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左一)向村民發放關於惠民政策的資料
近日,接過好心人黃尊濤贊助的學費,吳橋縣於集鎮孫莊村的小丁姐弟不住地道謝。這對姐弟和黃尊濤本不相識,是扶貧幹部李文華將他們聯繫到了一起。
2018年3月,李文華作為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孫莊村第一書記,開始了在孫莊村的扶貧工作。
組織全村老人外出旅遊,幫村裡賣出滯銷的紅薯,帶領村民種樹、打井、修廣場……他捧出一顆熱心,做了一串好事。
帶老人們走出家門看美景
49歲的李文華中等身材,臉上常常帶著笑容,孫莊村的鄉親們都喊他「老李」。
老李在於集鎮十里八鄉是「名人」,兩次組織村裡的老人外出旅遊,一次去滄州逛植物園,一次去北京看天安門。說起這件事,外村村民都很羨慕,有人開玩笑地說:「咱把戶口落孫莊去吧,還能跟著出去旅遊。」
剛到孫莊村工作不久,老李和大家聊天時,得知村裡的很多老人沒出過遠門。他和村幹部溝通了一下,想帶老人們出去轉轉。大家一商量,決定組織村裡60歲以上老人去滄州市區旅遊。
2018年7月份,李文華多方聯繫、籌集資金,組織96名老人來到了滄州市區。逛植物園、規劃館、博物館,中午吃涮羊肉,那一天,老人們別提多高興了。
看到老人們這麼高興,李文華決定再組織老人們去一趟北京。2019年4月23日,101名老人乘坐兩輛大巴車,從孫莊村出發前往北京。「老李啊,沒有你,俺到死也去不了北京。」80歲的村民孫戰德激動地說。
參觀天安門、故宮、盧溝橋,品嘗北京烤鴨……從北京回來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老人們之間說得最多的就是這次北京之旅。
幫村民賣了3萬公斤紅薯
孫莊村一直有種植紅薯的傳統。這次疫情發生後,村裡有3萬多公斤紅薯滯銷。
這頭,村民們一籌莫展;那頭,李文華開始四處聯繫銷路。他第一時間向單位求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伸出了援手。你一箱,我一箱,僅僅幾天的時間,大家就認購了3千多公斤紅薯。
還有兩萬多公斤紅薯沒有銷出去,李文華還是睡不好覺。他一天打幾十個電話,在自己所在的各個微信群里發求助信息。就這樣,孫莊村紅薯滯銷的消息傳開了。很多單位和企業伸出了援手,其中一家愛心企業認購了1萬公斤。
可是,還有5千多公斤沒有賣出去。李文華又求助了他的初中同學。經過大家的努力,剩餘的紅薯都賣出去了,李文華終於鬆了口氣。
村民孫武生看著空空的地窖笑了,他賣紅薯賣了3萬多元錢。
村民們都笑了,賣出3萬公斤紅薯,他們增收了近10萬元。
給村裡辦了很多實事兒
「這裡的路比以前寬了,村委會門前小廣場也是新修的……」說起李文華做的那些暖心事,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武軍掰著手指頭,一件件地羅列著。
「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老李牽頭引來了訂單種植和養殖,免費給貧困戶提供雞苗和技術。」孫武軍說,不僅如此,李文華還多次組織愛心人士,到村裡看望孤寡老人和貧困戶。
請醫生來義診、請書法家送福字……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李文華帶領同事們,讓孫莊村「大變樣」。
據了解,去年,李文華被評為全省扶貧脫貧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張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jtr7XEBiuFnsJQVIa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