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盜鏈群,揭秘《慶餘年》是如何被盜版的

2020-01-07     綜藝報

小編繳納「會費」後,進入了某盜版資源傳播微信群,試圖了解他們獲取片源、存儲和分發的過程。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揭書宜

古裝劇《慶餘年》熱播之下,盜播、盜版現象再度湧現。

2019年12月23日,小編便已能從某盜播銷售代理處拿到《慶餘年》全集,當時騰訊、愛奇藝遠未更新完全集。2019年12月27日,小編繳納「會費」後,進入了某盜版資源傳播微信群,試圖了解他們獲取片源、存儲和分發的過程。

「他們干這個行業比較熟了,上下游的產業鏈都比較成熟。」業內人士韓大(化名)稱,短期內盜版劇集、小說不太可能完全剿滅。只要有需求,這個灰色產業還會持續下去。

對於電視劇和小說的盜版行為,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這種行為首先涉及民事侵權,如果行為人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還涉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慶餘年》電視劇小說均出現盜版

《慶餘年》是年末熱播劇。

截至2019年12月30日,電視劇《慶餘年》在豆瓣的評分為7.9分,在騰訊視頻的內地電視劇熱搜榜排名第二。網絡影視媒體數據平台骨朵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慶餘年》的全網熱度達到74.69,遠超同期播出的《鶴唳華亭》《劍王朝》等古裝劇。

盜版隨之而來。

2019年12月23日,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平台相關人員告訴小編:「目前慶餘年盜播鏈已達4萬條。」而據《慶餘年》官微聲明,目前官方正版授權平台只有騰訊視頻和愛奇藝。

不僅是電視劇,《慶餘年》小說的盜版也開始在網絡流傳。《慶餘年》的小說首發於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作者為貓膩。在主流搜尋引擎搜索「慶餘年txt」(也就是《慶餘年》小說的文字版),相關連結也多達1210萬條。

閱文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正版《慶餘年》小說的刊登平台包括起點中文網、QQ閱讀和微信閱讀。此外,閱文簽約授權的平台都能看,後台統一接口,有50多個渠道。」由此可見,網絡上出現的大量搜索結果可能多是盜版連結。

業內人士告訴小編:「《慶餘年》小說盜版問題最近再次引起行業注意的原因是:一是網文盜版由來已久,特別是像《慶餘年》這種代表作;其次就是隨著劇集熱播,《慶餘年》原著熱度快速提升,也導致了近期這本書盜版情況的加劇。」

網際網路電視行業人員韓大(化名)告訴小編,盜播者其實就是相當於低成本地去獲取流量,然後再去販賣這部分流量,從而獲利。

盜版產業鏈

韓大解釋,盜播一部劇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獲取片源、存儲和分發,「獲取片源方面,他們可能會去正版網站下載後轉化格式,也可能會錄屏。」

一位從事綜藝節目剪輯的業內人士吳夏(化名)告訴小編:「影視劇資源在上架之前,通常要經過剪輯、送審幾個來回的傳輸,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存在漏洞。」

對於這些盜版片源的來源,前述盜版資源傳播微信群的群主也不願透露,僅稱是從一些公眾號、網上搜索得來。

至於存儲,韓大表示:「這塊相對靈活,主要是網站存儲。或者是用第三方網站去做存儲。此外,存在雲盤的風險不大,因為他們不會大部分大範圍地傳播,因為傳播太大了,肯定會引起關注。」

最後一個階段是分發。「盜播劇的分發平台主要還是以公眾號為主,他們會有一個自己的網站。然後他們會在公眾號上髮網站連結。總之,基本上也都會在流量比較聚集的地方才能形成平台。所以大多數可能還都是在社交媒體上,然後進行傳播。」韓大表示。

小編「潛伏」的微信群,「入會」門檻超過100元,群主會發布大量熱播劇資源。其中既包括完整版的《慶餘年》,也包括與網絡播出進度同步的《大明風華》等。

這也意味著,這些販賣者擁有的「資源」量也有限。

而且,他們並不介意「入會」者二度轉賣資源。在官方授權平台《慶餘年》還剩十多集沒播完時,前述微信群中給全版《慶餘年》的標價是8.8元/套。

為吸引更多客源,這些盜版資源販賣者往往會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貼吧、B站、抖音等平台直接發布售賣信息。

小編潛伏的這個微信群,是一個500人「資源群」,時不時有人在裡面發布盜版影視劇的雲盤連結和提取密碼,時不時會有新「代理」入群。

小編注意到,此前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某二手電商平台存在不少售賣《慶餘年》資源的商家。

韓大坦言:「我也了解過一些專門打擊盜版的機構,他們打擊的力度也有限。他們一般來說就是發律師函,對方收到之後,可能會網站關停,視頻下架等,往往只是治標不治本。」

據吳夏介紹,盜播組織的盈利大致模式分三塊,一是售賣資源;二是收取新代理的「會費」;二是在視頻中植入前後貼片廣告。

上述微信群的代理介紹道,對於影視劇盜版資源的獲取,分為兩個方法,一方面是在公眾號、網站自行搜索,一方面是加入的群里會直接提供網盤連結。至於資源的存儲,代理稱,主要存儲在不同的雲盤。

對於資源的分發,這名代理稱,主要途徑包括:微博、貼吧、B站、抖音。

據介紹,上述代理同樣也在傳播盜版小說、廣播劇的資源,獲取、存儲和分發的方式和影視劇是一樣的。

盜版情節嚴重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權罪

《慶餘年》盜版流行並非孤例。

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我不是藥神》的侵權連結數為16768條,《死侍2》的侵權連結數高達30103條。此前,熱播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也出現過被盜播的情況。

早在2017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55集全集視頻就曾在網絡上瘋傳,這些視頻上當時還有「送審樣片」的標記,計時功能也未被處。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小說,越火的作品,從事盜版生意的人就越有利可圖。」

關於《慶餘年》電視劇以及網文盜版的維權問題,閱文集團相關人員表示:「首先是影視劇的維權,《慶餘年》這部作品的影視改編權售出時,閱文集團是一併轉讓了維權的權利的。也就是當前針對視頻類侵權內容,只有相關視頻平台有權利去做。其次是小說的維權,我們目前的維權都是針對編輯側挑選的重點作品庫。《慶餘年》是庫里的一部作品,我們會憑藉這批作品去對外檢索、排查,然後上報給有關部門處理。」

國家版權局官網顯示,國家版權局已連續15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專項行動,一直將影視版權的秩序作為重點整治的目標。同時,國家版權局還實施了網絡視頻的重點監管、點播影院的專項整治、影視作品保護預警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劇和小說的盜版行為有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這種行為首先涉及到民事侵權,如果行為人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還涉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根據司法解釋,『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是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有其他嚴重情節』是指:(1)因侵犯著作權曾經兩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又侵犯著作權的;(2)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1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3)複製品數量合計在500張(份)以上的。」

相關閱讀:揭秘《慶餘年》是如何被盜版的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作者:閆麗嬌

網劇《慶餘年》火出了圈,不僅僅是因為男頻「爽劇」(以男性視角為主視角或受眾主要面向男性的作品)的功勞,還因為該劇出現了付費超前點播和盜版等問題,頻頻登上熱搜。

《慶餘年》播放期間,視頻網站為了滿足不同觀看者的需求,以每集3元的價格,向包括VIP在內的用戶,提供「超前點播」特權,即VVIP。如果用戶花費50元,就可以享受一直比VIP會員多看6集的特權。

引起熱議的還有它的盜版問題。首播當天,在正版視頻播出30分鐘後,就陸續出現了盜版視頻,並且能一次看盡46集全集。

盜版,一直是影視行業一個無解的難題。《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親愛的熱愛的》等,這幾年的熱門劇集,也都有過被盜版的經歷。一位電影導演告訴小編,在電影上映期間,他們每月要花費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成本在防禦盜版上,儘管如此,還是收效甚微。

技術從業者李琳的公司專門為這些影視劇的出品方提供防禦盜版服務,但他坦言,目前技術也僅局限在發現盜版後的刪除和減緩傳播速度上,並不能從根本上杜絕盜版問題。

而另一邊,影視盜版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游拷貝片源到下游分發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盜取、分銷、傳播,每個環節都分工明確,且可以巧妙躲避監管。近幾年又出現了新形勢,盜版內容不斷向境外轉移,也加大了打擊難度。

那麼,《慶餘年》等熱門影視劇到底是如何被盜播的?為什麼盜版問題這麼多年仍然沒有被解決呢?

被盜版的《慶餘年》們

陳珂最初選擇看《慶餘年》盜版,是因為賭氣。

她用了一個周末的時間,補齊了會員專享的劇集進度,但還是感到意猶未盡。視頻網站顯示,接下來的劇集已經更新,但解鎖需要在會員基礎上,額外再花費單集3元或一共50元的「附加費用」。

《慶餘年》在騰訊視頻的「超前點播」模式

陳珂感到不解,而且覺得收費太貴,但她非常想知道劇情的下一步走向,最終還是糾結著花了50元。但不久,她發現,《慶餘年》的盜版已經鋪天蓋地出現在網上了。

30元看盜版的全集,她忍住了,畢竟自己剛花了50元,不能再衝動。等到微信群里傳出免費全部劇集的連結時,她再也忍不住了。同時,她還覺得自己那50元花得太冤枉,她向小編吐槽——視頻網站自己額外收費,還防不住盜版。

雖然她認為不應該支持盜版,但她覺得自己在視頻網站花了錢,還要等到1月1日才能看到結局,「太虧了」。而周圍那些看了盜版的人,都已經在討論接下來的劇情和大結局了。於是,她也加入了盜版行列,並將連結分享給了幾個朋友。

眾多公眾號都在積極分享《慶餘年》全集資源

李琳表示,這次《慶餘年》在正版剛播出不久,就泄露了全集,且還是高清,比較罕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部劇大熱,讓盜版分銷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機。

而在此前,無論是熱播電影還是電視劇,泄露事件一直頻頻發生。IP熱劇《陳情令》進行超前點播時,錄播大結局資源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台流傳,有人公開出售高清版,1.98元就能觀看全集。同是大熱劇的《延禧攻略》,去年被越南一家大型視頻網站ZingTV盜播。用戶不僅能看到同步更新,還可以提前看9集,並且能夠通過下載的方式觀看。這也直接導致,越南版提前播出的劇集,在國內以資源分享方式流傳。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等8部國產影片剛一上映,網絡上就出現了高清盜版資源。據不完全統計,票房損失和正版視頻平台損失約7.87億元。

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影片也出現在數以千計的各大中小網站。12426版權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包括《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在內的四部國慶檔影片在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期間,共監測出1.7萬條盜版連結。

如果說要給這些曾經被盜版的影視劇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劇都非常火,火就意味著從事盜版生意的人有利可圖。

《慶餘年》在愛奇藝、騰訊兩大網站播放初期,原定是每周二、周三更新2集,每周播放4集,兩大視頻網站的付費VIP比免費用戶可多看6集。盜版最初出現時,盜版比VIP還能免費多看2集,為此官方不得不加更,變為周一到周三共更新6集。而如果支付30元給盜版網站,就可以直接觀看全集。

《慶餘年》全劇共46集,會員追完差不多需要2個月時間。不少人為了提前知曉劇情,不得不付費買了會員。有人算過一筆帳,2015年7月《盜墓筆記》在愛奇藝獨播時,愛奇藝增加了250萬個會員,如果按每人15元的月會費計算,這部劇帶來了3750萬收入。而遭到盜版,視頻網站的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就遭到損害,這些錢落入了盜版商口袋。

一部劇的盜版之旅

一部劇的盜版到達觀看者手裡大概需要幾步?簡單來說要經歷獲取片源、盜版資源存儲、盜版資源分發3個環節。

製圖 / 燃財經

首先,所有盜版都是由正版片源而來,所以獲取片源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從理論上說,從製片、發行到播放,片源都有泄露的可能。而《慶餘年》片源也同樣可能是從這些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泄露出去。

製片環節最早接觸到視頻。因此李琳表示,很多超高清無水印的片源,很可能都是從機房就流出去了。

「很多出品方沒有自己的機房,視頻剪輯要外包給專門的剪輯公司。剪輯完成後,剪輯公司會按照要求給片方拷貝不同硬碟,比如送審的、給海外發行的、給電視台或視頻網站的。剪輯師根據不同要求,就會對成片添加不同水印,比如『送審樣片』」。但他解釋,在那之前,將成片拷貝給出品方,製作方另外拷貝一份完全沒有添加水印的版本,技術上也完全可以實現。「儘管出品方和製作方會簽訂保密協議,剪輯師也不可能完全被約束。」

這是片源流出的第一步,屬於內部泄露。而到了發行環節,李琳表示,泄露片源的風險和難度要大於內部泄露。因為出品方在把片源分發出去前,就會添加一定的防盜水印。在過往的泄露案件中,也有部分流傳的盜版視頻有某分發渠道的水印。比如,由李現和楊紫主演的網劇《親愛的熱愛的》,播出不久,網絡上便開始流傳免費全集,泄露視頻截圖上打有「僅供XX衛視查閱」。

盜版方在拿到片源後,為了便於傳輸和觀看,會將資源儲存到網盤或國外的伺服器上,然後通過一個龐大的分銷網絡傳播和銷售。12426版權監測中心對2019年國慶檔電影版權的監測報告顯示,97%的盜版連結,都來自社交媒體和各類小網站。除了影視盜版網站和社交媒體,分銷鏈條還包括盜版影視APP和線下分銷等。

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小編,這些中小網站多半都是個人所有。「這些網站通常有兩種套路,一種是直接放個迅雷種子,讓你自己下載,另一種就是在線播放。盈利手段非常簡單粗暴,要麼直接售賣這個盜版資源,要麼是通過網站貼片和站內廣告收錢。」小編打開了其中一家可以直接觀看盜版的網站,其在視頻內部添加了某賭博類網站的廣告。

而那部分被放到網盤上的資源,通常都是通過分布在社交網絡各個角落的一級級盜版影視劇資源代理分銷出去的。最常見的社交分發渠道有微博、QQ、微信和貼吧。各級代理商通過社區留言吸引潛在消費者,如在熱門影視劇官方微博下留言,再通過微信達成交易。而通過微信搜一搜功能,也能看到很多公眾號對盜版視頻的分享。

一位從事盜版影視劇分銷的人員,向小編展示了她的多個影視資源售賣群,只需要花19.9元就可以加入微信群,群里會不定時分享最近更新的影視劇,通過網盤和密碼的形式,分享給群友。這位分銷人員告訴小編,只需要1999元就可以成為他們的高級合伙人。除了影視資源售賣,還可以承接刷單、幫微商清貨等多個「賺錢項目」。

百度網盤也是盜版分享比較常用的手段。盜版商可以將盜版資源上傳至百度網盤,再把連結分享至其它平台進行傳播。不過近日,海淀法院宣判了優酷起訴百度侵害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法院判決百度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和合理開支3萬元。這意味著百度將來要在網盤產品中擔負起更多的反盜版責任。

雖然都是被盜版,但電影和電視劇的盜版流程還不太一樣。電影比電視劇多了一個影院渠道——影院盜版和錄屏。

一般來說,電影送到各大影院會提前加密,放映人員需要拿到密鑰才能正常放映。李琳表示,在密鑰有效期內,影院人員可以將影片拷貝到其他介質上。還有一部分人會通過錄屏方式,觀眾看到的槍版屬於低級錄屏。李琳提到,錄屏硬體現在已經可以錄製很高清的視頻,可以達到高仿原版的效果。

而盜錄槍版十分簡單,只要在影院後排架一台機器即可。同時,一些人也會利用電影上映時間差牟利。比如漫威系列電影,一般北美上映會比國內提前幾個月。盜版商在這個時間差中,就可以向國內急於看到影片的用戶出售盜版。

需要注意的是,盜版電影除了在線上銷售外,線下也有很多需求,比如私人影吧(汽車電影院等)。

向境外轉移的盜版

「只要盜版資源出來了,想杜絕是基本不可能的,只要有一個就能複製無數個。我們只能想辦法攔截,讓盜版的傳播速度慢一點。」李琳說。

為此,他們會和百度網盤、微博、迅雷等平台合作,通過技術手段刪除一部分盜版資源。同時也儘可能聯繫那些積極傳播盜版資源的中小網站。「有部分人也願意配合刪除,實在不配合的就只能用法律手段解決。」

來源 / 微博

另一家提供此類服務的公司創始人也向小編講述了消除盜版的難度。主要是因為溯源很難,其次從事盜版影視的人也在不斷升級規避風險的手段。根據12426版權監測中心的數據,今年國慶檔四部熱門影片的盜版資源,有78%都存儲在境外。

「近幾年,能夠感受到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侵權內容在不斷向境外轉移。」他說道。「用一個簡單比喻說明,將網站運營所在地放在A國,盜版介質存儲在B國,盜版作品內容則來源於C國,然後再面向D國用戶,而運營人員則可能來自E國。這樣看來,一個盜版產業鏈涵蓋了至少5個國家或地區,溯源和追責的難度不言而喻。」

但阻擊盜版產業鏈也並非束手無策。2019年3月,公安機關偵破了多起影視侵權盜版案件。其中,「麻花影視」APP是春節檔電影權利人反映最強烈、侵權播放量最大的平台,註冊用戶100多萬人,春節期間春節檔電影侵權點擊量達526.2萬次。

「麻花影視」APP的伺服器就設在境外,在國內虛假註冊了空殼公司,實際辦公地點及負責運營管理、技術維護等主要成員均在境外,在境內僱傭人員通過微信、QQ等社交平台進行推廣。中宣部電影質檢所當時通過「麻花影視」APP上8部春節檔高清盜版影片的水印監測發現到了泄露線索。

業內人士也表示,影視行業內目前也在協調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在推動建設一個全球性的監測網絡。也有公司正在推動影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過上述創業者表示,這些技術性手段還都處於嘗試階段,目前還沒有真正落地。

只能說,現在盜版依舊是個無解的問題。

*題圖來源於網絡,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景禹、陳珂、李琳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2sXfm8BMH2_cNUgmf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