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的股票歷史最低價,歷史最高價分別是多少?你還在繼續嗎?

2019-08-05     股市交易員思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相信任何一位經歷過6124點股災的投資者對這句調侃性打油詩耳熟能詳。可以說,這句打油詩非常貼切地表達了當年藍籌行情巔峰時213萬股東追高中國石油股票而被深度套牢巨幅虧損時撕心裂肺的痛感。同時,因股價漲停而引發的「中石油效應」同樣是投資者頗為忌憚的「魔咒」。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當股東數量從213萬戶下降到53萬戶時,中石油似乎也慢慢地淡出了投資者的視野。

中國石油2007年11月5日上市,發行價16.70元,發行市盈率22.44倍,中石油上市之際正是A股牛市之際,加上中國石油頂著亞洲最賺錢 公司光環,上市以後,得到資金追捧,高開於48.60元,差不多上漲3倍,瞬間炒高到最高價達到48.62元,就一路下跌,收盤價是43.96元,與最高價相差4.66元,相當於發行價的30%不到一點,不算股息率因素,目前就是最低價6.64元(未復權),中國石油目前市盈率是29.8倍。

16.70元發行價對應市盈率是22.44倍,股價6.64元對應市盈率是29.8倍,可見中國石油經過十幾年賺錢能力沒有提升,反而賺錢盈利能力下降,盈利下滑,股價自然下跌。

中國石油股價下跌也與當初市場太瘋狂有關,一家超級大盤股股價炒到48元,相當於67倍市盈率,這是何等的瘋狂。瘋狂之下,投資者就會付出瘋狂的代價。

然而,正當中石油淡出投資者視野之際,上游新聞證券頻道卻發現,這家公司股票的價格,已悄悄跌破了長達11年的整理平台,距離歷史新低已不足1個跌停板。那麼,砸破長期平台後的中石油會再創新低嗎?一旦中石油再創新低,會給A股市場帶來災難嗎?今天,咱們不妨來看看中石油的潮起潮落和對股市的影響。

中石油股價逼近歷史新低

打開中國石油「前復權價」的K線圖,我們看到,該股上市首日即為最高價45.94元,隨即狂跌10個多月,至2008年9月18日低見7.22元,區間跌幅高達84.28%。

此後,中石油出現了第一輪「中興」,股價築底後強勁反彈到2009年7月24日的14.30元,收復了發行價(前復權價計算),區間漲幅達到了98.06%,創1年新高。

不過,收復發行價當天也是該股見頂的時間節點,之後中石油股價陷入了長期陰霾,除了2010年四季度有過短暫的脈衝外,其餘時間一直是綿綿陰跌,並於2013年6月再度殺跌,至6月25日見到了6.04元長期底部,區間跌幅57.76%。

之後,中石油開啟了第二輪「中興」——先是低位整理長達17個月,後於2014年11月中下旬展開了一段猛烈的攻勢,直到2015年4月28日高見14.81元——半年時間漲幅108%,股價突破了2009年7月22日的最高價,創出了7年新高。

但好景不長,強大的拋盤,讓中石油股價僅用9個月時間就被打回了原形。2016年1月27日,中石油股價低見6.60元,區間跌幅55.44%。

這時,藍籌行情拉開了序幕,中石油亦不例外開啟了第三輪「中興」。經過三起兩落,股價漲到了2018年1月25日的9.34元。往後9個月時間,該股快速跌到6.99元後又快速拉到9.25元,成為2018年前三季度弱勢行情下的避風港。

可是,當A股市場逐漸企穩,眾多藍籌震盪回升之際,中石油的股價卻踏上了漫漫陰跌路。2019年5月7日,中石油砸破了2008年9月18日的最低價7.22元,宣告長達11年的整理平台徹底告破。2019年7月12日,中石油最低6.64元,創3.5年來的新低;報收於6.67元,若扣除本周三最低的6.66元收盤價,則創出6年來的最低收盤價記錄。也就是說,中石油距離6.04元歷史新低,已不足一個跌停板。

警惕中石油再創新低

A股的中石油自4月23日的最高價7.77元見短期頂部之後,便一路下行,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跌幅將近20%,這對於最近幾年中石油的股價表現來說是不多見的,單邊下跌,而且市值馬上要跌破1萬億整數大關,而隨著全球央行紛紛降息,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半年石油的需求量可能會越來越小,中石油的股價可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中石油上市首日的48.62元卻成了歷史最高價格,之後一路震盪下滑。李大白的一句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隨著中石油股價在2008月10月28日股價跌到9.71元止跌企穩,迎來了弱勢反彈。

上市一年時間中石油就已經從歷史高點48.62元跌到9.71元,一口氣跌幅高達80%,持有最賺錢的中石油股票已經深套動彈不得了;隨後在接下來的11年時間裡面,中石油總體都是震盪為主,截止2019年8月2日收盤,中石油收盤為6.33,當天最低跌到6.31元,意思就是6.31元已經成為中國石油上市以來歷史最低價。

綜合以上可以得知,中國石油歷史最高點與最低點真是巧合嗎?上市的那天2007年11月5日見到歷史最高點48.62元;截止昨日2019年8月2日中石油剛好又是出現歷史最低點6.31元;中石油已經整整上市12年時間,歷史最高點就是起點,歷史最低點就是末點,12年時間仿佛做了一場長久的噩夢,截止當天依舊還虧損87%,欲哭無淚。

中石油上市12年時間,問問持股者的感受與辛酸,只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A股存在價值投資嗎?

部分投資者對於A股存在一些誤解,導致一些奇怪的邏輯出現。因為A股投機盛行,所以沒有價值投資。我認為這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且成熟的市場也是投資與投機並行。價值投資無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與市場無直接關係,關乎國家經濟或個股質地。

個人對於投機一直秉持著開放的態度,投機是維持市場運行的必要條件。若市場只有投資沒有投機,市場將失去流動性、股價失去波動性;若市場只有投機沒有投資,市場將失去基本效用,市場和賭場就沒有區別。因此,成熟的市場是需要兩種投資形式並存的。

既然市場投資與投機是同時存在的,那麼價值投資在這個市場就一定適用,而投資者的誤區在哪?

一、A股只有投機沒有投資

A股確實有很多標的,漲的莫名其妙,跌的驚心動魄,這是遊資炒作的結果。但並不能因此而斷定,這個市場就沒有適合投資的標的。

價值投資是投資那些符合價值標準的標的,並非需要整個市場都符合你的價值標準,只要有標的達到標準,市場就存在價值投資,哪怕整個市場只有一隻符合標準。

股票市場也不是永遠存在能夠進行價值投資的標的,就算大家公認適合價值投資的美國,在泡沫較高的階段,也無法找到價值標的。不要因為無知而被輿論所誤導。

二、價值投資並非必須投資優秀的企業

有人說國外的價值投資都是投資那些偉大的企業,我國能被視作偉大企業的標的很少。國外將價值投資進行了大類的區分,分為價值型和成長型,價值型的企業現階段一定是被低估,市場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投資於價值回歸預期;成長型現階段的各方面指標可能並不理想,但是有較強的未來利潤流產生,投資收益增長預期。同樣是投資預期,但是預期方向是不同的,所以不要對於價值投資一概而論,並不一定非要投資偉大的企業,如果能夠投資當然更好。

早期巴菲特的「撿煙蒂」方式被驗證是有效的,這種方式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方式融入了費雪及芒格的理念後,投資那些優秀成長性企業,但並不適合所有的投資者。

三、被市場極度認可的投資不是價值投資

很多投資者投資了市場極度認可的價值標的,結果虧的很慘。這是因為市場認可的投資,也許並沒有真實的投資價值。並非這些企業不夠好,而是這些企業的好已經被整個市場知道,而這種好已經在股價中進行了體現,股票不再符合價值標準。優秀的逆向投資者,絕不會在這一類標的中進行選擇,只有購買到廉價的股票,才能有效的鎖定利潤。

四、篤信單一指標失敗後的抱怨

進行價值分析的指標很多,PE、PB、股息率、利潤率等,但如果投資者只篤信其中某一指標,我敢擔保會虧的很慘。愛因斯坦說過,「科學理論應該儘可能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單」。過於簡單的東西,其有效性肯定會打折扣。最重要的是,任何一種指標都無法全面的分析企業優劣,因此綜合考慮才能得到有效的結論。由於自己的無知,而抱怨市場無效,可笑。

逐條分析之後,A股是否適合價值投資顯而易見。個人認為,市場上有很多標的符合價值標準,且還未被市場發覺,被熱炒的「漂亮50」當然不在考慮之列。


現在以股票交易為職業的人,基本上每天都會進行復盤的工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行情發生變化的時候及時的做出反應,抓住市場機會的同時,控制好交易的風險。股市中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從一遍又一遍的復盤開始的。那麼對於職業炒股的人來說,每天需要進行的復盤工作又有哪些呢?

1、當天的數據整理以及分析,股市每天的行情走勢都會創造出大量的市場數據,比如每天的市場成交額,領漲板塊,板塊熱點,龍虎榜,北上資金流入流出等。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讓你感受到市場的情緒,對當天的市場變化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有助於對未來行情的把控。

2、閱讀市場上新聞以及關注的個股公告,看看最近有什麼新的消息,有哪些消息會影響股價的走勢,然後挑選出個股重點關注。另外,跟蹤研究自己股票池裡的個股情況了,包括股票的基本面變化,業績預期、公告事項等。只要這樣才能拿捏住個股的機會,比如某隻股票前一天有出個利好,或者某個行業有出政策性的利好,第二天基本上都會上漲多少個點,或者整個板塊有多少股票漲停,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但是常年復盤下來可以總結出其中的機率。

3、跟蹤技術面的變化情況,每天的行情都會讓個股的技術指標產生變化,要麼按投資者預想的軌跡走,要麼走出不一樣的行情。雖然好多技術指標參數都是之後的,但是總能反映出股價走勢,對在預期範圍內的指標變化做好監控,同時對超出自己預期的價格變化制定防範策略,也是每天復盤的必要工作之一。

4、對持有個股當天的變化情況做好分析,如果當天股票下跌幅度比較大,那麼應該重點關注基本面是否變壞了,買入持有的邏輯支撐是否還是存在的。下跌是利空性導致的,還是情緒性殺跌導致的,如果是利空性下跌,那麼就得計劃離場;如果情緒性殺跌,一般是可以控制倉位開倉了,一般都能夠獲取超額收益。對於價格波動劇烈的股票,要做好第二天的操盤計劃,等到第二天按照計劃去執行,減少盤中隨機交易行為。

證券市場上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公開的,所以其可信度也不是絕對的,有的是莊家來誘騙散戶的假消息,如果不多加註意的話可能吃大虧。只有堅持每天的復盤工作,才能對資訊的過來和市場的變化,有相應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不會導致盤中被誘騙做出錯誤的操作。

復盤市場本身

這個內容是最重要的,狹義的復盤就是指這個內容。跟我學炒股把這個做下歸類:

(1)漲停復盤。所有漲停的股票,都必須分析它漲停的原因,查看公司的基本面。

(2)跌停復盤。所有跌停的股票,也都必須分析它跌停的原因,查看公司的基本面。

(3)異動復盤。雖然沒有漲停或者跌停,但對於好的復盤手,一點要復盤以下股票:振幅前後各三十名的股票,換手率前後各三十名的股票,成儘量前後各三十名的股票,成交金額前後各三十名的股票,量比前後各三十名的股票,以上股都要查處它的信息面的變動。(注,所謂各三十名,是說最前的三十名,和倒數的三十名,比如,換手率最大的前三十名和換手率最小的前三十名)

(4)傳聞復盤。所謂的傳聞復盤,就是針對市場上每一個傳聞,都要查清楚它的原因,看看傳聞是真的還是假的,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傳聞是假的,不要覺得就萬事大吉,有很多假傳聞比真的傳聞對市場價格影響還大,關鍵是要分析清楚傳聞有可能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5)持股復盤。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把自己持倉的股票,認真的分析下新的信息面的變化。

(6)技術復盤。技術復盤就是用自己的交易體系,反覆模擬下市場將來的走勢,以及市場為什麼走出目前的走勢。

7、外盤復盤

A股受外盤影響越來越大,必須高度重視外盤,特別是美國股市對我們的影響。A股中的很多概念是跟著美股炒作的,比如特斯拉,比如蘋果,比如網際網路,比如精準醫療。

每天八點前,要養成把外盤看一遍的習慣,特別是要認真的看一看美國股市有什麼新的情況和變化。

8、關鍵價格走勢

關鍵價格走勢主要是指期貨價格和一些特殊的價格,具體包括:石油、黃金、白銀、鋅、銅、鐵礦石、煤炭、稀土、大豆、白糖、維生素、中藥材、波羅的海貨運指數、美元、歐元、澳元、多晶矽、鋰,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價格有的有獨立走勢,只受國內因素影響,但大多數受到海外期貨影響,所以,必須高度關注夜盤的情況。

9、研究報告

如果有時間,儘量閱讀一些好的研究報告,特別是中金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的。如果每天堅持讀10—20篇研究報告,對了解基本面非常有用。

10、復盤你自己

復盤你自己是最重要的,復盤時:

要高度關注自己的交易模式是否還適合當下的市場;

要高度留意一些股票符合自己的買點時自己是否買了;

特別是要審問自己是否嚴格執行自己的交易計劃;

自己的手是否犯賤買了計劃外的股票;

是否內心經常患得患失,是否衝動魯莽,是否心血來潮。


在股市,如何才能賺到大錢?

在用真金白銀得到血淚教訓後,我曾總結,以下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有眼光看得准;

有膽量下重注;

有耐心守得住。

一、有眼光看得准

股市投資,很多人都曾看對過公司,也買對過股票。

其實,只要學一點投資知識、財務知識、商業知識,普通投資者就能識別何為好公司、何為差公司!

比如,市場公認的白馬股格力、茅台、平安、招商等等,盈利能力很強,發展前景也很好,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好公司。

當然,也有很多人想抓黑馬、想抓十倍股,去追逐熱點題材、去買風口上的股票,反而落入陷阱、踩上地雷。

二、有膽量下重注

看對公司,要想賺大錢,必須下重注。

如果只買一點點,就算賺好幾倍,也對解決我們人生問題起不到大的作用。

曾經有一個段子:一個人買了一支股票,賺了100倍,但卻鬱悶得想死,因為只買了100股。

下重注,這一點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君不見,股市中炒股,很多人往往一把梭,滿倉押寶。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敢進入資本市場,也有很多人進入資本市場後只敢買一點點,他們看到了進入資本市場的危險,卻看不到不進入資本市場的危險。

三、有耐心守得住

很多人有眼光看得對公司,也有膽量下重注,但卻沒有守得住好公司!

我在之前的文章《投資的「悟」與「捂」》中指出:在股市投資要想賺錢必須過「悟」和「捂」這2關;

我在之前的文章《如何捂住好公司?》中指出:成功捂住一個好公司並不容易,既要解決投資認知的問題,也要克服人性的弱點。

這兩篇文章得到網友們的熱烈反映。我在回復網友的討論時也指出:實際上,很多人明知格力、茅台、招商、平安、恆大這些公司是好公司,就是捂不住。

為什麼守不住好公司?

因為人性喜新厭舊。也許好主意還沒見效,你就已經棄之如敝履。

因為攀比的心理在作祟。一山望著一山高,只要今天手中的股票漲不過別人家的股票,就覺得浪費了行情、錯過了賺錢,恨不得立馬換股。

因為總想著賺快錢,而股市誘惑又多多。市場上那麼多漲得快、漲得多的股票,幹嗎要死守著這個漲得慢、漲得少的所謂好公司呀?

因為好公司總是被市場研究得那麼透徹,肯定賺不到超額收益呀!

因為公司的利空消息將改變你的觀點,你不知不覺中已經不再看好這家企業了。

因為股價長期的低迷不振將動搖你的持股信心,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你會質疑堅持這麼久到底值不值得?

因為不想承受暫時的虧損或是市值回撤,一旦股價有所波動、有所下跌,就趕緊獲利了結或是止損賣出。

因為並不想與企業風雨同舟,一旦企業業績不達預期或是有所波動,就要另覓高枝。

……

這世上,最難的就是堅持。

長期持有一個好公司是那麼地單調、枯燥,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讓你放棄。

世界多麼美好,我為什麼這麼無聊,要傻傻地守住這個公司?

因為沒眼光,所以看不上好公司;

因為沒膽量,所以不敢下重注;

因為守不住,所以賺不到大收益。

就算有眼光看對了好公司,但如果沒膽量下重注,只敢買一點點,就算賺了好幾倍,其實也賺不到大錢:

比如2017年初我買恆大,一年漲4倍,但我只買了不到20%倉位;

比如2018年底我買融創,8個月翻一倍,但我只買了1.18%倉位。

就算有眼光看對了好公司,也有膽量下重注,但只賺了20%就跑人,對解決我們人生問題也沒大的作用:

比如2006年夏天我買萬科,賺了一點就想搞波段操作,結果錯過那輪牛市裡萬科近10倍的行情。

既要有眼光看得准,也得有膽量下重注,還得有耐心守得住,只有如此,才能賺到大錢:

我自2009年買入格力後,這十年來持續買入,雖在2015年股災中有減倉,但在2016年初融斷股災後又果斷加倉,一路持有,由此在格力上賺到10多倍的收益,僅此一役的收益便超過我一輩子的工資。

總之,股市投資,賺大錢三要素,缺一不可:

有眼光看得准;

有膽量下重注;

有耐心守得住。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盈利方法,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交易員思維(idn0217), 掌握龍頭戰法模式,強勢股操盤方法,交易系統等,每天乾貨不斷,學會輕鬆馳騁股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BTRYmwBUcHTFCnfJE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