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畫鼠

2020-02-06     藝術生活色彩

圖1 鼠圖 (元)錢選(傳)

冊頁 絹本設色

24.3cm×27cm 藏地不詳


中國人對老鼠的情感頗為複雜:一方面,老鼠尖嘴小眼,模樣一點不討喜,人們常用「賊眉鼠眼」來加以形容,加上它們常偷吃糧食,落得「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千古罵名。但是,老鼠卻名列十二生肖之首,在民間文學和藝術中,老鼠是吉物,象徵生命的繁衍,變身為充滿靈性,聰慧神秘的小生靈,常出現在民間藝術之中。因為中國傳說中老鼠是由散財童子變成,因此民間剪紙常有老鼠圖案,預示著財來到。「老鼠嫁女」更是以擬人化的手法傳達人們對來年平安吉祥的期待。


圖2 食荔圖 (明)朱瞻基

團扇 絹本設色

長寬均為22.2cm 故宮博物院藏


圖3 鼠石荔圖 (明)朱瞻基

冊頁 絹本設色

6.2cm×19.7cm 故宮博物院藏


圖4 瓜鼠圖 (明)朱瞻基

冊頁紙本水墨

28.2cm×38.5cm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繪畫中,以老鼠入畫則極少,存世畫作中最早的一件是傳為元代錢選的《瓜鼠圖》(圖1),繪一群正在啃食冬瓜的老鼠。明代最具藝術天賦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曾畫過《瓜鼠圖冊》,其中兩開以工筆繪啃食荔枝的老鼠(圖2、3),另一開以小寫意繪一隻仰望苦瓜的老鼠(圖4)。據薄松年先生研究,鼠和瓜在民間傳說中被喻為「多子」,又分別象徵著人丁和財富,故瓜與鼠、鼠和荔(或栗)常組為一圖,祈祝多多得子,早早富足。在宣宗畫《苦瓜鼠圖》卷的當年,他喜得一子祁鎮(即後來的英宗),後又得次子祁鈺(即後來的代宗)。顯然,宣宗繪此圖是祈祝或慶賀皇家順產得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HugH3ABjYh_GJGVhT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