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鄭巍
「從餐桌中來,再回到餐桌中去」,你能想像吃飯剩下的飯菜,還有廚餘垃圾,也將在經歷循環,再次回到生活中,回到餐桌上麼?
在新鄉輝縣市孟莊鎮的東夏峰村,從今年6月份開始,大力施行垃圾分類,探索從源頭分類、分類運輸到終端無害化處理的農村垃圾分類模式。如今,每天做好垃圾分類,等著垃圾車上門清收,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
每天早上和傍晚的六點半到八點鐘之間,都是孟莊鎮東夏峰村村民皇甫林最忙碌的時候,作為村裡的一名垃圾收集員,他要一天兩趟開著垃圾清運三輪車穿梭在整個東夏峰村,挨家挨戶的收集被村民們分類好的垃圾,並給每戶的垃圾進行稱重,打分。
孟莊鎮東夏峰村垃圾收集員 皇甫林:你這個是1.92公斤,垃圾分的很好,給你算個十分,優等。
被評為優等,這也就意味著此次被收集的村民田現利家的垃圾可以按照重量摺合成一定的積分,從而享受到到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的福利。從今年6月份東夏峰村開始施行垃圾分類以來,按照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生活垃圾的分類成了村裡的新時尚。
孟莊鎮東夏峰村村民 田現利:俺村上弄這個垃圾分類以來,每家都發垃圾桶,平時吃的剩菜剩飯都扔到這個綠色的垃圾桶里,其餘有紙袋、廢紙等不可回收的垃圾都扔到這個灰色的垃圾桶里,這樣分類也怪好,家裡也沒臭味了,西瓜皮了天一熱,味可不好,現在也沒有這個臭味了,我感覺挺好,挺不錯的。
垃圾分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尤其在農村地區,管理分散,如何使垃圾分類工作更高效?今年6月,東夏峰村全民實行垃圾智能分類數據管理雲平台,採取實名制管理,實現垃圾分類數據的收集、儲存、統計、匯總,處理等全渠道監督管控,每一個垃圾桶上都會有該戶村民的信息,村民可通過智能垃圾卡實時查看垃圾分類積分情況,綠色積分可以到村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孟莊鎮東夏峰村村民 田現利:自從俺莊弄這個垃圾分類以來,莊上的環境也好了,也沒那麼大的臭味了,垃圾分類還能兌換個積分,去超市兌換個禮品,我感覺不錯,最起碼老百姓也自己受益了,家裡也乾淨了,也衛生了,環境也不錯。
如今的東夏峰村,不僅每家每戶沒有了垃圾的異味,而且整個村莊也變得乾淨起來,村裡的道路兩側,再也沒有了隨處丟棄的垃圾,路面整潔、綠樹成蔭,而這一切的變化源自於村裡施行的垃圾分類,但最初這項工作卻並不被村民們認可。
孟莊鎮東夏峰村第一書記 杜好芬:我們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時候,也是不被群眾所認可,我們村委會通過大版面宣傳,微信群轉發,黨員發放宣傳手冊等一系列宣傳方式,同時村民通過垃圾積分可以兌換日用品這個獎勵機制,激發村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現在我們村的垃圾分類工作群眾的參與度非常高漲,效果非常明顯。
在村裡的廚餘垃圾處理中心,垃圾收集員皇甫林每天會把收集完的垃圾集中送到這裡,工作人員通過操作智能垃圾處理機,在升降機踏板上垃圾桶就自動「坐電梯」到了機器頂部,翻轉、投料。最後,垃圾被自動傳送到反應倉內進行生物酶技術處理,產生可資源化利用的有機肥原料。據了解,該設備是由東夏峰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印牽頭研製的。
孟莊鎮東夏峰村黨支部書記 李德印:我們村開發的這個餐余垃圾處理設備,是生物加物理技術,通過我們這個吊斗送到我們這個發酵箱裡面,經過生物的發酵,發酵完以後,經過物理的高溫處理,出來的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符合環保的有機肥,可以用來生產有機菜,這是一個從餐桌下去又回到餐桌的一個工作原理。
據介紹,這樣一台智能廚餘垃圾處理一體機,日處理廚餘垃圾可達500公斤,可產出25公斤有機化肥。目前,東夏峰村已形成了完整的垃圾分類處理產業,實現了垃圾轉運減量化、垃圾處理資源化、垃圾分類無害化。而這一垃圾分類模式也將會在整個孟莊鎮進行推廣。
輝縣市孟莊鎮鎮長 何公安:我們孟莊鎮東夏峰村在處理垃圾分類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下一步我們孟莊鎮將在各村 學校食堂各酒店進行全部推廣,通過小垃圾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新鄉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