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大連支援武漢醫療隊第二、第三批隊員即將乘坐包機返連
回家!一個都不少!(點擊連結看他們的回家路線)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是目前武漢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點醫院之一,這裡也是大連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18名隊員的「戰場」,新冠病毒的猙獰面目,在這裡展現得尤為徹底。
回想起在「紅區」的50多個晝夜,身為隊長的龔平收穫過感動,承受過壓力,也感受了與隊友們一起奮鬥的熱血……
死亡、生命與希望,是這裡的關鍵詞
「我們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這是龔平隊長介紹自己在武漢工作時說的第一句話。在他所在的遼寧省援鄂危重症醫療隊,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第3和4病區的80張床。
看外表,這裡根本不像戰場,只有深入才能看到人與病魔戰鬥的真相,回憶起初剛到病區的那段日子,龔平用「嚴峻」來形容。
「 剛來的時候疫情很嚴峻,重症患者特別多,ICU病房是邊改造邊收治。記得2月9日當天,我們兩個病區就收治了29名重症患者。」
在從事重症工作的18年里,「死亡」對於他並不陌生,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生離死別,很多時候還是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 我有位患者才51歲,知道我們工作辛苦,從來不主動要求我們做什麼,怕給我們添麻煩。那天,交班前我還和他嘮嗑,但隔天我接班,同事告訴我,他那天晚上突然走了……」
說到這裡,龔平數度哽咽,在ICU這個方寸之間,絕望和希望並存,有的人離開了,也有人迎來了希望。
「 我有一名27歲的藥劑師患者,來的時候特別重,她還傳染了自己的家人。當時她的情緒特別不穩定,經過我們的治療和開導,她的情況一步步轉好。當我通知她核酸檢測為陰性時,她高興得跳了起來。這一刻,我們都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一個多月下來,在ICU病房裡的重症病人少了不少,大多數已經處於康復階段。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病房裡也有了歡聲笑語。
平凡而又不凡
大連第二批支援武漢隊員的新聞報道很少,這是一群離死亡最近,但是卻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的醫護。
「 在危重症工作,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想很多,隊員們最多的想法就是回去睡覺。」
疫情下的父女溫情
這次來武漢抗疫,龔平不僅收穫了患者的認可,同時也重拾了與女兒的關係。由於平時工作很忙,龔平與自己上初中的女兒缺乏交流,關係不免有些疏遠。沒有想到他的這次逆行,成為了女兒心中最偉大父親,當看到女兒為他畫的畫像時,這位自稱「不稱職」的父親又紅了眼眶。
「
現實的生活,往往讓我們忽略了生命的脆弱,忽略了活著的幸福,經歷了一場疫情,會發現生與死,其實只隔了一扇窗。珍惜當下的每一天,親情、愛情、友情,讓生命才顯得彌足的珍貴。
」
武漢走出了「至暗時刻」
逐漸恢復了煙火氣
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
撕裂了暗夜 點亮了人間煙火
重啟美好生活的序幕
文字:蓮鈺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