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經濟板塊中的中部地區,在以大陸經濟為主的古代,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我國的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地區;但是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由大陸經濟向海洋經濟轉型,東部沿海地區因為擁有優良的深海港口,在對外貿易具有先天優勢,經濟迅速發展了起來。由此可見,沿海港口對於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中部地區,目前最主要的航道就是擁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在長江沿岸分布著許多內河港口城市,雖然它們的優勢不如沿海那些國際深水港,但是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還是不可忽視的。而今天,我們來看看中部地區最主要的6個港口城市分別是誰?它們誰的發展潛力更大呢?
蕪湖
蕪湖。是安徽僅次於省會合肥的第二大城市,安徽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時它還是中部地區長江沿岸第一大港口城市,貨物吞吐量超過岳陽、武漢等港口城市,商貿物流業非常發達。蕪湖地理位置真正是得天獨厚,不僅是濱江港口城市,距離南京也不到1百公里,而且還剛好處於合肥與杭州之間;因此處於合肥、南京、杭州三大長三角省會城市的交匯處,被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同時納入其中。目前,蕪湖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傳統製造業增長開始放緩,而新能源汽車和機器人等新型高技術產業則強勢崛起,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馬鞍山
馬鞍山。是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城市(並非遼寧的鞍山市),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人口僅230多萬,城市體量比湖北老工業城市黃石還小,但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8億,與湖北孝感相當。馬鞍山是安徽僅次於蕪湖的第二大濱江港口城市,港口對於它的經濟發展作用自然是無需多言;馬鞍山地理位置優勢,剛好處於南京與蕪湖之間,到兩地均在50公里左右,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員。馬鞍山是安徽沿江的老工業城市,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超過了53%,但是傳統製造業占比非常大,C技術產業發展緩慢,產業轉型升級壓力非常大,未來的經濟發展就要看它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如何了。
岳陽
岳陽。湖南的地級市,它不僅是湖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而且還是湖南第一大港口,承擔著湖南對外改革開放的重任,是湖南的重要門戶城市;而這也是岳陽擁有的獨特優勢,是常德、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不可比擬的。岳陽是湖南的長江沿岸港口城市,也是湖南第二大經濟城市和老工業城市,18年實現GDP3411億;但是岳陽的產業結構並不是很合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比都不足50%,工業占比雖然不高,但是其中傳統製造業占比很大,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過低,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巨大。
九江
九江。九江在江西省的地位和岳陽在湖南的地位非常相似,同樣是江西省唯一的長江沿岸港口城市,是江西對外開放開發的窗口,在這方面來說,它的區位優勢比省會南昌都要好;而且同樣是江西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與省會城市距離非常近,但是九江與南昌的交流與合作要比岳陽與長沙密切得多。九江雖然是江西第一大港口城市,第三大經濟城市,而且第二產業占比超過了50%,是江西的老工業城市;但是九江的工業中,造紙、水泥、鋼鐵等高污染、高耗能的傳統製造業占比非常高,新興技術產業發展緩慢,經濟競爭力不足,需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這樣才能促進城市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武漢
武漢。湖北省會城市,擁有中部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等一大批各種光環和頭銜;同時武漢還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雖然吞吐量不如蕪湖、重慶等港口城市,但是它的貨櫃吞吐量卻力壓中部各市,位居第一的;目前以陽邏國際深水港為龍頭的武漢新港正在整合中。武漢是我國萬億俱樂部城市,目前產業轉型升級成果顯著,傳統製造業占比越來越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47億元;未來隨著長江航道的拓寬整治,武漢新港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宜昌
宜昌。中部地區6大港口城市中的最後一個港口城市宜昌,其實宜昌的貨物吞吐量並不算高,但是宜昌有三峽大壩這個重器,以及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和長江上游物流樞紐中心這些重量級頭銜,未來在港口建設和內河航運方面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宜昌是湖北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港口城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18年GDP4064億元,作為老工業城市,宜昌的第二產業占比超過了50%;目前宜昌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中,傳統的高污染化工產業占比日益降低,而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等新興高技術產業則獲得了快速發展,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上面就是中部地區的6大港口城市,將是長成為江經濟帶綜合運輸通道上的節點城市,你最看好哪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