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寧可在本地找一份普通工作,也不要去外地當公務員?

2019-05-03     大威公考

在每年的公務員考試中,都有這樣一群考生:考慮家鄉沒有符合自己的崗位沒有報考,為報考更大的範圍選擇報考異地公務員。本來抱著試試的態度,真考上了,卻又開始猶豫。如果你是因為想要去到嚮往的城市工作而報考,是一件好事,如果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有做好任何準備的話,一旦考上,選擇去和不去都是一件難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小編先為大家詳細分析:

有不少考生在已經通過筆試、面試、考察、體檢、公示、備案等環節之後,又提出放棄錄用資格等行為,這種行為會被記入公務員錄用考試違紀違規與誠信檔案庫。而誠信檔案庫是全國聯網的,假設你想再次報名參加省考或國考,今後將會作為審查的依據,可能面臨全國禁考,還會影響你未來的職業生涯,所以一定要慎重。

另外,也有考生有疑惑,考上了異地公務員,可以再次報考家鄉嗎?還真不能。按照招考公告,服務年限不滿2年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報考。

即使單位同意你辭職,可以報考,但是檔案有記錄。單位不同意,你自動離職則按照《公務員法》屬於單位辭退你,五年內不得報考公務員。試用期內也可以辭職,按照規定試用期內辭職的公務員3年內不得報考。

那麼有些人也許會想,既然考到了外地,就踏實的在外地工作,為什麼想回來?可能有些人在報名時會這麼想,但當你真正地工作一段時間了,你會發覺你很孤獨,因為進入公務員隊伍後,你會發現機關單位的年齡差別很大,有十幾歲到二十歲的年齡差距十分普遍,且年輕人很少。所以剛畢業的日子,沒有親人,又很難交到朋友,只能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度過孤獨的時光時,你就會考慮,這份工作到底該不該堅持了。

那麼,對於真的考了異地公務員想回家鄉的人,還有其他方法能調動嗎?也有,那就是參加公務員遴選考試。

公務員公開遴選主要是指地方公務員遴選(平級調動),遴選機關包括省直機關、市直機關、縣直機關,遴選範圍多局限於某一省、市、甚至縣,遴選職位多為副職及非領導職位。

遴選考試難度也較大,如果有這方面的意向,不妨試一試。考上了最好,考不上也不虧,大不了繼續在原單位工作,等待下一次機會。

2019年公職類考試公告即將發布,為方便大家備考,為大家準備了部分知識點,祝大家備考順利,成功上岸!

在當前的各種行測考試中,有一種幾乎所有類型的行測考試都會涉及到的題型——類比推理。從多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類比推理的得分率是比較高的,某種意義上這說明了一件事情——這其實是一種比較簡單的題型。

有的學生跟我交流的時候會表示說:老師,為什麼大家都說這種題目很簡單,我覺得真的好難好難——有時候我覺得四個都不對,有時候我又覺得四個都對,老師這種簡單的題目我都做成這樣,我還有救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你還沒有理解這類題型在考什麼。

什麼叫類比推理?基本形式是,題干會給出一組詞彙,要求你對該組詞彙進行內部邏輯關係的判斷,並且在選項中找出具有類似邏輯關係的一組詞彙作為答案。所以解題的核心就在於「分析詞彙間邏輯關係」,而問題就出在這裡。

請記住:類比推理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不是一種100%嚴謹的題型!

因為兩個詞之間,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的話,完全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邏輯關係,但是只有裡面的一種——也就是出題人腦海里的那種會成為正確答案。

所以,類比推理在考什麼?它在考你能不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去體會那個你從未謀面的出題人的心路歷程。

你會說——老師,這不現實。

我要告訴你——其實還好,但你需要做到下面這幾點:

一、熟悉常考考點。做題過程中有些同學思維比較「靈活」,經常突發奇想,會鑽研出題目詞彙之間具有的一些「深層次」的關係,結果發現這個關係在選項里根本對不上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的思路和出題人契合得還不夠。通過上課,刷題,個人總結等方法可以更好地熟悉常見的考點,這些考點經過了時間的驗證,可以幫助糾正一些「非主流」思路,這樣就能更輕鬆地找出那個出題人心目中的邏輯關係,選到正確答案。

二、學會造句排除。如果題干詞彙的邏輯關係你可以簡單地判斷出來——「嘿,交叉關係」、「耶,功能關係」、「切,順承關係」、「加工關係,太簡單了」,那麼這道題的分數你就已經快拿到手了。但是如果遇上了你吃不准關係的詞彙你該怎麼辦呢?那你就得學會造句,通過你的語感,藉助語文的力量,利用造句去「構建」二者間的聯繫,然後看看答案裡面能不能進行類似的「構建」進而確定答案,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三、學會縱向比較。為什麼你覺得四個答案都對?因為你邏輯關係找得不夠准!因為你找的邏輯關係很模糊,所以四個答案都勉強沾邊。因此,你要學會深入比較,在幾個答案中尋找關係與題干詞彙關係最接近的那一個。四個都是近義關係,有沒有褒貶上的區別的?四個都是並列關係,有沒有類型上的不同呢?四個都是加工關係,加工的過程哪個更像呢?關係找准了,答案一定是唯一的。

簡單題目不丟分,行測才能拿高分。

點擊連結,更多招考信息早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uBeQWwB8g2yegNDrL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