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珠海的古村落,你知道多少?

2019-10-13     遊樂快報APP

一般意義上的古村落,是指那種建村年份較長、保留下來的建築較古老(譬如牌坊、宗祠、鍋耳屋等)以及具有嶺南特色的村莊,這樣在廣東符合要求的有挺多,今天我們單獨講講珠海的古村落。

之所以會挑選珠海的古村給大家分享,一是因為相對冷門,熟知的人尚未太多,商業化程度較低;二是因為相比起廣佛地區的,珠海的這幾個村莊具有一個更讓人著迷的地方,就是其背後所蘊藏著的故事。

(1)南門村。此地位於珠海西部的黃楊山麓,斗門區斗門鎮南門村,乃三重門。這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

當年南宋王朝被元兵吊打到敗退南國海岸線(在今日新會、斗門一帶),宋朝王族後裔四散,而趙匡胤之弟魏王趙匡美的後裔更是已然擇好如今南門的這片土地來避世隱居。明景泰年間,魏王第十五代孫為其曾祖修建祖祠,以其別號而命名為菉猗堂,成為村中標誌性建築。

往南門村的外圍走,便能看到矗立於一片風水寶地當中的王族後裔莊園——接霞莊。此處原名趙家莊,始建於清代,由一條護莊河所環繞。縱然早已不是大宋的天下,但莊園依舊沁透出一種皇家氣派。

在接霞莊中,依然完好地保留著當年的老屋和石板路。沿著石板路走到莊園的另一頭,可以看見清朝皇帝御賜給宋朝王室後裔的這幾塊碑,突然有一種穿越感。

斗門舊縣府,這裡本是上世紀30年代旅美華僑出資修建的洋樓,解放後被人民政府徵用為縣政府,古今中外在這裡碰撞,混搭出一種別樣的韻味。

(2)會同村,坐標珠海金鼎,一個因為偏僻而使得古蹟和清幽都倖存下來的村落。

會同村兩頭是相互呼應的南北閘門,現今已經殘破不堪。與閘門一樣南北遙相呼應的,是村中標誌性的「風起」、「雲飛」兩座碉樓。

村中比較古老的建築還有莫氏宗祠、已被改作村委會的舊時公館緝廬等等。這些建築都因為會同村處于山中深處,而躲過了許多自然或人為的磨難。

而村裡古建築當中最傳奇的,莫過於遺世獨立地矗立於村子外圍以西(以南北閘門和殘餘圍牆判斷村子的內外圍)的棲霞仙館,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提及棲霞仙館,官方的講法是太古洋行總買辦莫仁揚之孫、富商莫詠虞為了紀念信佛的亡妻——原配夫人「阿霞」鄭玉霞,便在村中購得三十畝果園來修築這座給尼姑用以念經修道的棲霞仙館,名字意謂亡妻的靈魂能安息於此。阿霞生前因不堪幾房姨太太間爭風吃醋,想丈夫給她找一僻靜處「守清」乃其夙願。

而民間流傳的另一版本,則是莫詠虞臥病在床之際喜歡上照料他、與正室同名的婢女阿霞,欲納其為第七房妾侍,阿霞藉口終身不嫁,說你乾脆給我修一座庵堂來清修吧。後來就有了棲霞仙館,金屋裡也有了另外幾個跟阿霞一樣帶髮修行、吃齋念佛的「齋姑」。到底棲的「霞」是誰,後人與鄉中傳說各執一詞。

故事的最後卻是,齋姑阿霞就跟著電工私奔了。

(3)唐家古鎮(唐家村)。這裡可謂是唐家灣鎮的老城區,當年名為唐家村。之所以歸類為「古村」,是因為如同廣州西關的泮塘一般,由昔日的繁華墟鎮變成了今日的「城中村」,業已風光不再了。

正因為這裡曾經繁榮昌盛過,因此這裡遍地都是很有歷史價值的古屋、古祠;也因為這裡如今已經大不如前,城市發展重心遠離這頭了,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才能比較完好、大面積地保留下來。

如今唐家古鎮裡面餘下的老房子裡面的住客組成,像荔灣的西關大屋那樣,除去部分一直生活在此處的老人外,更多的是外來務工人員。連片的古屋並沒有加以保護,卻淪為了出租屋。

深入古鎮,便能看到沿途古屋窗戶上的灰雕,比平日所見的屋檐下的灰雕更為小眾,當中有不少好看得令人迷戀。

繞進大同路,驚喜地發現了唐家三廟。這三座古廟歷史悠久,由主要供奉釋迦牟尼(廟中造像為元朝國教喇嘛教樣式,有異於傳統佛教)的蒙古聖堂廟、供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的魁星文武廟、供奉珠三角地區一位叫金花夫人的女神的送子金花娘娘廟三座並列而成。

(4)梅溪村。這裡還是中國首任駐夏威夷總領事陳芳的家宅。

陳芳二十多歲隨伯父遠赴檀香山,憑其生意頭腦和資本積蓄,把「芳植記」的品牌打響,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華僑百萬富翁(以當時美元計算,摺合港幣2000多萬)。他在一次舞會上邂逅夏威夷國王的表妹朱莉亞(帶有白人血統),然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在成為皇親國戚後,陳芳一躍躋身為夏威夷樞密院顧問,相當於國會議員。在任期間,他提出了不少有利於提高華人地位的議案,保障了許多被「賣豬仔」來檀香山的華人的地位。在容閎的建議下,陳芳被清廷任命為駐夏威夷首任商董,不久後又被光緒帝欽點為大清(乃至中國)駐夏威夷第一任領事,官至二品。

(5)南屏村、北山村。之所以把這兩個村莊放在一起介紹,一是因為他們都處於南屏鎮,隔著珠海大道相望,地理位置相近;二是因為相比起前文,南屏、北山的歷史文物和資源並沒有那麼豐富。

南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以及桌球國手容國團都是這裡人。

村中的甄賢學校,是容閎創辦於一個多世紀前的私塾,如今仍在辦學,古今教學樓相互輝映。村中也有包括炮樓在內的掛了牌的保護文物,但卻如同城中村裡的老樓一般,出租屋緊挨著其興建,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保護。

而在馬路斜對面的北山村,裡面的古建築,像楊氏大宗祠、北山戲院等等分布則比較集中。

珠海北山,這裡是早期共產主義者楊匏安的故鄉,論歷史底蘊並沒有多麼出眾,卻是一個因為國際爵士音樂節而重獲新生的村莊。

每年的春秋兩季,這裡都會舉行一年兩度的北山國際音樂節,邀請世界各地的樂手,吸引著四方來客。「聲西擊東」的音樂節主題,讓這個村莊逐漸成長為珠海市的一張文化名片。

如同南屏一樣,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北山也淪為了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城中村,無數握手樓與多年的古屋相鄰,形成了不倫不類的人文景觀。

現在很多的古村落都是為了打造旅遊景點後期加工的,要不就變得不論類,如果你遇上了真正的古村落,就多去看看吧~

喜歡文章的朋友還請幫忙關注小游,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oMUx20BMH2_cNUg_e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