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以此為窗,與您共賞天下珠寶,見文好,我們是《珠寶玉之窗》!
今天還是分享古代的金簪,這一次的金簪真的可謂巧奪天工。以前我看古代的那些蝴蝶簪子,黃金鳳釵,嵌寶石珠釵等,已經覺得美得妙不可言,那天看到了在簪上做閣樓的簪子,我再一次對古代的工藝驚到嘆服。
把最好最清晰的這張圖放在開頭,朋友們不要覺得它是一個雕塑或者擺件之類的,不是。就像上面寫的,它是現藏於江西博物館的閣樓金簪,沒錯,它就是一支金簪,圖片里就是金簪的簪頭。
如圖,小小的簪身上,不僅用金絲做出了亭台樓閣,還是兩層的。閣樓構造精美考究,圍欄門窗栩栩如生,琉璃瓦頂層層疊疊,閣樓內更還有人物矗立,仿佛就是一座真的樓房,人聲裊裊,煙火環繞!
再看這閣樓金簪的整體圖,是一對。整體一看,更加覺得前人的手怕是點了金,開了光,開了掛,我已經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做出這樣簪子的匠人,有怎樣的一雙驚天地泣鬼神的巧手。
這樣的金簪,別說讓我做了,我能把圖照著畫出來,能畫出來跟它一樣好看都不太可能。如此立體,精雕細琢,越看越有韻味,越看越不由得想,當年的古人是不是也曾住在這樣的精美閣樓里,閒話家常,笑談風月。
除了上面那樣的閣樓金簪,還有這種款式的金簪,雖然層數少了,但多了花草環繞,又是另一番風景。那精美到猶如畫中的琉璃金瓦,花草蜿蜒的外廊,好似輕輕動動鼻翼就能真的聞到一片鳥語花香一般。
不禁遙想當年是什麼樣的美人才戴上了這樣精美絕倫的閣樓金簪,是否也是一位閣樓之上,羽衫霓裳,黛眉朱唇,青絲如雲,讓人驚嘆於世間竟有如此美麗的存在的女子。
我們再看一支又有些不一樣的閣樓金簪,這隻金簪跟前兩支比,人物明顯更多。小小的一個簪頭裡的各色人物各盡姿態,一眼看去,仿佛能看到一處繁華,一方人家,一段歲月。可謂一句,看的是兩尺金簪,品到的卻是百味人生啊!
而根據翻找到的資料,這樣的金簪都是用薄如蟬翼的金箔片,和細如髮絲的金線一點一點製作出來的。無法想像那時的匠人是如何把這些「如此脆弱」的材料,變成了這樣驚艷絕世的金簪。我只嘆這樣的工藝如今只怕再也見不到,真的可嘆,真的可惜。
我還找到了這張博物館根據資料模擬出來的,以前戴這樣的閣樓金簪的一個圖片。如圖,上面第三張圖的簪子是戴在最頂上的三座閣樓並排的是戴在髮髻的後面,最精美的單獨的那只是戴在當中,其他成對的戴在兩側,每一隻簪子的佩戴處是各有其位的。
身邊朋友看到我這些圖的時候曾調侃了一句,都說現在人手上戴著一套房什麼的。現在看看這些閣樓金簪,還是以前的人土豪,我們戴一套房,前人是戴了幾棟樓在頭上,從審美到土豪程度,被妥妥地秒殺了……
那朋友們覺得這些閣樓金簪如何,是不是也被驚艷到無法用言語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