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縣:新年第一課 聚焦基層治理提能增效

2020-01-06   宜賓日報

2019年1月30日,市委五屆八次全會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宜賓市委關於堅定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決定》。

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落實在基層,落實靠基層。

2020年1月2日,市委全會後的第三天,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興文縣村(社區)書記主任暨村(社區)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班正式開班。縣委常委班子成員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傳達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聚焦基層治理提能增效、鞏固村建制調整改革成果授課。全縣183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紀檢委員,鄉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委員共389人全覆蓋參訓。

聚焦黨建引領

注重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各黨組織書記要始終把黨建放在第一位,特別是『一肩挑』以後,要科學處理好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有機結合和精力分配問題,不能顧此失彼或『眉毛鬍子一把抓』……」1月2日當天,興文縣石海劇場座無虛席,大家一邊認真聆聽,一邊做著記錄,接地氣的語言和內容讓現場不時傳出陣陣掌聲。

2019年7月,興文縣正式啟動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建制調整改革各項工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做強一類村、做大二類村、做優三類村」的總體思路,穩妥有序推進村建制調整改革。

改革後,全縣所轄的236個行政村,23個社區,撤併為160個行政村,23個社區,村「兩委」選舉和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工作,於去年12月8日正式完成。

基層治理成效如何,基層黨組織書記是重中之重。當天參訓人員中,有村黨組織書記158人,社區黨組織書記23人。范小剛是興文縣有名的「返鄉」書記。2016年,本著為鄉親做點事的想法,范小剛回到了高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發展巨黃竹等產業項目,徹底改變了高店村路不像路,產業沒有好的收入、資源荒廢的現狀。

村建制調整改革後,高店村與蓮花村合併為新蓮花村,人口由以前的2000多人,增至5700多人,范小剛擔任黨總支副書記。「在『一肩挑』工作圓滿完成之際,開展培訓正當其時。」在范小剛看來,改革調整後行政村的地域廣了,人口更多了,要考慮的發展方向和途徑更加廣闊,亟需新的理論和知識,打開眼界和平台。

相較於蓮花村,由原共樂村和東興寺村合併而成的新共樂村共有人口8060人,黨員110名。曾獲得2016年「全市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第一屆興文縣村級黨組織書記大比武二等獎等榮譽的周小權,「一肩挑」起了這個全縣最大行政村黨委書記和村主任的重擔。「我們村一半是平壩,一半是丘陵,平壩地帶繼續發展富硒水稻,丘陵地發展竹、空心菜種苗和胭脂脆桃,以村集體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戶增收。」重任在肩,周小權與村黨委班子成員思路清晰。

為期四天的培訓,周小權將筆記本記得滿滿當當,「為民服務是基層治理的第一要義。回去後更要帶好頭,不斷提高村支兩委服務群眾的本領和能力,產業發展更要立足長遠。」

聚焦經濟發展

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集體經濟關係著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的提升,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經濟資源、社會資源的整合與激活力度,宜賓市委、市政府專項撥付市委組織部設立黨的建設發展基金,採取政銀合作的方式,市委組織部以每年2千萬,連續5年以定期存款形式在金融機構開設專用帳戶,向符合條件的鄉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興辦或參股的涉農經濟組織提供融資貸款。

新年伊始,水欄村的小龍蝦生態養殖項目用於擴建種蝦育苗基地的「黨的建設發展基金」貸款,經過市縣兩級組織部審核,已進入最後的銀行審批階段。「一肩挑」後,被村黨支部提名推薦為村資公司董事長的徐光倫對未來充滿信心,「擴建種蝦育苗基地80畝,村資公司入股後,按照收益的20%分紅,除去本金外預計三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左右。」

與水欄村同期審批的,還有共樂鎮冷水椏村水果種植現代觀光農業項目、大河苗族鄉烏雞養殖和蓴菜種植及深加工項目,三筆「黨的建發展基金貸款」成功獲批後,必將為這三個村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注入源源活水。

為引入更多活水,培訓期間興文縣專門設立鄉村振興課程,邀請興文農商行、宜賓市商業銀行興文縣支行講解「黨的建設發展資金貸款」產品介紹和申報流程,助力農村產業發展。

除此之外,1月4日經過兩天的系統培訓後,183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還分成5個組,結合本村實際開展工作打算討論。討論中,大家圍坐在一起,介紹本村發展思路和整體規劃,特別是圍繞如何推進產業發展,相互交流溝通,學習先進經驗,取長補短。

「今後,特別在轉變生產方式方面,我們村蠶桑種植還可以把步子邁得更大些。具體而言,初步想聯合村裡蠶繭專合社的力量,一起來推動農戶轉變意識、用好政策。」討論過後,徐光倫又有了新想法。

「金鵝池村黨總支部計劃,在2019年末至2020年內,村集體資產公司發展蠶桑400畝以上。第一年,村資公司不參與收益。第二年按毛利潤10%收益,農戶占比90%;從第三年開始按毛利潤20%收益,農戶占比80%……」「我建議金鵝村進一步細化村資公司與農戶之間利益連結的詳細情況,確保方案的可操作性……」討論中,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開發局,共同為各村未來五年基層治理和產業發展把脈會診,進一步明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思路,開拓思維境界,推動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承諾踐諾。

聚焦權力監督

提升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大正向激勵和基層權力監督。如何加大基層權力監督,興文縣將鄉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委員和村(社區)紀檢委員納入培訓。

2019年,興文縣村級紀檢監督工作建立了由縣紀委派單指導、鄉鎮紀委統籌安排、村紀檢委員一線監督的縣鄉村「三級聯動」監督體系。通過清單化履職,聚焦日常監督的重點任務,定期反饋監督情況,真正把日常監督落實到工作一線、基層末梢。「除共性工作外,鎮紀委根據各村具體情況派單。比方說,某個村最近幾個月在修產業路,那麼我們會派發清單,要求村紀檢委員加強這一方面的監督。」據九絲城鎮紀委書記魏星介紹,為提高村級紀檢委員履職能力,鎮紀委還邀請了扶貧辦、水利站、農服中心、交通管理站等部門每季度針對性地開展培訓。

村建制調整改革後,興文縣根據選優配強的原則,全面配齊183個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工作信息員)。大壩鄉地處山區年輕人普遍較少,以大壩鄉為例,村建制調整後全鄉50歲以上的紀檢委員從原來的14人減少到4人,文化程度也大幅提高。

「隊伍建起了,如何履責成為了縣紀委監委工作考慮的重點。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深化鄉鎮、村、街道、社區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加大基層權力監督,為我們指引了具體的方向。」培訓中,興文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從「管黨治黨越來越嚴」「反腐之劍越磨越利」「作風之弦越繃越緊」「制度之籠越扎越牢」「監督之網越織越密」五個方面結合實際開展授課,「村(社區)一層侵害群眾利益的作風和腐敗問題在我縣案件查辦中占比很高,極大地啃食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因此我們著力加強村級監督就是要管住基層的『微權力』,這既是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國家監察向基層延伸的要求,也是聚焦我縣實際、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一個舉措,此次將村紀檢委員納入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班進行培訓,目的就是要提升紀檢委員們的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才能勝任黨章賦予的光榮職責,做黨的忠誠衛士、群眾的貼心人。」

石海鎮石海村由原石海、大旗、平寨、中埂、興晏五個村撤併而來。村建制改革調整後,原興晏村黨支部書記葉洪衛擔任石海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紀檢委員。

新人有新氣象。上班第一天,葉洪衛就在村委會議上提了新想法,「以後要加大對辦公經費的監督,特別是在價格方面,比方說一個杯子售價為五元錢,填報十元,我就堅決不簽字。」葉洪衛認為,本輪培訓從提升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入手,打開了具體工作的思路,「回村第一件事,就是要走訪村組幹部。了解離職村組幹部的生活情況和新任村組幹部的工作狀況,發揮好『三員』作用,做好紀律宣講。」

宜賓日報記者 秦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