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警方破獲上億元集資詐騙案 日日返現讓受騙群眾深信不疑

2019-12-17     平安巴南

「投資980元,返利1500元,返利從投資日起每天返還2元!介紹新會員每天返利2元,共計980元提成……」從2017年7月開始,重慶、四川、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19個省(市),出現了一種名為「老來福會員卡」的理財產品,該產品以重慶老來福商貿有限公司開設的店鋪為背景,鼓吹高返利投資,實施集資詐騙。

巴南警方接到報警後連夜初查,發現涉案金額巨大、受損群眾眾多,立即向市局經偵總隊彙報,總隊安排六支隊周警官指導案件偵辦,在周警官指導下迅速識破了「老來福會員卡」理財產品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巴南警方火速抓獲了以曾某、羅某為首的集資詐騙團伙,截止案發該團伙誘騙8939人投資,涉案金額1.13億元。今年10月這個團伙的5名主要成員已經逮捕歸案,團伙頭目曾某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店長報警被騙40萬

16日下午,巴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的鄭警官講述了這次集資詐騙案的始末:「2018年3月,我們接到了市民羅先生的報警,羅先生說他是江北一家保健品店的店長,在與巴南區的曾某、羅某做生意的過程中,被騙了40多萬!」

巴南警方經過前期調查取證之後火速行動,在巴南區一高檔小區,抓獲了30多歲的曾某和20多歲的羅某,經查兩人是夫妻,一直在本地經營保健品店,曾某辯稱和羅先生是商業糾紛,不存在詐騙行為。

巴南警方通過對曾某、羅某進行調查,發現兩人問題不小,鄭警官介紹:「他們的財產有很大的問題,他們有豪車(曾某開路虎、羅某開瑪莎拉蒂)、多套住房(包括高檔別墅),還有巨額存款,和他們的表面收入不匹配。」

「老來福」浮出水面

隨著調查的深入,曾某在2017年7月14日註冊的重慶老來福商貿有限公司浮出了水面,這家公司名義上經營範圍是商品零售、養老產業開發。可實際卻通過收購和加盟的方法在全國19個省市開設了222家門店,且在沒有金融牌照的情況下,通過銷售「老來福會員卡」,針對中老年人群進行集資詐騙。

按照老來福公司在各門店散發的宣傳廣告,中老年消費者在老來福商城充值之後,不僅可以成為老來福會員購買商城物品,還能通過充值投資獲得豐厚的回報。

鄭警官打開老來福商城的網站,發現整個網站相當粗製濫造,所售商品也是價格離譜,他介紹:「我們詢問過受害群眾,他們表示上面的東西根本沒人買,這樣的價格不如充值投資賺了錢,到外面去買實物。」

老來福會員的充值回報有多豐厚?鄭警官拿出了一張表格:投資980元(銀卡會員)就能獲得1500元回報;投資4900元(金卡會員)就能獲得11420元回報;投資9800元(磚卡會員)就能獲得23820元回報;投資14700元(白金會員)就能獲得36200元回報;投資19600元(翡翠會員)就能獲得48620元回報。

同時,為了拉更多中老年下水,老來福公司還設立了可觀的提成機制:鼓勵帶店加盟,加盟後店長可提取該店收取資金的25%-30%作為提成;設立扶商經理和省總代理,扶商經理每發展一個980元會員直接提成25元,省總代理從所有管轄店鋪收取資金提取5%作為提成。

多種手段打消顧慮

投資980元回報1500元,這樣的高回報超過了市面上的正規理財產品,因此不少中老年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購買了銀卡會員,如何打消被騙者的顧慮,讓他們進一步升級會員?曾某開啟了日日返現的套路:會員的投資按照1:1的比例轉換為商城積分,每天投資會以2積分返現,這個返現會一直返到承諾的回報金額為止。

不少受害者發現這個返現積分一直在按時累加,還能按照1:1比例兌換成人民幣進行提取後,逐漸放鬆了警惕,紛紛追加了投資,於是便出現了報案者羅先生那種一個人投了40多萬的情況。

值得一提,普通會員每介紹一個新會員辦卡,也可以通過日日積分返現,獲得每天2元共計980元的提成,於是老來福會員的規模越來越大,受騙的人也越來越多。

為了證明公司經營效果好、財力雄厚,吸引更多人投資,老來福公司還在多地召集中老年人觀看免費演出,邀請部分中老年熟悉的演藝明星進行表演,僅僅是在重慶的演出,曾某就花了200多萬。

這些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套路,讓更多的中老年人「中招」,從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僅僅是重慶的14個店面,就集資詐騙了兩千多萬元;犯罪嫌疑人劉某和譚某作為重慶和四川的省總代理,提成均高達五十餘萬元。

集資詐騙受到應有懲罰

2018年4月,巴南警方通過與多省警方通力合作,同時在全國收網,主要的犯罪嫌疑人曾某、羅某、劉某、譚某、熊某全部落網。

通過政策攻心和繁瑣的調查取證,這5人的犯罪證據全部固定,他們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今年10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宣布了5人的一審判決:犯罪嫌疑人曾某被判無期徒刑,羅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劉某被判有期徒刑5年、譚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熊某被判有期徒刑4年。

警方希望通過本案,提醒廣大市民:「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情,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如果對網絡和現在的金融、理財不了解的話,一定要捂緊錢袋子!切忌為了追求高回報購買所謂安全的理財產品,往往最後掉進陷阱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aTvEm8BMH2_cNUgPv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