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一,一個月想要4500元生活費,可我媽不同意還給我發脾氣

2019-08-27     姚志芸

我今年大一,一個月想要4500元生活費,可我媽不同意還給我發脾氣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網友私信我,問我這樣的問題。原本想著要說教一番她,結果她給了我一連結讓我能看完後寫一篇相關的文章,因為現在這樣子不知好歹只圖享受的孩子太多了。

一個父母都不知道心疼的人,還指望去心疼別人或許只是空談。

本人女,大ー,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反而一個月就給我兩千,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了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就不給我呢?明明就是兩干不夠花?

筆者不止一次地寫過這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心疼父母不會,賺錢更別提了,糟蹋錢的功夫都是一流高手,比起浪費來一個比一個過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去了幾個農村孩子的寄宿學校,學校在縣城,是一所初中。教學質量可以說不是一般的好,升學率很高。

學校的軍事化管理,什麼什麼都好,唯獨除了一樣,浪費。

飲料喝不了多少,或著說喝不完就扔,垃圾堆里的食品還有沒有開封的,去趟食堂,米飯和饅頭的浪費更是隨處可見。筆者雖然沒有挨過餓,可從小被教育愛惜糧食,看見這樣子的浪費心裡很不是滋味。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已經不懂更不知道珍惜。

很小的時候,我清楚的記得姥姥在地里撿麥穗,我跟在姥姥身後,哪怕一粒麥子都要撿回來,因為種出來不容易,事件萬物只有糧食能填飽肚子。偶爾從馬路上撿回一把豆子都是很開心的事。

現在的孩子嫌棄2000塊錢不夠花,是真的生活得太好了,中國很多地方的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2000多塊錢,除了自己生活還要養活一家子人。錢永遠都不夠花,有多少花多少永遠沒有上線。

  • 可賺錢很難,月入過萬很難,月入5000都需要成倍的付出。人人不可能當老闆,更不可能人人都是馬雲。百分之八十的人還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剛上大學思想就飄了,學費那麼貴還要求恁高的生活費,咋張得出口,一點不體諒父母的艱辛。學校的伙食吃不得你麼?攀比心太重。

如果你家庭條件好,父母自然不會讓你受苦的,父母既然不給你那麼多錢肯定不寬裕,哪個父母不愛孩子。有些很有錢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反而更好,因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他們更懂。

劉姨家的女兒上985大學,學費5000,劉姨每次就打一萬,扣除學費就是生活費,平時聊天就問錢女兒夠不夠花,不夠再打,女兒總是說夠了,平均算了一下每月1500左右。很少自己買衣服,說學習忙,都是回家她們娘倆逛街買了帶去學校,從來都是氣質淑女打扮,衣品不錯。

平時在學校就是學習很忙的,偶爾參加社團活動,學習禮儀插花啥的,內外兼修,年年拿國家獎學金,還拿獎學金孝順劉姨兩口子。

女孩子不要攀比,好好學習,等經濟獨立了你想買啥買啥,別拿父母的血汗錢揮霍。

表弟比我小五六歲,2011年上大學,當時表弟一個月生活費是450元,他家裡條件一般,在農村也沒有更多的經濟來源,就算不夠花也不好意思張口,平時自己兼職賺生活費。

同寢室里的生活費1200+,到了月底那幾天最煎熬,用最後那點錢買幾袋方便麵,干吃。每次去食堂都打最便宜的素菜,有個好心的阿姨總是偷偷的給他多打一個葷菜。表弟說他真的是感動得不行。

因為沒有錢,每次逛街都不買東西,時間久了,他也不願意去逛街,也沒有錢去談戀愛。就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學習,所以考試總是第一名。每年都拿獎學金,但不敢用,全部都交給爸媽。

2015年表弟畢業,工作了當了老師。表弟說看到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成績很好的學生,就覺得心疼,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一樣。他就獎勵他們,請他們吃頓好的。

成了一名大學生,意味著你已經成年。要知道在法律上成年人的父母是沒有義務再付給你生活費的。

國外的孩子成年後的學費是從銀行助學貸款,生活費自己去打工掙錢,至於花多少在生活上看你的能力了。

父母願意資助的,留你在家住而不用出去租房就是很大的幫助了。所以,在你向父母開口要求生活費之前,記住這句話:成年人是該自己撫養自己。中國的國情而言我們的父母都是無比善良,凡事儘量為孩子考慮。父母會努力替你支付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讓你能安心學習,為將來儲備可以自立生存的資本。所以在你提出生活費的要求時,請捫心自問:你到底為父母為家庭做了什麼,值得父母為你這樣付出。

每個城市的生存成本是不同的。拋開現實談數據都是無知且無理的。可以考察一下要學習生活的地方大多數同學的平均消費水平。超過平均水平的那部分請仔細考慮,有什麼原因能支持你的這部分需求?如果滿足你的這個需求,你到底能成長為多麼優秀的人才,能為社會創造什麼價值?

  • 學校,大學的高等學府,是去幹什麼的?記住重點,那就是學習。
  • 大學生以學業為重,並不是花錢攀比為重。什麼身份懂了,自然而言重心也就找到了。
  • 找到了重心,無論任何大學,2000生活費綽綽有餘。

父母提供的生活費不至於讓你凍著餓著就好了,想頓頓吃好的,天天錦衣玉食那就等自己能賺錢了再說。不要畢業後2000元賺不到現在還要求花4000元,誰給你的底氣?

大學是學習的地方,大學生涯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不是大手大腳花錢、比吃、比穿、比玩的地方。

不管家庭貧窮、富有,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都不應伸手向父母索要了!(尤其是家庭狀況不好,父母年邁)最好能通過自己自食其力,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之人吧!

今天啃父母,還因為生活費少和家人慪氣,就算大學畢業又能學多少?又能怎麼樣?自己養活自己都是問題。

現在很多孩子,一畢業就失業,蹲在家裡靠父母養著。在外不出去打工掙錢,不愁出路,在家不幹家務不做飯,抱個手機躺著等飯吃。因為大學靠混,生活費靠父母給,畢業後靠父母養,你蹉跎了自己的歲月,荒廢的卻是自己的人生。

筆者當年上大學,一個月生活費300元,一日三餐都在學校吃,一個月還能節約出六七十塊錢。哪個時候很多女生拿談戀愛找男朋友,實際上就是找長期飯票,可大學畢業後都分手了。因為省錢我手機都沒有拿,買一張30元的IC電話卡,只給家裡打可以用兩個月。平時都是父母打宿舍的座機電話。

除了拿獎學金,筆者考各種證,最實惠的應該是導遊證。因為從大四開始,我的生活費基本可以兼職導遊賺出來。雖然很多證書現在成了壓箱底的物件,但記錄著曾經走過的青春有付出的汗水。

  • 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任務也不同。只有努力讀書,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讀書的你。
  • 努力賺錢很難,因為你想要的和實際得到的不一樣。
  • 努力讀書不難,因為留在生命里的知識很可能就是你一生所有幸福的源泉。

切勿妄自菲薄,更勿攀比,大學就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的地方。

【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部分素材和配圖來源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uDc1GwBJleJMoPMCD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