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S 微博評論翻車了。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這個綜藝播了十期,直到臨近收官,網上還是」四個人友誼至上「、」一波回憶殺「、」真實「的暖心評價,沒想到播完最後一期,突然迎來網友攻擊:你們不是真朋友!
看看截止今天大 S 最近一條微博下的評論畫風
原因是網友扒出節目裡四姐妹的相處細節,大S「欺負阿雅」石錘,很快被推上風口浪尖,大 S 很快親自回應:我就是女魔頭。
但網友依然不買帳,有的說話還挺難聽的。
大 S 做了什麼事兒呢,比如吐槽阿雅「不高級」。
取笑她身材「五五分」。
阿雅剛說自己喜歡劉德華,大 S 立刻捂耳朵:閉嘴,趕走了她還說「華仔好倒霉」......
還有一些「證據」,梨就不列舉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在微博搜#大 S 欺負阿雅#,總之,要是把這些截圖並排放一起,大 S 看上去的確是劣跡斑斑,就像上學時欺負排擠弱小同學的惡霸大姐頭。
我完完整整地把《我們是真正的朋友》 10 集看完了,實話說,感動遠遠多於不舒服,可能網上評論也出乎節目組的意料之外吧。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這段友情突然不被祝福了?大 S 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首先,梨關於友情有一個重要的觀察——好朋友之前是有權力結構這回事的。
比如四姐妹內部,明顯可以看出不同的分工和角色扮演,她們分別扮演「大姐頭」、「開心果」、「和稀泥者」和「話靶子」。
大姐頭負責做決定和聚攏資源,能扛事兒,這是任何一個小團體不可或缺的角色,否則很容易就散了——這個角色毫無疑問屬於大 S,也像小時代里的顧里,也像《歡樂頌》里的安迪;
開心果是團體里的幽默擔當,毒舌,戲精,擅長調動氣氛——這個團體里就是小 S,《小時代》里林蕭也經常毒舌,但還是得聽顧里的,這個角色還有《歡樂頌》里的毒舌富二代曲筱綃;
泥瓦匠是修復姐妹關係的存在,經常會覺得她沒什麼存在感,對任何事都很佛系,性格溫和,看上去跟誰都玩得不錯——沒錯就是范曉萱,也是《小時代》里無欲無求的南湘,和經常」說不上話「的關雎爾;
話靶子相當於食物鏈底端,是團體里被揶揄的對象,開心果抖的包袱都會落到她身上——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阿雅,也是唐宛如。
注意,我並不是說這四個角色一定是固定的,無論是三個、四個還是五個人的小團體里,有人可能一個人占了兩種角色。
比如大姐頭+開心果的特質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但大體上都能找到對照。
大家不妨觀察下,如果你也有四個人的姐妹群,很容易就能對應上這個模式。
因為人天生就想找到和自己互補的人。
性格強勢的人可能欣賞溫柔聽話的特質,但跟另一個強勢的人可能會打架;
性格溫和的人也會欣賞強勢者的態度鮮明,跟另一個沒脾氣的人在一起,可能誰也拿不了主意,甚至連去哪兒吃飯都能商量一下午。
這種友情模式,看似有人「被欺負」,有人盛氣凌人居高臨下,但卻往往非常穩定。
這就是友情的制衡關係。
(來自梨妹的閨蜜群的大姐頭總結)
基於這個前提,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她們的相處細節,或許就能發現關於「大S欺負人」,「小S沒禮貌」這件事的不同角度。
第一,大 S 真的只針對阿雅嗎?
當然不是。 她「欺負」起妹妹也毫不手軟。 節目第一期開頭,大S就吐槽小S一個包包背了十年還在背,上節目也不換。 後來一期節目中, 小 S 不同意女兒艾莉買一件 1000 元以上的衣服,大 S直接懟小 S不尊重女兒的喜好與審美。 而且自己直接做主買下那件衣服送給艾莉。
小 S 立刻對女兒電話里說教,大S直接不耐煩地打斷她:不要長篇大論!
可以看出,大S本身就是一個都是特彆強勢和有主見的人。 不僅是對別人,高度自律是大S身上最突出的標籤。 大S曾經說過:即使是一杯毒藥,只要喝了可以變美,她會心甘情願喝下去。 因為愛美,她的頭髮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能碰。男朋友要搭肩膀,也要先把頭髮撩起來。為了變白,她拒絕吃任何黑色食物,再熱的天出門都必須長衣長褲,原想白成衛生紙,最終白成日光燈。
她在節目裡說過,當年為了變白,她連抗凝血劑都吃過。 大S的「狠」也不僅僅只表現在「變美」這件事情上,工作中的她也是出了名的拚命三娘。 在2010年之前,大S的工作檔期是滿滿當當。她要拍戲;她要主持;她要參加商業活動;她要出書…… 2008年大S一邊要拍攝《愛的發聲練習》,一邊要參加其他活動,多個工作趕在一起,最終在片場暈倒。 即使工作強度很大,大S也從不抱怨,倔強地說:「我的人生中沒有累這個字。」徐熙媛就這樣活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狠女人。這樣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自然也會強勢地去對待身邊的人。
想改變這種人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如果你要跟她做朋友,你就得適應她的規則,寬容她的強勢。
我猜想阿雅可能也不止一次地被她的強勢」震「住,也許也曾想過不做朋友了,但最終她的選擇讓她走到了今天,與好朋友一起上了這個節目。
第二,大 S 做得過分了嗎?越過底線了嗎?
梨妹有一個觀點,不僅適用於友情,適用於一切人際交往,那就是:底線是自己建立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大 S 說阿雅「五五分」身材,有人認為這屬於人身攻擊,但究竟是不是過分了,要看當事人阿雅怎麼想。
如果阿雅嚴肅地指出這個玩笑不合適——這就是一個建立底線的過程,別人就會知道,哦,原來你不喜歡我這樣說,下一次話到嘴邊就會再斟酌一下。
你可能會覺得這豈不是「受害者有罪論」嗎?被嘲笑痛處已經夠慘了,有的人就是抹不開面子不想得罪人啊。
但抱歉,這就是軟弱的代價。
無論是友情、還是工作上、愛情里甚至跟陌生人交往,如果你不明確自己的底線,明明自己已經覺得不舒服了,還要硬撐著假笑附和,表面笑嘻嘻內心買媽批——可對方怎麼可能知道呢?你一忍再忍,直到有一天忍不住爆發,對方反而滿臉問號:之前說了這麼多次,你不是不在意嗎?如果你一開始就很在意,為什麼不早說呢?
明確地表達不悅,劃清自己的底線,找跟自己氣場相合的朋友,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梨妹有個好朋友,她是福建人,普通話說得不好,我們幾個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經常會拿她做梗,模仿她說普通話,你們可以想像成魔仙堡的口音......她也跟著我們一起自嘲,直到有一天,她喜歡上一個男生,從那天開始明令禁止我們再模仿她講話,理由是「不能給男生留下不好的印象」,雖然大家對這個理由又進行了一番」嘲笑「,但憑著好朋友的默契就懂了:原來她也會不喜歡。
這就是建立底線。
大 S 越過了她的底線嗎?至少從阿雅的反應來看,是沒有的,或者說,也許有冒犯,但還沒到她的底線。跨度長達 20 年的友誼,我相信不是靠忍過來的。
還有一點,我們常說看一個人說什麼,不如說看他做什麼。有的人天生不好惹,經常擺一副臭臉,但是遇到朋友需要幫忙,會第一個衝上去。比如阿雅的爸爸病重,大 S 第一個過來探望,握著柳爸爸的說:」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小 S 也是如此,阿雅曾在節目說」這輩子最想看麥當娜的演唱會「,小S手裡有位置最好的票想送給她,見面說不出口,偏偏要發簡訊講。
阿雅曾在自傳里寫」她本質上是一個好人,好人不一定有好脾氣,你不可能只接受她的好,卻不接受其他對不對?「
梨寫這篇文章不是要給大 S 洗白,實話說,看到大 S 連續奚落阿雅唱功不給她唱歌的時候,心裡也覺得怪怪的,但畢竟是別人的感情,我們不一定理解她們的相處模式。
對於一個骨子要強的人,一定是理解不了怎麼會有人被欺負成這樣都不還口的——這就沒錯了,只能說明你跟大 S 這種人很難成為朋友,不代表大 S 不能擁有願意跟她成為朋友的人。
更何況好朋友相處,怎麼可能沒有拌嘴的時候呢?甚至吵架或絕交也很正常,只要最後和好了,友誼還會繼續下去。
這是一個真人秀,禮貌客氣觀眾嫌假,有拌嘴有衝撞觀眾又要來罵,這個分寸誰能用尺子給我比一下啊?
節目裡還有很多她們四人真情流露的時刻,比如阿雅不舒服,小S給她按摩(按摩完還要澄清一波)。
比如節目中有一次熱氣球體驗,恐高的阿雅在熱氣球上一直不敢站起來。
後來在其他人的鼓勵下阿雅也慢慢站起來了。
下來之後,大S說能體諒阿雅的恐懼:人生可以有一些恐懼的東西,就算你恐高,我也覺得你很可愛。
時刻都在開玩笑的小S,不止一次地說阿雅我為你感到驕傲。
小 S 評論阿雅的《奇遇人生》
最後,大 S 經過這件事可能也會反思玩笑分寸的問題,就像當初阿雅曾私下對小 S 表示」請你不要在眾人面前這樣開我玩笑,我不喜歡這樣」。
小 S 感慨:「每個人會改變和成長,同一套相處模式和玩笑不會永遠適用。」
她們也在彼此適應的過程中,不斷成熟。
這一波關於友誼的「聲討」,阿雅在微博上已經做出了回應,終究還是會記得和感恩,那個朋友曾為你付出的一切。
關於朋友的討論一直都有,有人覺得朋友相處必須是要充滿歡聲笑語,或者朋友的存在要讓自己特別舒服的,這的確是一種友誼形式。
還有一種朋友,不會挑你特別愛聽的話說,有時候可能會刺痛你,但你會欣賞TA身上散發的磁場,你願意從TA 身上學到一點東西,你的人生軌跡潛移默化地被TA 拉到 TA 的矩陣中,對此你很感恩,因為 TA 真正的有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這也是一種友誼,可惜很多人還不曾擁有過。
監製:Roro
編輯:梨
撰文:誰端、7m、孟孟、jiaoer、tsing
版式:7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N9O_2sBmyVoG_1Zy7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