲息於近海、河口和港灣的泥或沙泥底質水域,不作長距離洄遊,為溫水性魚類。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黃海、東海數量較多。常用流刺網漁具捕撈,底拖網漁具可兼捕。《台州府志》里描述梅童魚:「似石首而小,黃金色,味頗佳,頭大於身,人呼為『梅大頭』。出四明梅山洋,枚名『梅魚』。或云:梅熟魚來,故名。」
梅童魚以鮮吃為主,梅魚可以深加工出口;雖然是「堂兄弟」,但梅童魚和梅魚的價格差別比較大。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價,其原因還是物以稀為貴。梅魚的捕撈產量要比梅童魚高,梅童魚的產量要比梅魚少,它味道又好,價格自然就高了。
梅童魚的產量少,價格高,肉嫩,含水分多,因此不適合深加工,就以鮮吃為主。小黃魚產量高,肉質雖然也鮮嫩,但比梅童魚的水分含量低,很適合水產深加工,可以做成香酥魚之類的休閒食品和魚肉糜,還會出口到俄羅斯等一些國家。
梅童魚分棘頭梅童魚和黑鰓梅童魚
主要區別就是棘頭梅童魚的鰓腔白色或者灰白色,尾鰭末端灰黑色;黑鰓梅童魚的鰓腔上部深黑色,體背側麵灰黃色,腹腔面金黃色,你記住了麼?哈哈。
棘頭梅童
棘頭梅童
黑鰓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