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向我傾訴,說他的孩子講話總是慢吞吞的,等他說一句話都能把我朋友這個急性子憋出病來。
之前孩子兩歲剛開始說話的時候沒注意,朋友夫妻都挺忙的,家裡就奶奶帶孩子,錯過了教孩子說話的時機。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困擾,怎麼一不注意就錯過了孩子的語言發展期呢?
這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小時候父母比較忙,常常把我放在外婆家,等到三四歲有空閒的時候把我帶到身邊,受到外婆影響,老人家的語速和做事總是慢慢的,我說話也變得慢吞吞,又有點不愛講話,我媽用一招就給我掰回來了,那就是——繞口令。
家長們對繞口令應該不會陌生吧?有些家長在閒來無聊時還能說上幾段繞口令呢,但是用繞口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什麼方法,注意哪些方面呢?
01
第一個方面就是要准。
吐字清晰和發音準確是練習繞口令的重要要求。繞口令是一種有趣的語言遊戲,但同時也是一項複雜的語言活動。同音異調,重字疊句,字音相近,都是繞口令的一種特色,在學習的過程很容易出錯,家長在做示範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音讀准。
孩子因為年紀小,唇、舌、口等發育還不完全,有的時候說話可能會有大舌頭的現象,我剛開始也總是這樣,但是我的父母會停下來等我把發音練對再繼續。他們的發音有時候也不準確,那時候他們會用錄音功能給我播放別人的讀音讓我練習,對現在的父母來說,如果自己發音不準的話,可以使用手機的智能語音,也是很方便的。
02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慢。
訓練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剛開始孩子還不太適應,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如果只單純追求快,不僅會讓孩子只在意語速,說的都是一些咿咿呀呀的模糊音,同時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會去牴觸這件事情。
03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勤。
沒有哪件事情是不需要努力就能達成的,繞口令也是一樣,需要的是勤於練習,堅持不懈。
在孩子練習的過程中糾錯對練,矯正發音。我的父母之前喜歡採取遊戲的形式來對我訓練,每次會將一些繞口令由簡單到複雜排序,然後我和父母挑戰PK,一人念一次看誰會先卡殼,勝利的人可以實現一個小願望,買一個小玩具什麼的。這樣的遊戲總是讓小時候的我樂此不疲,父母一起互動能夠調動小孩的積極性又有趣。
也能用公開演練的方式,增強小孩的信心。小孩聯繫繞口令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讚賞和認可的,可以讓他在大家面前試試表演繞口令或者參加活動,不但激起小孩的好勝心,鍛鍊了膽量,還能增強自信心。
練好了繞口令,不但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鍛鍊了他們的反應力,還能開發大腦思維,對孩子以後的發展和社交都有好處,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哦~
(圖片來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