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首軍是蘭州市肺科醫院院總務科負責人,2011年退伍後就一直在總務科工作,是名副其實的"後勤大總管"。多次榮獲院 "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 榮譽稱號。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當1月21日醫院召開緊急會議後,楊首軍立即動員全科成立後勤應急保障工作組,分配任務併火速投入戰"疫"中。
就在肺科醫院接診甘肅省第一例確診患者第二天,奮戰一整天的醫護人員需要倒班休息,同樣24小時沒有合眼的楊首軍得知一線醫護人員還需要六張床後,立即組織人員將床鋪送至感染科樓下。此時,蘭州疫情初起,大家對新冠病毒了解不夠多,床鋪需要運送至感染樓並安裝,"疫情當前,我先上!"楊首軍率先表態,他一人將床搬至感染科三樓,安裝完畢後,衣服都濕透了。楊首軍說:「我雖然退伍近10年了,但在部隊培養的堅韌精神始終不忘。為了避免可能感染的風險,我必須第一個上。」
隨著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人的不斷增加,後勤保障工作也越來越繁重。楊首軍始終始終以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信念奮戰在第一線,做好上下協調指揮的同時,還率先垂範,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工作就衝到哪裡去。
隨著確診患者人數不斷的增加,感染科樓醫護人員消毒、洗澡熱水不足,春節期間無法找到專業維修人員,楊首軍憑多年工作經驗,立即組織鍋爐班、電工班討論修訂完善改造方案,僅僅用兩天時間,通過架設管道安裝水泵改造解決了感染科樓醫護人員消毒、洗澡熱水不足的問題,保證了一線醫護人員的正常工作。
"楊科長,我們這需要一些……""楊科長,請火速將感染樓××問題解決一下!""楊科長有個問題……"這樣的電話一天要接200多個,最多的時候一早上接了379個電話!儘管如此,他還是耐心解答、火速解決,因為他知道,戰"疫"打響,絕對服從,堅決執行是一名保持軍人本色的職責所在。
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商鋪關門、供貨商回家過年無法返回,楊首軍克服困難,想盡一切辦法,聯繫協調採購了大量的病房急需物品,為一線醫護人員救治患者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服務。在疫情剛剛蔓延之時,細心的他第一時間想到了電力供應對醫療救治工作的重要性,立即與供電部門聯繫協調,積極協調供電部門調配了一輛應急電源車,確保了醫院用電萬無一失。物業人員不足,他擔負起安排督查物業對環境衛生的保潔和院內的消殺工作;他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總是先和現場物業負責人碰頭,了解院區環境消毒最新情況,及時將最新的疫情防控部署工作通知到位,接著才開始巡查督導院區環境。
疫情形勢嚴峻,醫院幹部職工日夜堅守工作一線,如何有效保障他們的食宿,是擺在楊首軍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他多方協調,首先保證醫院食堂正常開放。食堂工作人員嚴重緊缺,他再一次組織醫院行政職能科室部分人員幫廚,讓醫護人員和病人在這個疫情嚴峻,寒風凜冽的季節,在繁忙的工作之後就能立即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負壓救護車駕駛員的工作需要直接接觸病人,十分危險,每次出車前,他都千叮嚀萬囑咐駕駛員一定要做好防護,甚至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親自檢查是否按要求做好了防護。
一名77歲確診患者在醫院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痊癒出院,但該患者入院時非常匆忙,身上的衣服很單薄,而他的家人尚在其他醫院隔離。楊首軍立即聯繫購買了一件新棉衣給這位老人送去,老人感動地流下了淚水。
"爸爸,我好想你,你幾時能回家啊?"" 爸爸還得忙幾天!我先去忙了,照顧好奶奶!" 錚錚鐵骨也有柔情時!電話中楊首軍哽咽了,但他立即掛斷了電話。自出現疫情後,楊首軍一直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一個月來沒有回過一次家,看著他滿臉胡茬、疲憊不堪的模樣,大家都十分心疼,而他自己卻說:" 沒關係,我還年輕,能頂得住 "。在他的帶領下,總務科出色地完成了醫院抗擊疫情的後勤保障工作,保證了醫院醫療救治工作的正常運轉。
他不在人們視線中的救助一線,而是默默戰鬥在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一線——後勤保障,儘自己一份力量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他和他的同事同樣是基層一線 " 抗疫 " 中最美的 " 逆行者 ",病毒肆虐,他們從未退卻。(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