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貢:初探東部新城的宜陳河

2020-01-02   痛快旅遊

自貢城市發展自確定向東以來,東部新城的建設進展就備受社會各界矚目。近年來東部新城的基礎設施和釜溪河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如火如荼,2019年歲末痛快旅遊在探訪大山鋪承家寺遺址過程中,偶然從愛和路進入東部新城宜陳河,沿著新建的河道進行了一番初探!

探訪完大山鋪承家寺遺址,繼續沿著愛和路前進,兩邊全部都被彩鋼板隔離起來。

跨越內昆鐵路後,眼前的一片巨大的開闊地,一打聽才知道這是自貢東部新城水系連通工程。

據了解,自貢市東部新城水系連通工程建設主要包括:新開河道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水生態構建工程、濱水景觀海綿綠化工程及河湖智慧管理工程,占地面積為3112.4畝。新開河道工程具體包括:宜陳河、宜家河、宜昆河,總長9.13公里,均位於規劃綠地內,宜寬則寬,宜窄則窄,建設後新增水面面積45.8萬平方米。

宜昆河與東環路「交叉」,在東環路兩側分流出宜陳河、宜家河與東環路基本「平行」前進。左側正是嘉祥學校附近正在宜昆河與宜陳河的分流處,右側是蜿蜒向前的宜陳河濱河步道地基。

又一次見到河道內的鵝卵石陣

宜陳河全長2.32公里,寬度為20-130米,採用跌水堰形成4級水面,自東環路與渝昆高速平面交叉點向南300米愛和路坡腳為標段起點,向南穿越在建永田路(暫定名)和席草路(暫定名)、已有東鹽都大道、擬建無名城市次幹路後接入釜溪河。圖中便是宜陳河1號堰閘涵洞。

正在建設中的永田路(暫定名)

穿越永田路(暫定名)的宜陳河1號涵洞口

行走在宜陳河的河道上,有一種莫名的感慨。這裡過去雖然平凡,未來幾個月後將永遠藏在宜陳河下。

沿著河道前進幾百米向右是宜陳河又一個跌水堰閘

跌水堰壩下的宜陳河二號涵洞

宜陳河穿越的第二條路——席草路(暫定名)

站在席草路上俯瞰宜陳河,這段河道已部分蓄水。

這段宜陳河正緊張施工中,右側一直有重載貨車在轉運泥土。

宜陳河在此拐了一個幅度不小的「S」急彎

急彎後的河道正在鋪設「防滲層」

這個跌水堰已經能看到東鹽都大道邊建設中的自貢展覽中心

這個跌水堰是宜陳河建設的重點控制性工程,規模和難度都比較大。

正在澆築穿越東鹽都大道的3號涵洞

宜陳河3號涵洞的位置應該還在東鹽都大道自富路涵洞之下

3號涵洞出口的宜陳河更像一個長條形的人工湖

河邊是正在建設的自貢新地標——自貢展覽中心

這樣造型的河道底部,讓我們對未來蓄水後十分期待!

宜陳河的終點——釜溪河唐家壩

宜陳河作為自貢東部新城新建的三條河流之一,是自貢東部新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初具雛形,期待早日建成通水,讓碧波穿城過的美麗畫卷驚艷自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