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長子袁克定,以「皇太子」自居的跛足人生

2019-06-11     劉宜慶講八卦

袁克定,民國「坑爹」第一人!

坑爹誤國!袁克定在袁世凱死後,有一點值得肯定

劉宜慶

袁克定:字雲台,別號慧能居士,外號袁大瘸子,袁世凱長子,原配于氏所生。鼓吹帝制,幫助父親袁世凱復辟。袁世凱死後,袁克定遷居天津隱居。曾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1958年去世,時年81歲。

「皇太子」袁克定跛足,1912年騎馬時不小心墜馬所致。這是一個隱喻,從晚清到民國的轉型之路,步履蹣跚,走得艱辛而曲折,充滿了故事和事故。

袁克定是袁世凱唯一的嫡出長子,袁世凱對他倍加恩愛。袁克定曾去德國留學,說一口流利的德文,英文也不錯。袁世凱出席外交活動,一般都是袁克定當翻譯。袁克定晚年落寞之時,都是靠讀原本德文、英文書籍打發時光。

袁克定跛足,註定他的一生漫長而曲折。

袁克定意外受傷,袁世凱焦慮不安,送兒子去德國接受治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見「中華民國大總統」的長子前來就醫,招待也極為殷勤。但袁克定的腳沒有明顯的好轉,腦袋裡確多了一病症狂熱的皇帝夢。袁克定自此以「皇太子」自居。

1915年9月1日,籌安會組織各省旅京人士以「公民請願團」的名義,向參政院請願,並為各「請願團」代擬要求變更國體的請願書。與此同時,袁克定偽造《順天時報》,刊登假新聞,矇騙老爹。

說到底,袁世凱復辟怨不得兒子袁克定和楊度的忽悠,他頭腦發熱當皇帝,結果眾叛親離。

洪憲帝制,車覆人亡。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中南海居仁堂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袁世凱彌留之際,口中喃喃自語:「是他害了我。」這個「他」,是楊度抑或是袁克定?袁克定跪在靈前,哭喊:「我對不起爸爸!」幡然悔悟,已經晚了。袁克定失去父親之時,他就意識到袁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1919年1月袁克定生母、袁世凱原配夫人于氏去世。母親于氏去世後,由徐世昌主持,袁氏家族分了家。因他是唯一的嫡子,分到的財產最多,除股票、房地產、古玩、字畫外,現金40萬,庶出兄弟每人12萬,妹妹們一律8000元。

父母都已不在世間,袁克定背著「欺父誤國」的罵名,一步一拐地走向落寞。從此在天津隱居。

有文章評論道:「袁克定這個人,不文不武,品不高,德不顯,糊塗半生且不說,晚年還好男寵,結果因此而傾家蕩產,潦倒而終。袁世凱之敗,袁克定豈能辭其咎乎。」但他尚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拒絕與日偽合作,保持晚節。昔日的結拜兄弟汪精衛託人帶給袁克定一大筆金錢和禮物,袁克定表現得倒也識大局,小禮物留下,這是私人情誼,錢如數退還。

1938年12月,袁克定60歲生日。表弟張伯駒前來看他。此時,袁世凱已故去22年,「北洋三傑」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也已相繼謝世。兩人對座,嘆世間人世滄桑,憶前塵舊事,繁華若夢,不免唏噓。當天,張伯駒揮毫書壽聯一幅相贈:

桑海幾風雲,英雄龍虎皆門下。

蓬壺多歲月,家園山河半夢中。

像袁克定這樣經歷過大時代風浪的人,當北平淪陷,他也會生家園何在之感慨?北京城頭旗幟變換,唯有古都城樓高聳依舊。

舊王孫,新時代。不自辱,不自傲。

袁克定一身歷晚清、民國至1949年的新中國。即使在新時代,每當袁克定提起袁世凱時,虔誠而嚴肅地稱為「先總統」,沒有一絲輕慢,不自辱,也不自傲。

舊王孫如何活在新時代。1949年後,在章士釗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館館員,每月有固定的工資,被國家養了起來。但在平民百姓看來不菲的工資,扛不住袁克定的花銷。上世紀50年代的袁克定,生活潦倒,要靠張伯駒接濟度日。此時的袁克定不再是錦衣玉食的「皇儲」,只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在張伯駒的眼中,仍有貴族氣派。雖無魚肉菜肴,只是以窩窩頭切片,加上鹹菜而已,但他依然正襟危坐,胸帶餐巾,儼然還是當年盛景。

1958年,這位舊王孫在一個全新的大躍進時代, 病逝於張伯駒家中,享年81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BATYWwBUcHTFCnf78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