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賣的壓根就不是金鑲玉?在買玉之前真搞懂什麼是金鑲玉了嗎?

2019-10-10     和玉大叔

在美玉越來越稀有的今天,不少朋友想通過一些另類的方式來收藏玉器,尤其是女性玉友購買玉石更加注重美觀度,對玉石的價值購買時可能並不是特別在意,隨著對玉石知識的不斷了解,發現和田玉其實是能增值的,近期有不少玉友都來諮詢大叔,手中的金鑲玉價格是否合理或能否增值,今天和玉大叔就來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金鑲玉工藝。

首先我們必須要倆了解金鑲玉其實是一種不限於玉石的首飾珠寶工藝,金鑲玉在工藝上又稱「鍍金錫鑲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在陶瓷,琉璃,珠寶,玉石等各類工藝品表面進行金屬藝術結合的方式。金鑲玉根據工藝造型的不同,又分為卡鑲、釘鑲、包鑲、爪鑲等幾種不同的手法,許多朋友搞不清楚它們的區別,大叔首先介紹一下。

卡鑲又叫迫鑲,是目前最流行的玉石包鑲手法,它可以利用比較少的貴金屬通過張力把玉石包裹住,這樣做的優點是露出的玉石面積比較大,造型上也美觀;缺點是價格比較貴,製作工藝也複雜而且不耐碰撞,佩戴需要小心。

包鑲是最為傳統的方式,主要應用在一些個頭較大的玉石上面,比如原石多用這種工藝。這種金鑲玉在市場上也最為常見,就是圍繞玉石一圈進行鑲嵌,包鑲的固定性比較好,不容易脫落;缺點是要用一整圈的貴金屬,所以耗材比較多,工費也比較貴。

釘鑲顧名思義就是先用在玉石打孔,然後用金屬內置的小釘藏在榫槽內,把玉石固定住,這種工藝多用於耳飾,畢竟這些精美玉石太小,直接固定的話比較困難,釘鑲主要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很小的玉石;但缺點是必須要在玉石上打個孔才能把玉石固定住。

爪鑲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手法,顧名思義就是用貴金屬在玉石邊緣做幾個爪子,把玉石「扣住」。主要應用在一些創意珠寶上,有些玉石做好它的形狀不是很規則,用其他的鑲嵌手法不太容易固定,通過爪鑲工藝靈活設置金屬小爪的位置,便於將不規則玉石牢牢的固定住,優點是能最大化的露出玉石的造型,不會遮擋。我們一般買到的鑽戒都是用這種爪鑲工藝,但爪鑲應用在和田玉也是有缺陷的:爪子是凸出來的,在佩戴的過程中很容易刮到衣服上產生抽絲,佩戴時候要比較小心不要掛到衣服上。

和田玉真正專屬的「金鑲玉技術」,清代乾隆年間被中東地區的匠人發明,相傳是由香妃帶到中原的,這種皇家工藝在琢玉技法上叫做「金銀錯鑲寶石玉器」,原本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隨著清朝破滅而失傳,後來在千禧年被新疆的優秀玉雕大師馬進貴先生通過潛心研究復活了。有些新疆本土玉商會出售精美的金錯銀玉石飾品,就用的這種工藝。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大部分玉友和大叔分享的玉飾品其實根本就不是金鑲玉,都是那種裡面一圈金子做了一個佛或者觀音,背後粘在一個玉石底板上,這種東西叫「金貼玉」,只是非常少的金箔壓制而成的,用的玉石質量也很差幾乎沒有收藏價值,多見於旅遊區和各種商場。

金玉鑲嵌原本寓意是「金玉滿堂」,其實是一種非常美好的祝福,從收藏角度考慮大叔還是建議多關注原石包鑲,畢竟首飾的審美每個人都有不同,原石卻一直在漲,您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2G_tG0BMH2_cNUg1q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