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收官,戴抹額的姑姑仍是十六年前的神仙姑姑

2019-08-21     珠寶玉之窗

大家好,歡迎來到《珠寶玉之窗》,珠寶玉石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卻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精緻起來。所以,就讓我們透過《珠寶玉之窗》,一起來了解珠寶玉的時尚世界吧!

《陳情令》收官了,不論大家喜歡或者不喜歡,它收官了。今天說它也不是為了說它的劇情,而是想說說裡面藍翼的扮演者——李若彤。當初她參演的消息一出,尤其是定妝照出來的時候,很多網友都忍不住感嘆,姑姑真的老了。但是看了劇集,看到裡面的李若彤,還是忍不住想起十六年前的那部《神鵰俠侶》,想起那像神仙一樣的姑姑。

其實,《陳情令》里姑姑的扮相也是很美的,淺藍色的衣服,加上藍家標誌性的抹額,還有一隻發簪,李若彤在裡面的裝束也是簡約而精細的。而我覺得她一直很適合這樣的裝束,這樣的裝束和她的氣質很契合。

當然我們今天文章要講的首飾就是這個抹額,畢竟咱是珠寶號,還是得有個要說的主題的。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就是女人包在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屬於我們中國的一個很古老和傳統服飾裝配,在明代較盛行。在明代,當時的女人不分尊卑,不論主僕,額間常系有這種飾物。

到了清代的時候,貴族婦女和百姓人家都流行這種服飾,我們在在戲曲和影視劇中也經常能看到抹額的裝束。那這裡就要提到《紅樓夢》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紅樓夢》里的抹額也是相當經典的,在劇里,寧榮二府的老夫人和少奶奶們都有各種不同材質的抹額,比如王熙鳳的「攢珠勒子」。再比如寶玉那個頗為華貴的「二龍搶珠金抹額」。相比之下,可能李若彤的這個抹額就有些偏現代感一些,紅樓夢裡的那些抹額就更加的考究了。

不過,這裡要說句心裡話,不同的劇情背景,抹額的造型設計不一樣,而且,看過原著的朋友也都知道了,這抹額對於藍家人是很標誌性的裝束,可以說,抹額在人在,抹額毀人亡。藍氏先祖曾留言,非命定之人不可摘,在傾心人面前可不必規束!也就是說除了自己只有命定之人才能摘下來,所以說,陳情令里的抹額已經不僅僅是裝束了。因此,紅樓夢的抹額更有那個朝代的考究和歷史韻味,而陳情令里的抹額更偏向於劇情背景,兩個各有偏向和意義。

說完了抹額,要回頭說姑姑了,其實說起93版的《神鵰俠侶》到今年剛好十六年了。不由得想起姑姑當年跟過兒的十六年之約,而如今李若彤再演古裝劇,雖然十六年過去了,姑姑真的老了。但仍舊覺得,姑姑的那個氣質仍舊一點未變,姑姑還是十六面前那個神仙一般的姑姑。

最後這張圖一定要放出來,好不容易找到的,覺得這就是姑姑本姑,和過兒本過了!好了,題外話不能再多了,不然就太跑偏,影響文章的主題了。所以,朋友們,你們喜歡陳情令的抹額,還是紅樓夢的抹額?或者跟我一樣,看著李若彤的藍翼,忍不住懷念十六面前神仙般的姑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LP0uGwBJleJMoPMAn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