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月
和父母分開住,一直是我的擇偶標準之一,而且是舉足輕重的之一。
我無數次對身邊朋友以及戀愛中的男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哪怕租房住,我也要跟父母分開住,至少婚姻的前幾年,一定要分開住。
不是矯情,更不是嫌棄父母,而是不想引起很不多不必要的問題。因為兩代人住一起,矛盾實在是太多了。
01
兩代人的成長背景、三觀習性都不同,長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整天不是忙著解決矛盾,就是在去往起摩擦的路上。
父母覺得早睡早起身體好,可年輕人白天忙著工作賺錢,唯有晚上一點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的事,怎麼可能早睡得了。好不容易周末想睡個懶覺,可父母一大早不是催催催,就是製造出各種噪音,這時候一開口,必定引起一場口水戰,然後彼此都生氣,也都委屈。
父母都是吃過苦的,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他們也已經過慣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日子。
年輕人隔三岔五的就是一個快遞,動不動就往家裡搬一些在他們看來沒什麼用的東西,一放假就出去打卡什麼網紅餐廳,他們怎麼能不心疼,又怎麼會不嘮叨兩句?
而年輕人的怨氣也不小,買點零食說浪費錢,買件衣服說不該買,就連偶爾約會看場電影,也被指責不會過日子。
與父母的只求生存相比,年輕人追求的是生活質量,享受生活,這才是活著的意義。
這些矛盾還是最基本的,等有了孩子更不好過,如何照顧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兩代人的觀念更是天壤之別。
不知道多少婆媳,為了孩子爭得面紅耳赤。又不知道多少家庭,為了孩子鬧得雞飛狗跳,家宅不寧。
分開生活,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摩擦,還能緩解婆媳關係,促進一家人的感情。
畢竟,難得見一面,吃一頓飯,即使是裝,彼此也要裝得像一點,到位一點吧!
02
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本來只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夫妻倆關起門來自己就能解決。但父母如果插手進來,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論公婆還是岳父母,都做不到一顆心不偏不倚的,偏袒自己家孩子,那是天性。
夫妻倆朝夕相處,免不了有爭執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家裡只有他們倆人,說不定一方反思反思還會服軟。或者兩人冷戰一會兒,又會各自找個台階就下了。
但如果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見狀總會忍不住出面勸和勸和,但又因為他們不可能一點都不偏心,無形之間就會偏向自己的孩子。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夫妻矛盾,在父母摻合以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變本加厲的原因。
因為一方在父母的偏心下莫名好像生出一種底氣,讓他們一時迷失了該有的理智。而另一方則會因此感到心寒,覺得自始至終都沒把她當成一家人看。在這種情緒下,只會放大矛盾,甚至引起新的矛盾。
夫妻間的任何矛盾,誰對誰錯,如何解決,其實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等他們的情緒過去後,必然會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但這前提是,你得給時間給機會讓他們倆人自己去解決。否則只會火上澆油,越幫越忙。
合格而又懂事的父母,要懂得裝聾作啞。
03
和父母住在一起,會少了很多夫妻間的小情趣,不利於婚姻感情的發展。
婆媳為什麼是天敵?因為她們愛著的是同一個男人,哪怕她們知道一個是愛情,一個是親情,也總會忍不住攀比。
再和藹善良的婆婆,看到兒子給兒媳婦打洗腳水,吃兒媳婦剩飯,替兒媳婦捶背,心裡都會氣得牙痒痒的,覺得兒媳婦是在折騰她兒子。
可這對現在的小夫妻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不折騰,而是一種情趣。
同事曾跟我們抱怨,自從婆婆搬過來跟他們住以後,她和老公之間都生疏了。
以前他們吃完飯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她都是頭枕在老公腿上,互相喂著吃水果零食。自從婆婆來了以後,兩人只得規規矩矩並肩坐在沙發上。
以前她和老公一起做家務,她想偷懶時就會向老公撒撒嬌,可自從婆婆來了後,她都忘了該怎麼撒嬌了。
這就是我說的為什麼至少婚姻的前幾年,一定要和父母分開住的原因。因為前幾年是一對夫妻相互磨合,也是倆人感情最濃烈的時候,爭吵也好,甜蜜也好,外人都不該去打擾。
父母是我們一輩子的親人,等他們老了,行動不便了,確實需要我們子女盡孝的時候,我們做子女的不應該推卸。
但在這之前,我認為還是留點私密的空間給你的愛人,先穩固好你的婚姻,你才能有機會去穩固你的家庭,不是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zXq9nABnkjnB-0zVy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