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從鄰居那聽到一個事情。鄰居的一個表妹,剛高考完,在家裡過暑假。
因為要去念大學了,想著自己能漂漂漂亮的進入新的環境里,於是她開始一邊夜跑,一邊節食減肥。
每次跑完步,她都會出一身汗,回到家就立馬開空調吹冷風,喝涼水。
如此折騰了半月,她受涼了。
最開始只是是嗓子痛,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的小症狀,她自己沒當回事,只是吃了幾片藥,然後繼續每天出去跑步,不怎麼吃飯。
家裡人讓她在家裡休息,不要再進行劇烈運動了。
但她不聽啊,還覺得多跑步,發發汗,自己就能好了。
她每晚至少跑五公里,偶爾咳嗽,喘氣不順,也當成了自然反應。
可是沒過多久,她開始有胸悶,頭暈,呼吸困難的表現,她有些慌神了,趕緊去醫院做了檢查。
診斷顯示,她的心肌細胞已損傷,心功能下降,心跳已經是每分鐘180-200次,最終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
這次,多虧了她足夠警惕身體發射出來的符號,及時入院治療,救回來了自己的小命。
如果繼續拖延下去,很有可能出現出現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在輕度感冒時可以適量運動,但只能進行溫和的運動。
因為感冒後,人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如再從事比較劇烈的活動,就會使人體內熱量增加,代謝更快,能量消耗過多。
其實心肌炎的發生,有多種因素的影響。
為什麼感冒也會引起心肌炎呢?
那是因為當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病毒更容易乘虛而入,這個妹妹生病後也沒有立即休息,依舊節食運動,使得病毒開始攻擊心肌細胞,從而發展成心肌炎。
我表妹算是個幸運兒,但不代表著,其他人也有這樣的好運氣。
知乎上有人提問:「心肌炎可怕嗎」?
有人說「沒人會以為感冒會要了自己的命,但它確實這麼做了...」
可能因為患者可能自身原本的心臟功能就偏弱,感冒消耗能量,病菌侵蝕,從而引發心肌炎。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給人們留的時間都不多。
上面這些案例,都是因為自身的大意和疏忽,從而釀成了悲劇。
現在的人,活得都很粗糙,一些小毛病壓根不放在心上,感冒發生都想著扛過去,直到大病出現,才發現,為時已晚。
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會誘發爆發性心肌炎,但大部分的爆發性心肌炎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去年三月份,就有人因為感冒,引發了肺炎和心肌炎,最終感染引起併發症,只能截肢。
比起截肢更可怕的是,猝死。
暴發性心肌炎是導致青壯年猝死的一大誘因。
今年7月份,華西第四醫院院長李曉松去世。
6月初,李曉松院長突感身體不適,疑為感冒。
6月3日到華西四院,確診為「爆發性病毒性心肌炎」,即刻送進心臟內科重症監護室,但很快出現心臟停搏現象,在立即使用體外膜肺氧合(人工肺)之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7月4日因心肌炎併發症顱內出血,醫治無效去世,年僅56歲。
這位院長從感冒到爆發性心肌炎,也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
而就在同一天,中科院博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青年醫生、副教授肖育眾被發現暈倒在實驗室,送醫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1歲!
在今年的6月份,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醫生張恆偉突發心梗也不幸離世,享年48歲。雖然外界沒有大規模報道,但是醫生群里傳出後,滿是哀悼!
三位醫生的去世,都和心血管疾病相關,也跟他們平時操勞過度有很大幹系。
可見這種病,發作起來有多兇險,惡化之快壓根不給人猶豫的機會。
對醫務工作人員來說,平時幾乎全年無休,忙不更迭,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去廁所,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完全已經是超負荷了,健康在無限的被透支,而一場不起眼的感冒,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夏季天氣乾燥,人出汗又疲於運動,常在空調房裡待著,汗液無法排出,抵抗力就下降,所以感冒就成了多發的疾病。
有數據統計,每次流行感冒後,都會有4%的人出現心肌損害,如果不及時救治會有生命危險,即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可能落下影響終身的後遺症。
心肌炎早期症狀因與感冒相似常被誤以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
因而,若青壯年「感冒」後數日或1周至3周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食慾明顯下降等症狀,應及時排查暴發性心肌炎的可能。
記住,感冒發燒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休息,如果連續3-4天仍發燒沒有好轉,一定及時治療,切不可大意。
據調查,心肌炎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但更青睞青壯年人,猝死率高達75%。
死亡從來不會突如其來,而是早有預謀。
今年6月底,某三甲醫院年輕眼科醫生不幸離世,家屬在他去世後已做出捐獻遺體角膜的決定。
這名醫生已經連續發熱六天,並且有頭痛、頭暈噁心的症狀,在身體極其不適的前提下,還連續值了一周夜班,最終導致他心跳呼吸驟停,由感冒變異心肌炎,最終猝死去世。
這個醫生才32歲啊!
醫學生博士學制為8年,這意味著,在他人生剛剛要開始新篇章的時候,生命卻戛然而止。
他本該擁有更加精彩的生活,繼續從事醫療工作,救死扶傷。
但是,他卻再也沒有機會給別人帶去光明了。
如果,他沒有忽略發燒這一信號,及時吃藥打針,找醫生做診斷。
如果,他沒有連續工作多日,而是在生病以後就趕緊休息,沒有過度勞累。
如果,他沒有那麼拚命,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兒,那一切都有挽回的機會。
然而,世間從來沒有如果。
一切,都成了「來不及」。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不要輕視任何一次「小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疾病也不是幾個小時就可以形成的。
它們早早的就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像一顆定時炸彈。
在你不斷地消耗自己過程里,等待著引爆的機會。
有人可能要問,為什麼年輕人的身體素質和抵抗力,都比老年人要高,心肌炎還是會找上門來?
那是因為,年輕人都比較喜歡作!
他們在工作上都蠻拼,壓力也都比較大,賺錢養家還貸款,每一樣都讓人要麼總是在熬夜加班,要麼就是焦慮失眠;
很少有人會在11點前睡覺,大部分人的睡眠時長不足8小時;
就算是感受到了疲倦感,也覺得是小事一樁,想著自己能挺過去;
生病了也不會去看醫生,沒時間或者懶得動,全靠喝水挨過去;
每天吃外賣,只因為圖個方便;
天天久坐不動,連喝水都覺得麻煩。
但是,你對身體的無所謂態度,一定會受到它的報復。
透支健康是最蠢的事兒了,因為不論多後悔,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再去換回它。
年紀小,從來不是揮霍的資本。
夏天是心臟問題的高發季節。
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需要消耗血量,然後通過汗液、排便等方式,排出體外。
夏天外界溫度高,陽氣充足,身體代謝旺盛,會消耗更多的血量。
這個血是怎麼來了?就是心臟打出來的。
更多的血量消耗也意味著對心臟更大的壓力,抽水泵里想要抽出更多的水,就需要加大功率。
而心臟本身同樣需要消耗血量,一旦血量不足了,輕則出現心慌、胸悶等問題,嚴重的就會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問題。
抽水泵本身能量的輸入不足,功率開的再大也抽不出水。
身體差的人本身心臟就要承擔巨大的壓力,再加上過度疲勞,讓本就岌岌可危的心臟超負荷運轉,就容易出現心梗、心肌炎等毛病。
所以,當你感冒以後,仍然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飲酒等,就更加容易發生或加重病毒性心肌炎了。
那麼如果我們感冒了,應該怎麼做呢?
1. 請你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勞累。
2. 注意飲食清淡,切忌油膩,辛辣。
3. 保持情緒愉悅,適當鍛鍊,及時補充津液。
4. 感冒不一定會導致心肌炎,但是如果除了有發燒、全身酸痛、咽喉痛、腹瀉等普通感冒症狀外,還出現了胸悶、心悸、氣喘、眼前發黑等「特殊」感冒症狀,可艾灸內關穴,振奮心臟功能。
5. 當心臟區位感到不適,還是要及時去醫院做心電圖、抽血等檢查,確認是否患有心肌損傷,避免延誤治療。
(心肌炎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的病因,都有不同的診療辦法,最關鍵的是,謹遵醫囑~)
講這些,不是把「感冒」給妖魔化了,只是想讓你們都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愛惜身體,認真活在每一天。
「假如把健康比作數字1,家庭、事業、金錢、地位等等比作是0。當這個1存在的時候,後面的0越多,你就越富有,但是當這個1倒下去時,後面的0再多,也都沒有了實際的意義。」
身體是老天白白給你的,不是為了讓你糟蹋的。
最後,我想告訴你們:
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
身體、金錢和愛;
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死亡從來不會突如其來,而是早有預謀。
世間最大的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的財富,而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