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不限
一輪複習階段
最好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運用課本、資料、試卷的空白地方,運用好鉛筆,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多摳教材。
(1)知識性的東西,比如語音、字形、文學常識、名句名篇等知識點,儘量在自習課大聲朗讀,邊讀邊抄,抄寫時故意留出空白供以後填寫,填寫時儘量在草稿本上進行,凡是有錯的用鉛筆圈起來,第二天進行其他內容前先集中精力解決圈出來的部分,如果解決了就把圈畫小一點,連續幾天都對了就把圈去掉,如果還是錯的就把圈畫大點,第三天繼續解決。然後保證一周、一月、半學期、一學期再進行清理。
(2)技能性的東西,比如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語言運用等等,則在老師評講時,用紅色筆隨著老師的講解,在原題下面空白處記下自己沒有做出來或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後按老師講的正確思路,一步一步規範地把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為什麼錯了?分析原因;應該怎樣做?標明解題的正確方法及依據原理;有無其它答題角度?哪種角度更好?對比歸納,思維求異;能否變通一下?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如果還是不懂,則要在相應的答案旁邊畫上圈。
(3)作文,則在原文上做文章,改句式、變說法、用手法、借結構、添例子等等。對做得不好的方面,則要有意識的收集範文對應解決。
二輪複習階段
要明確重點、難點,而此時的錯題集則要按以下方式進行,才能事半功倍:
(1)把犯過的錯誤寫在本子上,一方面便於集中查閱自己犯過的錯誤,另一方面便於翻看。把錯題集中記錄到一個本子上,看著曾經出現過的問題,同時翻看課本裡面相應的內容,這樣邊記邊看效果會更顯著。
(2)錯題集建立以後,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時間間隔自己決定,比如一周,也可以兩周或一個月,或學完某部分內容等,尤其在考試之前更應該把錯題集翻出來看看,將各種錯誤的類型分類歸納,進行思維重組,重新認識。複習時對完全弄懂的題劃掉,還沒有明白的題做上標記,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作為以後複習的重點對象。長此以往可以進行二輪、三輪甚至多次的「篩選」,直至這些題目你完全掌握,以後考起試來你會感到進步明顯,收穫頗豐。
(3)相互交流。由於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三輪複習階段
經過第一、二輪複習以後,大家就進入了衝刺複習階段,在這一階段,因為時間有限,錯題集的建立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把剪刀、一瓶糨糊:把原來錯題集的典型題、本階段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節約更多的時間進行新一輪的複習。
(2)根據高考原題回放、高考模擬試題,把錯題按照錯誤類型歸類整理。分清出錯的原因是知識記憶性錯誤,還是理解性錯誤,還是審題失誤等等。把同一部分犯同樣錯誤的題目整理在一起,這樣可以使我們總結、掌握某一類型題目的解答方法,如怎樣解決知識記憶性問題,怎樣解答理解性的題目,應該怎樣審題等,有助於我們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格式
日期:(可選)
錯題:(必選)
錯因:(必選)(重點)
所屬知識點:(必選)(重點)
解析:(必選)
錯誤答案:(必選)
正確答案:(必選)
改錯舉措:(必選)(重點)
心得:(可選)重做日期:(可選)
1、首先,在建立一本錯題集之前,我認為大家需要一個內頁可以靈活取用的活頁夾本。為什麼呢?因為高中段題目練習量大,涉及內容廣泛且綜合性強(數學尤甚),如果使用這樣的本子,相較於傳統的筆記本來說,它會更加便於我們隨時添加、分類整理相關的錯題;
2、準備好本子以後,就需要大家合理地安排格式了。大家可以通過上面圖片看到我安排的格式:
第一,根據知識點劃分章節(例:第三章 數列);
第二,根據題目類型分類整理(例:小題綜合、大題綜合);
第三,對每一道題進行思路分析(如圖);
第四,對每一道題根據自己的思路寫出便於自己理解的答案(注意不能照抄答案,一定要自己總結)
3、在思路分析時,可以對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或者拓展部分進行總結;每一道錯題下都要註明題目來源,以備複查;題目一定要和答案分離,這有助於我們對錯題的多次重複體會;
4、總結完成後,並不是合上就好了,而是要定期進行複習,比如說在考試前一周刷一遍錯題集,我想複習效率會有極大的提高;
5、高三時間緊張,建立錯題集絕不可以作為工作重心,而要進行大量的實(zuo)踐(ti),如果大家覺得時間緊,可以將其放在假期完成,但要儘早(寒假前至少要完成大部分),好處在開年之後大家自然可以體會到;
6、在左欄中寫下本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用紅筆寫出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加深記憶 。
參考格式
格式日期:(可選)
錯題:(必選)
錯因:(必選)(重點)
所屬知識點:(必選)(重點)
解析:(必選)
錯誤答案:(必選)
正確答案:(必選)
改錯舉措:(必選)(重點)
心得:(可選)
重做日期:(可選)
整理主要內容
詞組、句子以及在做卷子和課外讀物積累的小短文;老師在課堂上特彆強調的重點以及自己在做題中容易錯的難點。
如何做單詞本
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英語作為一大學科,對總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提高英語成績,詞彙量必不可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建立一個自己的詞彙本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1)怎麼抄單詞呢?
假設下面是你的本子:
要尊重這個本子,這是你的單詞寶庫,記下來了就是要背下來的。
當你這樣一個一個抄下來的時候,你就可以統記你的單詞量了,可以根據你的單詞量來衡量你的水平。
這樣什麼時候開始選更有難度的資料去練習的時候心裡就有底了。而且看著自已的成果,你會很有信心的,相信我!
後期的時候也容易把一些重複或相近的單詞整理在一起。大致了解了嗎?如果理解了,那下面小簡老師就根據每個不同的階段來談怎麼背單詞。
(2)選單詞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在背單詞的前期,多選簡單且常用的背
像:I ,me , you , thanks這樣的單詞,這樣你會越背越有自信,這也是為什麼你可以在短時間單詞突破1000大關,不要去背像congratulation這樣的單詞。你會受到打擊,雖然他常用,但可能就這一個單詞就要花你1小時去記住,而且還忘的快。像這種單詞在前期一般要避免與其做正面衝突。
要多記相關單詞
比如:你記了change,過幾天你在某處看到了changeable. 那你就要快點抄在你的單詞本上,像這種單詞就是背一送一。你不用花很多力氣就給你的單詞總量增加了一個,更何況他還很常用。
多記你感興趣的單詞
單詞這種東西是要去發掘的。中英雙語的報紙或者雜誌就是一個好地方,上面能找到很多新鮮且常用的。
例如:lovelorn失戀的。這種單詞你都不背那真是浪費了,為什麼?第一,失戀這種詞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上說的,第二,他也簡單,一個LOVE 加一個LORN。第三、在書本上你很難看到他的身影。像這種單詞很容易激發你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當你碰到一個新單詞,考慮要不要背這個單詞時,你通常可以想想這個單詞怎麼用,在哪裡可以說上這個單詞,要是用的話應該怎麼用,然後根據你的判斷來決定這是不是一個值得背的單詞。背了之後有機會的話,還要用出來。
政治錯題本
像政治這種大部分記憶的學科,直接記在課本上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現在的課本大多為大開本,文字旁邊留了不少空白,一是為了美觀,二也是便於學習者及時作記錄。可以將每次考試或刷題中遇到的錯題記在相應的知識點上,如果空白不夠大可以適當運用便利貼!
對待政治錯題,答案如果比較有代表性要背誦下來,因為,考幾次試你就會發現,答案很多都是套話,很多題目有差別,答案卻只是相差幾個字。很多時候我和同桌互相提問就是提問那些經典的答案,其實只不過是一些模版而已。但只要背會,以後會經常用到。
地理錯題本
而像地理這種圖特別多而且圖非常重要的學科,就要在筆記本上記了。首先,老師上課畫圖講圖不可能完全按照課本去講,如果你往書上記,可能把你書上的圖也給畫亂了,而老師畫圖的過程中你也只是干看著;如果你記到筆記本上,老師畫的圖,你也跟著畫,更能加深你的印象,還能課後看,不至於你課後找不到老師講的內容。
地理難點:
地理難在前期如果不能迅速學好必修一,以後很難學好,特別是地球運動、氣候。
(1)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要素~氣候,土壤,水,生物,地形地勢,等。
地球運動地球運動往往會出線狀抽象地圖,要求較好的空間思維能力,這一章學好,數學的立體幾何也不會差。學地球運動,空間能力非常差的最好要有一個小的地球儀,出現這樣的題目實在看不懂,就拿出地球儀看。多看看就應該會提升空間想像能力。不要背那些所謂的「左夜晨,右夜昏」「冬逆夏順」「晝長=(12-日出時間)×2」這樣的公式,容易混亂。要記住根本的原因。產生地球運動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公轉和自轉。要著重把資料書中關於地球自轉公轉的影響記下來。
氣候
氣候根本成因是地球受熱不均,風帶氣壓帶的移動或長期控制某一地區。或者特殊地形區,造成某一地區的長期的規律天氣狀況。因為全球氣候不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溫帶,特別是北溫帶,所以要著重重視溫帶,亞熱帶的氣候。要把各地區的氣候搞清楚。
(2)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要求答題的時候能多想就多想,只要你看一下2012年地理大題修建住宅那一題的答案你就知道,人文地理要求心細,多想,全面。書上的例題一定要看。那是所有出題人都要看的。
歷史錯題集
而像歷史這種學科,新學知識時,建議你直接往書上記,因為老師主講時基本是按照課本講。而如果是高三複習時,你就要準備筆記本了,因為這時,老師會按照自己的邏輯講,比如是歷史時間線,比如說中外相互對比等,這些你都不知道記到書上哪裡,所以記到筆記本上是最好的。
歷史,如果你看過文科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你就會發現裡面總有一句「三本歷史書背爛了」。歷史基本上死東西比較多,特別是中外古今文化名人,中國古代農,工,商業。特別碎的知識點。而且,都有可能考。建議列表背誦,以後再列空白表自己填。
歷史選擇題是一大難題,很多同學模考的時候歷史選擇題可以錯五六個,有的甚至錯十來個。因為,歷史選擇題特別考驗同學背誦知識並靈活運用的能力,特別是古文題目、漫畫題、某個學者說的一句讓你選擇符合他意思的題,在平時測驗中,很多人都會錯。建議買《文綜選擇題》,並且要記下錯題,一定要弄懂。
歷史答題不能空白,比如一道題,你知道是哪一個章節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就把這一章節的知識,可能與這有關的全部寫上。很多時候歷史題讓人難以捉摸,這種方法能挽救一部分分數。
歷史小論文,要分三個格式:
(1)點名論點,上來第一句「XX是正確的/錯誤的/片面的/」(或者贊同/反對XX的觀點、或者直接陳述觀點比如,馬克思主義確實為中國帶來了新的希望)。
(2)史論結合,表述論據。既然是歷史小論文就要結合歷史,把歷史事件作為論據,一般最少要有三個論點,絕大部分情況下是不能僅僅陳述歷史的,要有自己感想,而且要用教材語言,敘述內容圍繞論點。並且,一般不能同時贊同兩方面,除非題目要求從兩方面來回答。否則很有可能會因為論點不清得到一半的分。
(3)最後總結。最後要再次點明論點「因此,.........」
理化學科有許多原理、規律,也有不少的特例。而這些特例往往是考試時命題者設置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失誤。因此,建立一本錯題本,對特殊的知識點加以防範,是免入「陷阱」的好方法。
建立錯題本的注意事項
(1)分門別類地把平時練習或模擬考試中做錯的題進行整理、分析、歸類。
(2)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明確是答題失誤,還是思維方法錯誤、知識錯誤、運算錯誤,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為關鍵的步驟環節。
(3)把做錯的原題在錯題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來貼在錯題本上,並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並在下面留有一塊空白。
(4)糾正錯誤。當老師講解出正確答案時,同學們手裡要用紅色筆隨著老師的講解,在原題下面空白處記下自己沒有做出來或做錯的原因分析,
最後按老師講的正確思路,一步一步規範地把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如果此題有多種解題思路,可以在旁邊用另一色筆把幾種解法的簡要思路寫上。
(5)定期歸類、整理。高三學年一般實行月考制,因此,每一個月複習結束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這一個月解題過程中所犯錯誤進行歸類整理,把它們分成知識型錯誤、思維方法型錯誤、運算錯誤等幾部分。
這個過程是學生再學習、再認識、再總結、再提高的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6)錯題本上也可以記載一些非常典型、考查知識全面、解法靈活多樣的優秀習題。
製作方法——錯題袋
用錯題袋製作錯題的時候,要把握的原則是:能剪的錯題都剪下來;能保持完整的錯題都要保持完整;儘量恢復一道題的原本面貌。這些原則的目的是,方便複習,還原當時做錯題時的狀態。
以下是一位數學、物理從八九十分到120分的學渣的錯題袋製作方法:
前期準備:
你需要準備的東西有文具袋、美工刀(剪刀)、修正帶、單面膠(可選)
上圖這種袋子就完全滿足需求了。
第一步,剪下錯題(美工刀和剪刀都可以,個人使用美工刀,鋒利快捷);
第二步,用修正帶將自己的痕跡都抹掉,尤其是答案一定要塗得乾淨,就像這樣:
第三步,用紅筆在錯題反面寫上正確答案。
第四步,裝袋。
經過我自己的實踐,我發現錯題袋分成3層比較合適,剛做好的錯題,就放入1中。
錯題優化
在製作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兩種很尷尬的情況:
第一種,題目換頁了,這個問題相對好解決,用單面膠粘上就行。正如下圖所示。
第二種,正反面都是錯題,這個問題就相對麻煩。
解決方案有兩個:
1、選出價值更大的錯題,剪下來;
2、剪的區域大一些,把正反面兩道題都包括進去。我一般採取的方案是1,因為2的效果不算特別理想。
定期回顧,重新整理
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回顧,一般比較合適的時間是周末作業量相對少一點的時候。平時也可以,但是切記,一定要定期,一周一回顧是最有效的!
(1)定期回顧:在回顧錯題的過程中,你需要準備一個小本子,大概72K左右的的就行了。用於記錄做錯一錯的原因、一錯的知識點或者自己的盲區。
還有,不懂的錯題一樣要問清楚!不要放進一錯裡面就算數了!
如果是一個能做到定期回顧的人,那相信你的未做錯題會很少,而一錯錯題可能就很多。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把做對錯題層,變成二錯錯題層。
(2)重新整理:錯題袋用到一定時間之後,會變得很臃腫,裡面會有很多未做錯題、做對錯題、一錯、二錯等錯題。這個時候重新整理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般來說,重新整理時,做對錯題基本就可以扔掉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