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風】於福長:國槐樹下的「小驕傲」

2019-10-16   青縣新視聽

寄國槐莊園賞秋會中的三件小事

捧讀著葉秀蘭阿姨的詩歌——「九月九,盼聚首」,仿佛我又回到了2012年九月的青中58屆龍年校友盛會。那是我經王振信老師引薦,與葉姨的第一次相識相知,之後每年的九月九,如歌,如詩,如畫,如酒,如茶……讓我久久夢醉不肯醒。那一年,尚未到不惑之年的我一時衝動,寫了一首長長的打油詩——「我多想變老」。老有老的驕傲,老有老的鏗鏘,老有老的瀟洒,老有老的婉約。

今年的九月二十三日,再聚首。已是國槐莊園賞秋會第三屆了,本屆主題為「參淡人生事,暢懷古今情」。我很幸運,已經連續參加了第二、三屆了。感謝並讚賞葉姨與振信老師,他們是活動的主要發起者、踐行者與倡導者。本屆民間賞秋會盛況空前,三件小事,是我與葉姨的近距離合作,倍感榮幸與驕傲。

「十米長卷」,我來捧寶

由於我在銀行工作,近來一直公務繁忙,就連周六日的時間也顧及不到本屆賞秋會的籌備工作了。9月21日,我榮幸地參加了葉姨回鄉的接風晚宴。振信老師和長華老師就本屆活動的程序、內容向葉姨進行了詳細介紹。席間,人們推杯換盞,興致盎然,葉姨思考周詳,提議在賞秋會中穿插進行「十米書畫長卷」的共享環節,以此應景留下美好的時空印痕。

翌日清晨,我與陳之文大哥提前備好了三大塊書畫氈以及筆墨用紙等,在高聳的國槐樹下排列桌椅,擺置書氈筆墨。這陣勢,一般人還真應付不了呢。其實,這也得益於我與之文老兄三年來在中行書畫活動室練就的小伎倆。

我們的布局得心應手,簡單而實用。葉姨拿出精心備好的十米宣紙長卷,緩緩舒展開來。筆墨伺候,靜等嘉賓書畫好手們揮毫潑墨,暢懷古今之情。

葉姨創意的「十米書畫長卷」,由我來穿針引線,捧出此寶。是我的榮幸,是我的「小驕傲」,也算小功一件吧。

「別光顧著吃」,我來「獻餅」

本屆莊園賞秋會的參與者人數大增,有百餘人。因我平時喜愛書畫,正好與我縣的書法家褚學發、李大廣等老師就座暢談起來。一邊品嘗著黃桂堃老人為大家備好的大紅棗、煮毛豆,一邊聊起「過年、過節的味道」。

吃著香甜,聊著更香甜。忽然,一襲素雅裝扮的葉姨輕盈盈的向我走來,「福長,光顧著吃了,來,來,給我幫個忙。」我趕緊上前,幫助葉姨打開一個大拉杆箱。葉姨低頭悄悄地對我說,這是從北京帶來的好月餅,讓大家一起嘗嘗。我心領神會,雙手舉起這盒「稻香村」月餅向各位嘉賓介紹:「葉姨從北京帶來的最好的月餅,中秋佳節到來之際,請大家品嘗,祝福大家中秋快樂,幸福安康。」

一句「光顧著吃了」,看似批評之語,實則是幽默、喜愛之語,對於我則倍感溫暖滿滿。

合作畫梅,我來誠邀

「十米書畫長卷」的開筆是誰呢?大家都相互謙讓著、客氣著,我們都推舉德藝雙馨的褚學發老師進行開筆。褚老沉穩老練,一首行草書應景之作——秋思,連綿飛白,流水而出;接下來,是書法家李大廣先生書寫的一首毛主席的詠梅,一揮而就,瀟洒紛呈。我們大家都在如醉如痴的欣賞著、揣摩著。

葉姨興奮地說:「詠梅寫得好、寫得妙,誰可以畫梅?我們何不合作共畫梅花圖?」是呀,葉姨的書畫俱佳,興致高漲。為促成一段佳話,我環顧四周,畫家陳兆榮先生正與幾位老朋友暢敘友情。此時此刻的我,也沒想太多,直接向陳老介紹了葉姨的一些情況,誠摯邀請共同合作畫梅。陳老是我縣書畫界的畫梅高手,本次參加賞秋會也是首次,而且也沒有進行繪畫的準備。我與葉姨的邀請有些唐突了,但是現場大家高興的氣氛與我急切而熱情的邀請,感染了陳老。陳老略一沉靜,說道:「我來畫梅的枝幹,請葉老師點梅花吧。」

此時的現場,瞬間寂靜下來。手機、攝像機和錄像機都對準了「十米書畫長卷」與兩位書畫家,頃刻間,梅枝曲鐵蜿蜒向上;梅花紅玉爛漫天真。真乃珠聯璧合,巧奪天工。

以上三件小事,讓我一直回味無窮,幸福久久。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鄉村振興指導員李建國:熱血青春獻沃土(下)

青縣2019年公開招聘95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公告

2019年青縣黨群系統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5名的公告

記憶40年 看青縣公園變遷!「公園新城」畫卷徐徐展開......

全面推進醫療衛生建設 群眾盡享「健康青縣」紅利

【盤古風】王洪新:爺爺·草帽·大煙袋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開創新局面的綱領

責任編輯:楊文

本期編輯:黃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