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是我前兩天在網上買的坎肩。」11月20日,69歲的姚五零和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聊起退休後的生活時,很熟練地操作著微信、網購,並用手機軟體看新聞,「社會在變,我們也要變,不能和社會脫節」。
而時光倒流二十年,彼時的姚五零同樣與時代同進步,甚至有些工作在全國都是首創。
1997年,時任長沙市婦聯主席的姚五零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1999年,她又獲得「全國婦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全省首創 下崗女工再就業培訓
「進入長沙市婦聯後,我就確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婦女的生存和發展工作。」1984年,在長沙市電機廠工作了14年的姚五零調到長沙市婦聯任主席助理兼副主席。
姚五零是長沙人,因為出生於1950年,父母給她取名「五零」。「我父親在銀行工作,我母親則從一名繡工自學成才,成為了醫生。」姚五零告訴記者,受父母影響,她也成為了一個事業型的人。
進入婦聯不久,到農村調研的姚五零發現,農村有很多剩餘女性勞動力,而在城市裡,對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很大,卻沒有足夠的人員來填補。於是,姚五零向婦聯領導建議,希望婦聯舉辦一個家政服務人員培訓班,培訓農村婦女,隨後由市婦聯幫忙推介,為她們找到服務對象。這件事情落實後,長沙市婦聯收到了諸多好評。
上世紀90年代,在改革浪潮中,一批女工下崗待業。「當時有不少婦女來我們婦聯維權接待室求助,說下崗不久,丈夫就提出要離婚。」與此同時,下崗女工通常都年過四十,成為難以就業的「4050」人員。
姚五零和「婦女再就業」電腦培訓班的學員親切交談。
1995年,已擔任長沙市婦聯主席的姚五零受「女性專場招聘會」的啟發,決定由市婦聯牽頭,幫助下崗的姐妹們再次找到工作。1996年,在姚五零和市婦聯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湖南省第一家「下崗婦女再就業信息指導中心」成立了,60餘名婦女參加了第一期培訓,38人重新獲得了工作。到2000年初,這個「再就業信息指導中心」已與300多家用人單位掛鉤,培訓了近2000名下崗婦女,幫助1000多人再就業。
如今,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已引起國家層面的極大重視,就在今年,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
而對於廣大女性的培訓,也從家政服務,拓展到了女紅、創業等不同領域。
「太高興了!」1995年,在北京參加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時,姚五零(左)和同樣來自長沙的代表合影。
全國首創 女幹部培養規劃
在關注婦女「生存」問題的同時,姚五零還關注婦女的「發展」。她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女性幹部的比例是男女平等的一個側面體現,「女性應該享有更多的參政議政機會」。
「上世紀80年代,我們婦聯工作陣地更多的是農村。」姚五零回憶,為了擴寬婦聯的群眾基礎,團結更廣大的婦女,1986年,分管組織聯絡工作的她一口氣成立了7個女性組織,「女領導幹部組織、女法律工作者組織、女企業家聯誼會……」
1987年,全國婦聯到長沙市徵求培養女幹部的意見,這大大鼓舞了姚五零。到多個部門摸底後,她了解到,1987年,長沙市副縣級女幹部只占全體副縣級幹部的6.9%,有些以女職員為主的單位甚至沒有女性幹部。
姚五零拿著這份調查結果找到了長沙市委組織部,希望聯合他們制定一個女幹部培養規劃,在3年後長沙市副縣級女幹部的比例能夠達到10%。
「市委市政府和組織部很快就同意了。」姚五零回憶,市委組織部和市婦聯制定了第一個女幹部三年培養規劃(1987年-1990年),「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女幹部培養規劃。」
為了確保各縣(市)級單位能夠完成任務,每到年底,姚五零都會到各單位逐個督查。
三年規劃的目標逐漸達成時,姚五零又向市委主要領導和組織部建議,「由長沙市委發文,進行接下來的五年規劃,並且每年年底,將全市各單位的女幹部召集在一起,向市委領導述職」。
為了讓第一個女幹部培養五年規劃能夠更快見效,1994年,長沙市婦聯和市委組織部開展了一場「女幹部專門招聘會」。姚五零回憶,這場招聘會雖然讓眾多女幹部議論紛紛,卻沒有幾個人報名,「女同志更怕被人議論」。
為此,姚五零號召縣婦聯主席動員各縣女幹部,直接用車將所有科級女幹部送到了長沙,「來了600人」。
經過一番筆試, 30個女幹部進入了面試,12人被錄取,剩餘18人也在隨後幾年內走上領導崗位。
「當時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還以我們這次招聘會為主,做了3期報道。」姚五零高興地說。
1997年,第二個女幹部培養五年規劃頒布,到了2002年,長沙市副縣級女幹部的比例已經超過了16%。
此後,長沙市婦聯繼續聯手長沙市委組織部出台了一系列培養女幹部的規劃,長沙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女幹部工作能力。根據資料顯示,近年來,長沙市市級四大家領導班子中女幹部配備率一直穩定在100%,截至2017年,全市縣處級以上後備幹部中女性占有率達到29.3%。
2000年初,《當代黨建》雜誌以姚五零為封面人物進行了報道。
2012年,姚五零從長沙市政協退休後,依舊沒有閒著。她擔任了長沙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務,雖然每天的行程很滿,但她忙裡偷閒學會了網絡聊天和網購,「我每天堅持看書、看新聞,不能和社會脫節的」。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編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