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負債四千萬,任泉紐交所敲鐘,同樣的生意,不同的結果

2020-12-03     遇言不止

原標題:李亞鵬負債四千萬,任泉紐交所敲鐘,同樣的生意,不同的結果

創業這事總是說別人容易,自己做起來才知道多難。

上個月底, 李亞鵬負債4000萬的事第三次開庭。

李亞鵬做生意失敗已經不是新聞了。

早在幾年前,就爆出李亞鵬在麗江開發房地產失利。

這個項目從2013年就開始搞了,無奈當地房子賣不出去,欠下4000萬無力償還。

圖為第二次開庭時的判決書

事實上,自從李亞鵬息影從商的這些來,他做過雜誌、網絡、酒吧、影視、地產……

林林總總的生意們,基本都以失敗告終。

早在兩年前,就有消息說李亞鵬名下已經沒有什麼資產,恐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後影響女兒讀私校。

結果,法院想對李亞鵬下達限高令時,發現李亞鵬已註銷了新疆戶籍,成為中國香港永久居民。

這也導致審判一直拖延下去,李亞鵬沒有還錢且不斷上訴。

由於這種疑似金蟬脫殼的無信行為,李亞鵬也給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李亞鵬真的沒有做生意的天賦吧

來看看李亞鵬這些年搞過的生意——

1998年,李亞鵬做了一個提供婚禮服務的網站,不久後,跟著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一起破滅了。

1999年,李亞鵬創辦了《婚禮》雜誌,因為刊號出了問題,雜誌的收購被迫中止。

2000年,李亞鵬和哥哥聯合創辦了北京美麗春天文化傳播公司,結果被人舉報公司經紀人涉嫌違規。

2004年,李亞鵬再次成立影視文化公司,投資的影視劇都不太成功,5年後公司註銷。

2010年,李亞鵬在昌平籌建鄉村書院,到2016年建成,6年花了5000萬,只出不進。期間項目所需資金全部依靠李亞鵬的個人積蓄以及他向親戚朋友借來的借款。

那個時候,李亞鵬就說自己的錢都花完了。

2013年,李亞鵬宣布退出娛樂圈,專注經商。之後涉足旅遊度假地產,打造麗江雪山藝術小鎮,結果項目進展艱難, 李亞鵬欠下4000萬。

敗走麗江後,李亞鵬仍不肯放棄, 提出「中國文谷」概念——用文化藝術推動城市。

2015年,他在鄭州拿了塊地,打算建設世界知名兒童文化主題IP綜合體。

然而幾年過去,周邊片區尚未成熟,配套設施沒建起來,「中國文谷」這個項目也不復存在。

去年,李亞鵬在江西贛州拿下第3個地產項目,說是要建「贛州文谷」。

「贛州文谷」跟之前的「鄭州文谷」一樣沒搞起來,最後落實的只有住宅項目。

除此之外,李亞鵬在上海、深圳、麗江開設了多家酒吧,這些酒吧沒有一個活過4年。連同王學兵和王菲的股份也一起折了進去。

其中,上海夜店Vip Room傳言虧了400萬元,三里屯夜店甚至因為涉黃而被調查過。

李亞鵬經商這20年,最多時擁有八家公司,到頭來卻是負債纍纍。

不知王菲跟他離婚是否有財務上的考量。

2018年,王菲參加綜藝《幻樂之城》時,有爆料說王菲的酬勞不菲。

那時正值李亞鵬4000萬欠債事件第二次開庭。

有記者問她會不會幫前夫一把,王菲乾脆利落地回答: 「真的沒錢了。」

聽這意思,王菲也是為李亞鵬搭上了不少身家。

回看李亞鵬失敗的案例。

有些是因為大勢使然。

比如搞網站,趕上第一波網際網路大潮退去,傾巢之下沒有完卵是一定的。

有些是因為戰略失誤。

比如投地產。改變一個地區的生態談何容易,文化旅遊地產是最難做的項目,連王健林都要踩坑。

有些是因為經營不善。

比如做餐飲。

上海的Vip Room夜店傳說花了8000萬裝修,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成本控制也太糟了。

北京的「夜色」酒吧傳出涉黃問題時,店主李亞鵬尚茫然不覺,可見沒有參與日常經營。

有些是因為眼光不行。

比如投資影視劇。

李亞鵬自己是演員出身,但是投資的影視劇、話劇,除了《將愛》外,皆以慘賠收場。

本職相關的項目也搞砸,這個事情就有點奇怪了。

只能說, 李亞鵬真的沒有做生意的天賦吧。

李亞鵬今年49歲了。

10年沒拍戲,娛樂圈早已沒有他的位置。

在商圈的口碑又不好,不會有人再跟他合作。

前後折騰了這麼些年,錢也花了,勁也使了,到頭來還背了一身債。

哎,也是讓人唏噓遺憾。

五大之一的老闆任泉

做生意失敗是件大機率的事情,在此咱們當然不能嘲諷李亞鵬。

事實上,遇言姐還是很喜歡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幫助了不少人,李亞鵬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父親和前夫。

不過李亞鵬這事兒,讓我想起任泉來了。

同是演員從商,差兩歲的年紀,連上長江商學院都是同一屆的。

李亞鵬搞過的那些生意,除了地產外任泉都做過,而且都做成了。

2017年,李亞鵬因為資金斷裂苦求合伙人允許自己賣股份時,任泉正作為簡普科技的投資方在紐交所敲鐘(不過這公司因為涉足網貸,股價一直慘跌,也可能會退市)。

其實,任泉的事業起點遠不及李亞鵬。

不像李亞鵬出演過多部爆款電視劇的男主角大IP,任泉最有記憶點的角色是 《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孫策。

任泉的智力也沒有優於李亞鵬。

李亞鵬高考580分,學校打算保送哈工大,堪稱那個年代的演藝圈學霸。

而任泉從小學習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入伍做了文藝兵,從部隊考入上戲時是文化成績倒數第一。

哎,事實證明, 做生意這事兒跟智商的關係,遠沒有跟性格的關係來得大。

李亞鵬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

他曾說,自己對金錢沒有概念,把拍戲賺來的錢用於商業投資,就像一個貪玩的孩子喜歡玩具,不過是因為興趣使然。

這話看得人心驚肉跳,這麼玩票哪有不賠的。

李亞鵬做麗江的別墅項目時,從北京運八棱海棠、從四川郫縣運茶花。

一棟別墅光園林景觀就要花40萬,沒有一個合理的預算,完全是順著李亞鵬的個人喜好來。

做事從心,不在乎錢,這不是做生意的路子。

再來看一下任泉這邊的業績——

跟理想主義的李亞鵬不同,任泉之所以搞第一個生意,就是因為想有份穩定收入。

也就是說, 他從一開始就是奔錢去的,有著清晰明確的利潤訴求——月入5000塊。

那是1997年,任泉剛大學畢業。他跟包括李冰冰在內的3名同學借了9萬塊,在學校邊上開了一家走平價路線的小飯館。

為了節約資金,裝修用的是拆遷建築淘汰下來的二手材料。

多年後,任泉說自己只要進去一家飯店,就知道這地方的生意掙不掙錢。

任泉是個守信的人,跟同學借錢的時候說好3個月後還。

3個月後飯館沒有回本,他就用新接的戲酬還錢。

他不愛占別人的便宜。

做了製片人後,有人慫恿他拉風頭正勁的老同學李冰冰來拍戲。

任泉跟李冰冰從大學時代就是好友,一起拍過20部電視劇。

但是任泉不願意求人,他說——

「自己能做好,幹嘛還要求別人讓你賺更多呢?」

即便真想與李冰冰合作,任泉也不會要求友情價,而是告訴她——

「冰冰你現在很有市場,我肯定不讓你不舒服,你看看現在誰拍片價格最高,我再給你加個10%。」

話說得周到,事做得厚道,難怪李冰冰和他做了數十年的密友。

任泉對作品敏感度很高。

投資 《兒女的戰爭》時,剛看完劇本就拍板,理由是這個劇本能讓自己一氣呵成看完,出於演員的直覺,做這個劇可以成。

投資《國色天香》,合伙人臨開機說自己沒錢了。

任泉在車裡想了半個小時,決定一個人扛下全部投資。

把房子抵押出去後又借了一千萬。

因為孤注一擲,任泉對拍戲的成本控制特別上心,連服裝都是自己去批發市場買的。

後來,這部劇賺了一倍的錢。任泉投資的其它幾部戲也盈利不錯。

再之後,任泉在李冰冰姐倆的牽線下入股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赴美上市時,任泉的200萬變成了3000萬,堪稱最划算的一筆投資。

有了本錢,任泉又去做天使投資人。

當時,有業界人說明星做投資人不靠譜,好項目都是秒搶,哪裡能輪得到他。

但是 任泉投到了韓都衣舍、秒拍,都還算不錯。

前兩年,有傳聞說赫斯特把《嘉人》雜誌的中國經營權出售給了某明星私募,當時就有人透露說買家是任泉。

前陣子的一個訪談節目中,樊登問任泉是不是《嘉人》的投資人,任泉委婉回答:有參與。

看來江湖傳聞不虛,《嘉人》的老闆就是他。

這真叫人感嘆, 別的明星還在搶破頭上封面時,任泉已經是五大之一的老闆了。

看任泉的採訪,遇言姐發現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

大鵬為了節目效果說他是傻大膽。

任泉立刻表示不同意—— 光憑傻大膽做不了事,我還是挺有理有據的。

跟了任泉6年的老員工在網上爆料,任泉不提倡加班,基本都是6點下班,因為頻繁加班說明運作方式有問題,有什麼事是8個小時都做不完的呢?

不僅如此,任泉招人上有一套自洽的邏輯——

能力其次,先看人品,以及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

他說: 人的能力可以在工作中提高,但是人的品質我無法改變。而且一個人如果品質不好,在工作中也未必能施展才華。

創業如何不熱鬧一場,寂寥一地?

任泉談到過關於創業的幾個觀點,遇言姐覺得說得很好——

第一,不做心力難及的事

任泉曾經差點投資過一個地產項目。

但是做功課時發現,這個事情的身心壓力太大,需要花3年的時間去擺平,於是就果斷放棄了。

他說,雖然這個項目或許可以大賺,但是我沒有能力,或是沒有準備好,再不然過程中心力交瘁,那麼這件事就不是我應該做的。

因為,做事情的目的不是讓自己痛苦。

第二:永遠不要孤芳自賞

任泉說,投資項目前,自己會先想一想會賠多少錢,跟資金風險相比,能賺多少錢反而沒有很重要。

其次,自己做事最先考慮的是對方,對方需要些什麼,對方是什麼心態,自己能不能達到。

如果不能達到就乾脆不要合作。

做生意要站在一個大眾的角度,而不是用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人。因此任泉喜歡看社會新聞,因為要了解大眾的生活狀態。

2015年,任泉作為Star VC的聯合創始人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

第三:相信專業的力量

無論是做餐飲還是搞影視,任泉都培養了專業的團隊。

任泉不會炒菜,不懂項目管理,老闆有一個好的理念,需要專業團隊去實施。

於正雖然飽受詬病,但他既然是專業的作品生產者,自己的電視劇就會交給於正做。

創業者也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去組織一個能幫你執行落地的團隊。

第四:感性要在理性的框架內

任泉投資了7部電影全都賺錢。

他說,創業是感性在先,然後用理性分析。

如果沒有感性的衝動,這個事做不成。

如果沒有謹慎的分析,這個事也不成。

任泉曾經反覆勸說一位導演給電影改個商業化的名字,但是對方不肯。

結果導致電影的口碑和票房不成正比。

「如果是我投資的項目,我早把電影的名字換了。」任泉說。

由於任泉在餐飲上做得成功,很多圈裡人跟他打聽創業經,結果都給任泉勸退了。

因為,做餐飲很難賺錢,你一不能親力親為,二沒有專業團隊,那就根本不要做。

如今復盤一下李亞鵬的事情,任泉提到的坑他幾乎都踩了——

心力難及、孤芳自賞、缺乏理性、不能親歷親為、沒有專業團隊……

任泉有段話說得很好,他說——

聰明的企業家是走捷徑的,看到別人失敗了會避開坑,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聰明人,總覺得別人失敗了但我行。

有些想法是宏大的,事實卻是特別殘酷。

創業這事總是說別人容易,自己做起來才知道多難。

熱鬧一場,寂寥一地。

背後的悲涼只有自己承擔。

最後,還是希望李亞鵬能解決好債務的問題吧。哎,人還是要早些認清自己,有些事情啊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KDNKXYB2uKmW_kOrs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