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王氏的父親是內閣老大學士,小時候因為父親去外地上任,因此在10歲之前她是跟隨叔叔嬸嬸長大的,叔叔家沒有女兒,對她甚是驕縱。
王氏嫁給盛家老爺是下嫁,當時的盛老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知府。
結婚之後兩個人過了一段幸福恩愛的生活,那時候盛老爺的房裡只有王氏一個人,連通房都趕出門去了。
華蘭是盛家的長女,也是唯一一個被父親抱著哄著吃飯的一個,可見那時候王氏有多受寵。
後來林小娘偷摸與盛老爺在一起,王氏知道後對著盛老爺好一頓埋汰。絲毫沒有估計盛老爺的臉面,每每兩個人相見,王氏都要搶白盛老爺幾句。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就像盛家老太太說:「女人家束縛多,除非拿住了對方的把柄,一擊即中,否則便不可輕起事端,免得在旁人面前留下潑辣厲害的印象,以後反倒不好行事。」
王氏正是不懂這個道理,給盛老爺留下了跋扈囂張的壞印象。反觀林小娘是一個看起來柔弱實則陰狠之人,無論何時都是一臉楚楚可憐的樣子,因此盛老爺總是以為王氏苛待林小娘。
所謂硬話軟說就是這樣,在說話的時候把語氣放平穩,別人從你的語氣中讀取不出怨氣與憤怒,自然就會接受。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
在原著中,墨蘭明蘭還有如蘭一起在廣濟寺慢慢閒逛,為了阻止墨蘭出現在男人面前,明蘭一再勸阻,最後無奈往墨蘭身上丟了一塊泥巴。
回家之後,盛老爺歇在林小娘的屋裡,墨蘭與林小娘哭得梨花帶雨告黑狀,聲稱:明蘭在老太太屋裡養的,看不起墨蘭,總是嘲諷墨蘭。
明蘭給盛老爺送鞋子時,被盛老爺冷臉色盤問,明蘭只是默默垂淚要求盛老爺把墨蘭喊過來當面說,除此不發一言,墨蘭沒想到盛老爺會盤問,更沒想到明蘭把事情說得如此清楚,導致被罰懷恨在心。
墨蘭逮著機會就對明蘭大打出手,王氏得知消息之後,立馬趕過來要請家法,誰知被林小娘的一句:孩子家家的吵嘴拌舌的,太太何必鬧這麼大動靜。
王氏被林小娘一激,立馬失去了理智,被林小娘壓制多年,想趁此機會對她們娘兩個下手,立馬對手下婆子喊道:把四丫頭捆起來。遭到林小娘的帶的家僕抵死反抗,一時間陷入混亂,還是王氏的兒媳海氏出面才擺平的。
王氏正是因為情商低,回回被林小娘算計,故意激怒她,王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破口大罵的時候,口無遮攔。因此每次林小娘與墨蘭犯的錯誤不僅被一筆帶過,事後盛老爺還會寬慰她們娘倆。
其實,很多時候,話不在多在於精,一件事情說不到點子上,即使說一籮筐話也無濟於事。
會說話的人,相處起來讓人覺得舒服。
好的語氣,即使說硬話也不會被人記恨。
說話時好的語氣,不僅能照顧到別人的情緒,還能拉近與人的距離。像王氏的兒媳海氏因為說話語氣好,不僅收穫好的人緣,還能威懾僕人,在盛家不僅獲得相公的疼愛,祖母的欣賞,臉婆婆王氏都是對她一臉的羨慕。
海氏不僅能獲得人的好評還給自己博得一個好的名聲,反觀王氏,正是因為不懂得說話語氣才導致空有正方的頭銜,不受待見。
今日話題:你覺得什麼是會說話?
留言聊聊你的觀點。
<�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