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抓好交通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對道路交通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項目的投入力度。隨著基礎設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建設不斷完善,城鎮擴容提質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龍門整體形象與面貌不斷提升,群眾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內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改善縣城人居環境
「現在周邊的巷子都打好了水泥路,還修建了下水道,方便我們老百姓出行,我們再也不用走坑坑窪窪的爛路了。」縣城長田裡居民李阿姨講出了很多龍門百姓的心聲。
據介紹,龍門縣城內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於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9月底基本完成。龍門縣住建局局長林金華告訴記者,按照「分社區、分批次建設」的工作安排,分為王坪片區、城東片區等11個社區,縣住建局以繡花的功夫重點完善縣城內街小巷的路面、人行道、雨污管網、路燈照明及園林綠化等公共設施建設,達到道路平整、排水通暢、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基本要求,改善縣城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樹立城市形象。
由於該工程工期短、任務重,為保證工期,縣住建局通過成立工程領導機構,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與各村委、各社區以及當地群眾共同協調聽取各方意見,急群眾之所需,全面排查不漏網,把民生工程做實做好;同時,明確各分工程的施工日期及具體施工節點,並加強了人力及機械設備的投入,全程對工程進行監督。
「截至目前,各項目均已完工並交付使用,龍門縣城人居環境將迎來很大的變化。」林金華介紹,11個內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共改造了104條路,共計長度10.27千米,增設人行道面積約1233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網長度約7.8千米,提升了上鄭村節點、城東青溪片區小節點、環城東路節點、林村片區節點、迎賓大道節點等5個景觀節點的建設。
省道244線王坪交管所至檢察院段改建為雙向6車道
作為龍門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道路之一,一直以來,省道244線金龍大道是該縣對外聯繫的重要公路,其改造和擴建工程,是龍門人民群眾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更是惠及人民群眾的民生實事。因此,省道244線王坪交管所至檢察院段改擴建工程項目備受市民關注。
據了解,省道244線王坪交管所至檢察院段已於今年9月底全線通車。日前,記者來到項目現場看到,改建後的道路寬闊平坦,原來的雙向2車道變成了雙向6車道,道路兩邊還建有綠化帶,進一步美化綠化道路。
林金華介紹,該改擴建工程起點位於縣城王坪交管所,終點在迎賓大道檢察院處,於2017年底動工建設,全長約2.87千米,釆用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結合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60千米每小時,釆用62米路基橫斷面進行擴建。項目採用PPP方式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84億元。
「目前,整個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該工程完成後,極大地方便了沿途群眾的出行和生活,也改善了我縣對外的交通狀況,進一步提升我縣的整體城市形象。」林金華表示。
西林河兩岸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扮靚縣城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五彩繽紛的燈光和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輝映下,整個西林河岸顯得格外美麗,每天都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散步和觀賞。「樹上各種形狀的裝飾燈很漂亮,扮靚了整個縣城,感覺很喜慶。」家住縣城谷行街的黃偉光每天飯後都會前往西林河岸散步,他對西林河(舊政協辦公樓至水西橋)兩岸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讚不絕口。
據了解,該工程總投資約560萬元,已於9月底完工。林金華介紹,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喜慶氛圍,提高城市品質,加強城市風貌建設,增強群眾幸福感及獲得感,縣住建局對西林河(舊政協辦公樓至水西橋)兩岸綠化樹木加掛裝飾燈帶,掛設星星、月亮、水母等造型裝飾燈飾。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縣住建局將定期對「一河兩岸」燈光亮化工程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亮化設施正常運行,為龍門縣廣大群眾提供一個祥和、喜悅、美麗的城市夜景及休閒好去處。
來源:惠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xlBtW4BMH2_cNUg0b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