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床,與西方不同,它不再是僅供棲息的家具,而成了一個充滿了無窮生活意趣的藝術品。
中式床榻,傾注了匠人們很多心血,繁複的雕花,精緻的繪畫,可謂張張顯雕刻,件件有畫工。一張古色古香的床榻之上,流動著的是中國人骨子裡的風情雅韻。
中國人對待床的態度絕非只是一種睡眠的工具,而是將其上升到美學、心理,甚至哲學的層面,中國的床文化,也因此變得更為厚重而耐人尋味!
中式床榻,廣泛吸取了多種工藝美術技法,設計巧妙、用材厚重、雕刻繁縟、裝飾精美,造型變化多端,既有極簡的純粹,又有繁複的誇張,形成了獨特的中式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極高的美學價值。
中國的床,美在材質,它以紫檀、黃花梨、櫸木、樟木等為原料,榫卯精密,堅固牢實,幾百年流傳至今,仍有使用價值。
黃楊木
民國 紅木嵌黃楊花卉人物架子床
黃花梨木
清 黃花梨鏤雕螭龍紋月洞門罩式架子床
紫檀木
紫檀月洞門架子床
櫸木
清中期 紅漆櫸木六柱式架子床
雞翅木
清嘉慶 雞翅木嵌黃楊架子床
榆木
清 榆木螭龍紋羅漢床
酸枝木
民國 酸枝芭蕉葉鑲理石杠床
按造型分,中式床大抵有四種,即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
榻
中國自古就有榻,多指比床窄而小些的四周沒有圍欄的臥具。在榻中最為秀美、最引人遐思的便是「貴妃榻」,又名「美人榻」。
貴妃榻
「貴妃榻」從名字聽來就覺得香艷,它不僅給人一種嫵媚嬌俏的幻想,又以其靈動的美,引誘著人們對於「她」的嚮往,它如一幅畫,那般勾人心魄:「待字閨中的姑娘放下手中的書卷,軟軟地偎依在貴妃榻上,牆上掛麵雕刻的戲文人物都叫她發獃,內心的悸動如一汪柔水滑入心田……」
作為古代女子小憩用的榻,「貴妃榻」榻面較為狹小,可坐可躺,製作精緻,形態優美。明清貴妃榻精細打磨的技法可謂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圍欄、扶手、榻腿上爬滿了繁複的雕花兒,每個細節的設計更是精益求精。
紅木貴妃榻
有的貴妃榻為單翹頭、尾部上卷設計,瑞草卷珠外翻球式直腿,透雕牙條採用拐子紋卷草圖案,圍欄的二龍戲珠穿雲噴水透雕圖案最為醒目,它鮮明體現了清式家具的恢宏氣派。
還有的貴妃榻則為雙翹頭設計,頭部稍高,插肩直腿,側面有管腳帳,中部牙條是透雕拐紋、牙頭以浮雕相稱,圍欄為屏風式透雕拐紋,榻面紋理介於按摩面和平面之間,製作工藝明示了它的珍貴。
清 酸枝鑲石板貴妃床
羅漢床
簡練的設計和自然質樸的木材紋理,是羅漢床最大的魅力。剛勁的腿足、優美的弧度、爽利硬朗卻絕不笨拙生硬的線條,使羅漢床成了文人雅士們的心頭最愛。
明清兩代的廳堂,常以羅漢床為中心,是最為尊崇的私享領地,羅漢床較之交椅,更為閒適隨意,獨處、宴樂兩相宜。
紫檀嵌畫琺琅彩描金瓷板畫山水羅漢床
羅漢床,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攢接而成,也有用三塊整板做成。羅漢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羅漢床可供坐臥,作用相當於現在的沙發。
古人一般都把羅漢床陳設於廳堂待客,中間放置一幾,兩邊鋪設坐墊,典雅氣派,形態莊重,十分考究。
紅木鑲大理石羅漢床
紅木嵌螺鈿理石羅漢床
架子床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頂有架,故名架子床。這種床一般四根立柱,床面兩側和後面半月有圍欄。
紅木合美萬代紋馬蹄腿架子床
黃花梨架子床
架子床的大多三面設矮圍子,正中無圍,便於上下,四角有立柱,上承床頂,頂蓋四周裝楣板,床面兩側和後備裝有圍欄。
紅木鑲紫檀木寧式架子床
紅木竹節架子床
架子床的圍欄常用小木塊作榫拼接成各式幾何圖樣,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兩根立柱,兩邊各裝方形欄板一塊。正中是上床的門戶。床屜分兩層,用棕繩和藤皮編織而成,下層為棕屜,上層為藤蓆,棕屜起保護藤度和輔助藤蓆承重的作用。
紅木嵌黃楊象骨玻璃畫架子床
黃花梨鏤雕螭龍紋月洞門罩式架子床
拔步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體型最大的一種床,舊式大床,前面有碧紗廚及踏步。床下有一木製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並鑲以木製圍欄,使床前形成一個淺廊,中間為床的門戶,兩側可放置小型家具及雜物。
雕龍拔步床
拔步床,造型奇特,體積龐大,結構複雜,就如同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台上一樣,平台前沿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四角立柱大都鑲以木製圍欄。有甚者更是在兩邊安上了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迴廊,廊中置一腳踏,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燈盞等。
千工滿雕拔步床
櫸木黑漆攢海棠花拔步床
拔步床的廊子兩頭常常被用來放置箱櫃之類的小家具,圍欄有門有窗格平頂板挑出,下飾吉祥雕刻物。
清中期 櫸木雕龍拔步床
清中期 楠木攢燈籠錦拔步床
拔步床雖在室內使用,卻很像一幢獨立的小屋子,就像古代建築一樣,至於工藝,通常都採用木質髹漆彩繪,因而顯得金碧輝煌!
一張床就像是一本書,每張都包含著一個故事,細觀床上的雕刻,就如同欣賞一幅幅神秘而恢宏的歷史畫卷,讓人驚嘆不已。中國人賦予床的風景與祝願,使得中式床,變得是如此與眾不同,看著最美、也睡得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