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沙發三五分鐘變碎,龍岩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投用啦

2020-02-04     閩西日報

過去,大件垃圾一直是生活垃圾處置中的「老大難」。如今,大件垃圾有了專門的去處。


日前,記者從龍岩市環衛處獲悉,龍岩市首個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已建成並投用,日處理可達200立方米(約20噸),填補了中心城區大件垃圾處理空白,實現了垃圾快速中轉、有效減容、合理分類處理。


環衛處:大件垃圾破拆廠填補空白


曾幾何時,那些廢舊的桌椅、沙發、床墊、雜物櫃等大件垃圾,要麼堆在家中占用空間,要麼被隨意丟棄在馬路邊或小區角落,成為蟑螂老鼠的藏身地,不僅極易滋生病蟲害,還影響市容市貌。

到了終端處置環節,由於大件垃圾體積過大,無法直接投放進入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爐,需要先進行拆解。「但是人工拆解不僅效率低、進度慢,還會產生大量粉塵,危害拆解人員的身體健康。」昨日,市環衛處固廢科科長林金彬向記者介紹了龍岩市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的由來。

據介紹,我市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於2017年6月開始籌建,處理廠位於龍岩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旁,占地500平方米,設計處理規模為200立方米/天,總投資約500萬元。2019年11月,大件垃圾破拆處理設備完成調試通過驗收並投入運行。


林金彬介紹,大件垃圾破拆處理設備包含智能化輸送大件垃圾、破碎、除塵和磁選等系統,不僅提高了破拆效率,還改善了工作環境,減少粉塵污染。同時,破拆分選出來的鐵件可回收利用,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現場:大件家具被粉碎成小塊

這些設備是如何工作的?效率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龍岩市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位於新羅區鐵山鎮林邦村洋坑,緊挨著龍岩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料區,以便破拆後的大件垃圾可以第一時間投放到發電廠內用於焚燒發電。

記者看到,整個大件垃圾破拆廠大致可分為堆料區、作業區、出料區三部分。在堆料區,工作人員將舊沙發、舊衣櫃等抓起來放到處理台的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將其緩緩輸送入破碎機,一個帶著尖刺滾輪的破碎裝置將這些大件垃圾碾碎成小塊,小塊垃圾順著出料傳送帶直接輸送至轉運車輛上。

「這台設備可以直接處理整個大件家具,不需要先進行人工拆解,但是整體拆解可能會出現像沙發里的彈簧、海綿都混在一起的情況,所以粉碎之後的傳送帶上安裝了磁選設備,可以篩選出金屬類的碎塊。同時,破拆過程所產生的粉塵都被除塵系統吸收了,大大改善了我們的工作環境,保障了我們的健康。」現場的一名工人解釋說。

記者看到,三五分鐘後,大件垃圾已變成了碎塊。記者繞到這個大件垃圾處理設備的另一側,看到在粉碎後的傳輸過程中,磁選出來的金屬會自動掉落在一個大桶內,其他垃圾碎塊則直接傳輸到了垃圾車內,一旦裝滿就直接運輸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


由於春節前夕垃圾量倍增,大件垃圾也增加了許多。記者看到,在廠房外的空地上堆放了不少大件垃圾。雖然我市的大件垃圾破拆處理廠規模較小,但已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底,該廠已處理201噸大件垃圾。

「做好大件垃圾規範處置,對推進垃圾分類至關重要。」林金彬表示,目前中心城區已有10個大件垃圾暫存點可接受市民投放大件垃圾,今後還將探討預約上門回收等服務,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我市已經開放的10個大件垃圾指定投放點:


中城:韭菜園轉運站、北市場轉運站

東城:北環轉運站

西城:蘇溪轉運站

南城:蓮東小區轉運站、蓮東市場轉運站

北城:交易城轉運站

曹溪:浮蔡轉運站

鐵山:鐵山轉運站

東肖:東肖榕樹小區轉運站


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劉玉榮 施薇

通訊員:羅敦傑

編輯:應瑛

檢查:羅愛萍

審核:謝津津

監製:林琳

閩西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7v_F3ABgx9BqZZI2J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