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新疆38歲副局長母親節前犧牲在風沙中,原因令人淚目

2020-06-10     平安巴南

原標題:這位新疆38歲副局長母親節前犧牲在風沙中,原因令人淚目

2020年5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雅縣公安局副局長梁振兵為了救援沙漠中受傷的群眾,冒著肆虐的沙塵暴出警,永遠倒在了出警路上,年僅38歲。

新疆38歲公安副局長出警途中受傷犧牲……媽,不能跟你說母親節快樂了

他離開的這一天,距離母親節還有三天……可是他再也不能祝福年邁的媽媽母親節快樂,再也不能陪伴年幼的兒子玩遊戲,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妻子留下一句叮囑……

從警14年來,梁振兵始終堅守在基層一線,先後在沙雅縣公安局紅旗派出所、法制辦、托依堡勒迪派出所任民警、主任、所長。2018年6月,由於工作成績突出,36歲的梁振兵被任命為沙雅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14年來,梁振兵一心撲在公安工作上,與家人聚少離多,愧對妻兒,更愧對1000公里之外的父母。

愧對家人很多,卻唯獨沒有愧對一身藏藍的警服。

冒著特大沙塵暴出警

倒在救援群眾的路上

5月6日,新疆多地出現浮塵天氣,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的沙雅縣颳起了特大沙塵暴,引發多起交通事故。

6日22時55分,沙雅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緊急警情:塔中公路約115公里處有一輛皮卡車側翻,車內5名乘員中1人死亡,其餘4人不同程度受傷,請立即出警救援。

警情就是命令,何況交通事故人命關天。值班的梁振兵立即安排交警大隊大隊長唐光勇組織警力趕往事故現場開展救援。

此時天色已晚,又逢極為罕見的特大沙塵暴天氣,出警的唐光勇等民警與指揮中心失去了聯繫。

梁振兵心急如焚,擔心出警戰友的安全。他再次部署警力,帶領第二梯隊民警往事故現場趕。

此時,風沙越來越大,狂風捲起的沙礫敲打著車窗,發出「咔咔」的響聲,道路視線越來越短,出警車輛小心翼翼前進著。

塔中公路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新修的一條公路,全長136公里,防護設施還在建設中。該路段自10公里起為通訊信號盲區,其中有很長一段道路標識、標牌、護樁和警示樁都不全。

天黑、風大、沙重,行駛難度極大。

梁振兵帶領第二救援梯隊出發後不久,也與公安局指揮中心失聯。情況上報到沙雅縣委,縣委領導立即派出消防救援車等重型救援車輛作為第三救援梯隊前往支援。

據與梁振兵同車出警的民警介紹,當晚他們行至塔中公路後,沙塵暴揚起的沙塵占據了路面,道路中的雙實線幾乎全被掩埋,積沙最厚處超過50厘米,狂風捲起的沙塵鋪天蓋地,能見度不足5米。行駛至塔中公路約100公里處時,能見度不足1米,行進十分困難。

為了及時了解前方戰友和被困群眾的情況,梁振兵與同事繼續前行。

5月7日凌晨,在塔中公路105公里處,受風口和路面積沙雙重影響,梁振兵所乘車輛發生側翻,梁振兵受重傷。

此時,他們距第一事故現場僅10公里。

當消防救援車等重型救援車輛趕到時,梁振兵已停止了呼吸。

之後,救援人員忍受著巨大悲痛,在沙塵暴中持續開展六個小時救援,救援隊員和受傷群眾全部平安歸來。

把工作排在第一位

被稱為 「拚命三郎」

梁振兵堅守公安基層一線14年,他永遠把工作排在第一位,被同事們私下稱為「拚命三郎」。

犧牲前五個小時,梁振兵在電話里詢問督察大隊民警陳園園關於上級檢查反饋情況,叮囑他如果自己不在辦公室,就把材料從門縫裡塞進去,晚上回來看。

「梁局一直是這樣,他開會、外出會提前通知我們,絕不耽誤安排好的工作。我按照他的要求準備的材料,他卻永遠也看不到了......」談起梁振兵,陳園園幾度哽咽。

在負責公安局法制工作期間,梁振兵牽頭編印《維護穩定相關法律法規手冊》等3本執法叢書,為戰友們留下了「辦案寶典」。

2018年6月,梁振兵擔任副局長分管治安工作以來,經常帶領治安民警加班加點開展工作。白天走訪企業、門店和群眾,晚上就在辦公室整理案卷、研究案情。

治安大隊副大隊長黃忠良回憶:「常有值班的同事問我,每次值班的時候,就你們三樓辦公室的燈半夜一兩點還是亮的,你們怎麼那麼忙?」

黃忠良說:「其實,工作多是一方面。主要是看到梁局加班加點干,一股子『拚命三郎』的勁頭,我們慢慢也養成了對工作多一分研究和打磨的習慣。」

在梁振兵帶領下,沙雅縣公安局治安部門查辦了一批治安案件,查繳一批危險管制物品,全縣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

梁振兵本人先後被上級榮記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榮獲「全區公安機關開展重點信訪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成績突出個人」,被阿克蘇地委、行署評為先進個人,被阿克蘇地區公安局嘉獎一次,縣委嘉獎七次......

實心實意辦實事

助民愛民儘是情

2014年底,梁振兵任托依堡勒迪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來到新的環境,他充滿信心:「黨員幹部最不怕的就是和群眾打交道,我一直把農村當作自己的家,我們開展的各項工作都是為了這裡的群眾。」

梁振兵帶領民警走村入戶,遍訪轄區所有行政村,對流動人口、特殊群體等做到100%熟知,常住人口也認識70%以上。

在走訪中,他會把群眾反應的困難訴求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事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有時甚至自掏腰包把群眾的困難解決好。他耐心接待來訪群眾,成功化解8起多年未解決的信訪案件,信訪案件辦結率達到100%。

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梁振兵通過走訪了解到轄區72歲的王行廣老人因歷史遺留問題,雙重戶口被註銷,一時間各項救濟補助均無法領取,斷了經濟來源。

梁振兵先後五次走訪有關部門和轄區群眾,想辦法解決了王行廣老人的戶口問題,解決了一家人生計問題。老人非常感動,專門製作了一面錦旗感謝他.

錦旗上的字是老人寫的:天生一顆善良心,清白無私為百姓;實心實意辦實事,助民愛民儘是情。

「我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嗎?」

14年從警路,梁振兵與家人聚少離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連續工作50多天,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不漏一車、一人嚴格查控,帶頭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穩定疏導群眾緊張情緒,轉輾於公安局、分流中心、檢查卡點。

梁振兵的妻子陳麗霞在縣紀委工作,疫情期間由於工作需要被臨時安排到縣公安局開展工作。

在此期間十幾天裡,竟成了夫妻倆婚後相聚時間最長的日子。

梁振兵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父母都已經70多歲。老人想他時,就從北疆呼圖壁縣趕路1000多公里來看他。

看到年邁的父母長途奔波,梁振兵心裡不忍,但總想著先把工作幹完,再好好陪父母。

兒子今年剛8歲,梁振兵平時忙於工作,照顧孩子的時間很少。5月9日上午,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沙雅縣舉行梁振兵同志追悼會,昔日並肩戰鬥的同事、朝夕相處的鄉親,以及各界群眾天不亮就趕來送他最後一程。

殯儀館裡,看著大人們悲痛的表情,看著躺在鮮花叢中的爸爸,兒子跟在媽媽身後小聲地問:

「我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嗎?」

陳麗霞聽到這句話,用手掩著口,淚水再次奪眶而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Q-nXIBiuFnsJQVuR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