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吃一回宜賓燃面,把那各色記憶久久留存
BY小企9999
燃面是有專門詞條介紹的:燃面是四川省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特色傳統名小吃。原名敘府燃面,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
這麼說宜賓的燃面可以點燃咯?錯不了。不過話說回來,凡是含水量較小的碳水化合物都可以點燃。就麵條而言,沾了油更好燒。武漢熱乾麵,漳潮干拌面,挑幾根用打火機點,通通可以燒起來。
在以宜賓燃面聞名的這座江城裡,有一家小麵館。
店面很小,僅能容4張4人座的小桌子。
左右兩面牆柱上一副對聯。上聯:生面熟面天天見面;下聯:張口閉口頓頓爽口。
沒地方掛橫批,想必就是人家的店名:一面之緣。
緣分哪!這裡一共只提供五種面,我們正好五人,一人一碗恰到好處。
下圖是一碗基礎版的燃面。
繼續借用詞條的介紹:宜賓燃面把麵條煮熟甩干,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加佐料。基礎搭配有宜賓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鮮板化油、芝麻、花生、味精以及香蔥。還有可能用到八角、山奈、核桃、辣椒、花椒、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佐食。
葷燃面:相對於基礎版,葷燃面的面碼有大量炒乾的碎肉末,那些可能是牛肉的肉末一定加了好多種香料,組合而成的迷幻效果讓人咀嚼出一臉迷茫,一臉虔誠,一臉幸福。
酸蘿蔔面:最有審美價值的燃面是這碗酸蘿蔔面,腌過的水蘿蔔呈現粉紅的迷人色彩。芽菜,肉末,花生碎比例縮減,再添一點腌辣椒,凸顯酸辣味。比起基礎版,更容易激活味蕾。
雜醬面:這次的主角是肉醬和黃瓜絲,各占江山半壁。
姜鴨面:這碗面也是醬和油打底,麵條擱中間,蔥花植物的主要面碼是一馬勺帶姜香味的滷鴨丁,於是吃面的同時還有啃骨頭的歡樂。
不同的面碼形成了五顏六色的不同觀感,下單後麵條很快上桌,擺在一起形色各異蠻有儀式感,先拍個集體照。
麵條好像也是有差異的,有的鹼比例高一些,顏色黃亮些,有的單純些,口感大體上是一致的,都屬於比較有嚼勁的那種。好在提供免費的紫菜湯,有得順喉吃起來就不覺干噎啦。
這頓撐得飽飽的燃面一周後。
某人深夜突然發微:「宜賓的燃面你且去吃一回,應該會跟我一樣想深夜發圖的。試想碳水就著子姜鴨丁、牛肉花生碎與各類鮮香麻辣的醬一起往你嘴裡送,再來回咀嚼...奈何,莫怪,我也饞蟲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