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人請注意!這種微信群,速退!

2019-12-10     明光發布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到過推銷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如果在電話里對方號稱自己是股票公司的工作人員,不但能準確說出你的個人信息,還真誠地給正在炒股的你推薦內部炒股群,您會心動嗎?

現在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又出了新花樣。如果您心動加入了所謂的內部炒股群,那您很可能就會被「打包」賣給詐騙團伙了。

近日,江蘇省海門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犯罪團伙將公民個人信息視作「原材料」,完成拉人入群、經營維護等操作之後,再由詐騙分子接棒繼續經營這個騙局。

那麼

犯罪團伙

是如何引導受害者上鉤的?

面對新型詐騙手段

我們又該如何防範?

1

公民個人信息倒賣

從按條賣轉為賣「微信群」

據海門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在「凈網2019」專項行動中,海門市公安局根據線索,在轄區內搗毀了一家打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幌子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窩點。這一「公司」在成立9個多月的時間裡,收購了1億多條公民個人信息。海門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偵查中隊副中隊長王金保告訴記者,犯罪團伙購買的這些公民信息中含有大量股民的聯繫方式。

王金保:「這幫人在網上購買的時候,就明確講我需要這種股民類的聯繫方式,有些是手機號碼,有些是帶名字的,甚至有些信息裡面是帶股民持倉比例的。」

隨著對案件的深入調查,辦案人員發現,這個團伙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並沒有將信息加價轉賣,也沒有直接地利用關鍵信息進行電話詐騙,而是將這些個人信息進行篩選、歸類後,讓專門的「客服人員」以提供內部消息為由打電話拉人加入所謂的「內部炒股群」。

海門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偵查中隊副中隊長王鐵成告訴記者,拉人入群後,犯罪團伙就會派出專人對群聊進行經營維護,讓群友誤以為進入了真正的業務交流群

犯罪團伙將公民個人信息視作「原材料」,在完成拉人入群、經營維護等操作之後,「原材料」就被加工成他們眼中的「半成品」。王鐵成說,經營三個月左右,這些微信群就會被打包高價賣給詐騙團伙。

2

信息倒賣與詐騙團伙接力經營

新型定製化詐騙

為何不易察覺

至此信息倒賣團伙的工作已經結束,而詐騙團伙則接棒繼續經營這個騙局。王鐵成說,被賣到詐騙團伙手中的微信群被長時間經營維護,群友都放鬆了警惕,詐騙團伙很容易得手。

王鐵成:「詐騙團伙就說現在股票不好賺,我們要做期權,在國外有個炒期權的公司,一個月能掙20%至30%。然後詐騙團伙開發了App作為詐騙平台,股民把錢投到這個詐騙平台上,就一毛錢都拿不出來了。據我們掌握的情況,最低被騙額接近10萬。」

王鐵成介紹,在這條犯罪鏈條上,不同團伙分工明確、配合有序,呈現深度經營特點。「整個生產線可能有二三十道工序,會猜你的工作、收入、家庭財產,一點點地進行定製化詐騙。」

3

警方提醒

不要輕信高回報投資產品

海門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重案中隊指導員施海榮介紹,根據這一條線索,海門公安局深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上家,又追查購買「微信群」實施詐騙犯罪的下家,先後抓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26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197名,破獲詐騙案件600餘起。

施海榮提醒,接到陌生電話請謹慎,不要輕信所謂的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產品。

信息來源: 新華網

編輯 / 張光璐

投稿郵箱 / mgsrmtzx@163.com

每隔一周,於周六上午8:00至10:00統一來明光市廣播電視台一樓106室領取,每次贈送80瓶,憑手機現場領取,領完為止。(下次領取時間:

12月14日)諮詢電話:0550-8131918。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2GN7W4BMH2_cNUgtP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