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推廣ETC,又曝出了新橋段——「不裝ETC不讓年檢」。
據新京報報道,湖南株洲當地近日被曝出,車主不裝ETC就不讓年檢,引發輿論關注。株洲交通運輸官微日前對此回應,引發爭議的《關於株洲市車輛檢測機構配合ETC推廣安裝的通知》由當地三部門聯合發布,尚未正式實施。當地承認該文件存在把關不嚴的問題,不應把安裝ETC作為年檢的強制性要求,已要求發文機關立即改正錯誤,撤銷文件,引以為鑑。
「不裝ETC不讓年檢」,此前已在傳言中出現多次,但每次很快就被地方交警部門闢謠,這些部門還提醒,是否辦理ETC都是個人意願,不會強令限制,不要被不實消息蒙蔽了眼睛。沒想到,2019年還沒過去呢,這事在株洲成了真的。
儘管涉事部門已糾錯,也表示了歉意,但不出問題則罷,一出問題就拿「把關不嚴」說事,仍給人避重就輕之感。
首先,政策制定、公文撰寫,本就是件嚴肅的事情,何況,此次發文涉及三部門,發文背後理應有事先商定、層層把關和嚴格審核,怎麼就「把關不嚴」呢?
事實上,比所謂「把關不嚴」更大的問題,恐怕還是有些人的強行攤派思維。
安裝ETC是市場行為,職能部門加以引導、提倡和鼓勵無可厚非,但通過行政施壓,明顯站不住腳。
可這兩年來,不只是很多銀行發力,有些職能部門也上陣助勢。搞地推促銷,贈送OBU(車載設備)、過路費打折、加油立減,上街頭打快板宣傳,這些都是常規操作。可有些銀行在高速口穿「稽查」制服攔車辦ETC,通過與高速管理方「合作」替車主搶注,也時有曝光;有些部門則大幅削減高速出入口人工收費通道,更有甚者,讓學校給學生家長寫信推廣ETC。
對行政部門而言,當堅守「法無授權不可為」原則。既然法律沒有授權相關部門將安裝ETC與車輛年檢掛鉤,職能部門下發文件強力推進,顯然有失妥當。
往大了說,市場的事情就應遵循市場規律來辦,ETC安裝也得「信市場」,而不是靠「行政之手伸太長」。株洲這次爭議文件的「幾日游」「歸去來」,個中教訓就顯然值得吸取,其他地方也應引以為戒。
有道是,文件易撤,觀念難改。在這事上,當地有關部門也需要通過更深刻的檢討,進行觀念糾偏,杜絕類似現象。
據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