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走到三十八歲,看起了老了點,不過,金像獎始終是金像獎,怎麼看都是迷人的,只是不如它極年輕的時候那樣處處都可見到天才的影子。
最天才的金像獎是那一屆?當然是1990年哥哥張國榮衛冕影帝,劉嘉玲張曼玉同時獲得提名,還未戴墨鏡王家衛香港電影帶來了一部前所未見,顛覆到底,文藝至死,完全無視資本和市場的「神仙打架」之作《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準確來說是一句寓言,以散文的形式搞完了一部電影,後來因為陣容,美術,以及各類傳聞,創造了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難以複製的傳奇。
他亦寫就了哥哥的自傳和香港電影最迷人的時光。
這部電影讓哥哥張國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封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榮譽之外,這部《阿飛正傳》的傳說傳聞才是這部電影最讓影迷津津樂道的寶藏。
在音樂上奉行「拿來主義」,將小眾又特別的外國音樂整成罐頭音樂(罐頭音樂(Production Music)又名版權音樂,製作音樂,就是已經做好的音樂,且有版權保護不能隨便流傳,只做商業的用途,一般在外面買不到,在網上一般也是很難下載到的。這些音樂以純音樂為主)。
Jungle Drums張國榮 - 戲魅
在《阿飛正傳》里,不管是一開頭鏡頭穿梭綠色樹蔭的經典瞬。
還是哥哥對鏡獨舞的性感。
以及結尾梁朝偉驚世絕艷的一分鐘,它的配樂都來自古巴音樂家Xavier Cugat 的作品。
他是公認的拉丁舞曲大師,對探戈﹑恰恰﹑曼波及倫巴一類的拉丁音樂有很大的推動,尤其是倫巴,並在樂界享有「倫巴之王」之美譽。
《阿飛正傳 》如此詩情畫意,那貴族氣韻與雅痞風情合二為一的妖冶迷情,Xavier Cugat 的倫巴洽洽功不可沒。
王家衛對拉丁情人的迷戀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到《花樣年華》玩到極致。
從Xavier Cugat到Nathaniel Adams Coles對於音樂的120分審美使得王家衛的影像顛倒眾生,帶著特殊強調美得很不一樣。
除了音樂是神來之筆,這部《阿飛正傳》無處不精緻,用九十年代美學完美還原六零年代的高級美術設計和布置,讓《阿飛正傳》成為了香港電影工作者的教科書。
著名導演許鞍華就在書里坦白說道自己在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傾城之戀》上的失敗。原因是她在美術方面刻板現實,造成了審美代溝。
而王家衛和張叔平則非常聰明地運用老式電扇,老款手邊和類似於六十年代實際上時髦登樣的襯衫給觀眾營造出視覺上的「太虛幻境」, 讓人沉迷且信服。
虛化故事,強化對白,借著光影玩美寫詩。
香港某個炎熱潮濕的午後,在一個小房間,有個男人慵懶地躺在床上,劃火柴,抽煙,皺著眉頭,喃喃自語。
他起身打開唱機,對著鏡子獨舞,整段舞蹈性感,寂寞,充滿著疏離感。
沒人知道這個男人在想什麼,只看得出他自戀,孤獨,然後愛上他。
這場愛開始得莫名其妙,異常蠱惑卻讓人一往而深。
因為他是有辦法把所有事以美麗一貫處置的張國榮。
散漫至此,還能這般美麗得驚人,除了手中握著一大票魅力巨星的王家衛和雌雄同體最為風情萬種的張國榮,無人再敢如此肆意妖嬈,邪魅狂狷。
儘管這部電影拍得神神叨叨,以極度的文學化,走向了文藝片的極致。悶壞了觀眾,氣病了投資人鄧光榮,刻他依然以瀰漫著夢囈的隨性,青春荷爾蒙的自由和詩歌珍貴如金的少年感為華語電影之最。
這是王家衛電影持靚行兇的華麗開端。
香港電影最有魅力的一代巨星們陪著他齊聚皇后餐廳,做飛仔,舞女,小混混。各自貢獻著最美好的肉體,最絕色的容顏以及金光閃閃的演技。
明星多,花絮亦動人。關於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的趣聞多年以後仍然讓影迷津津樂道。
在這裡,最年輕的張曼玉和梁朝偉同住九龍二人世界,張曼玉陪著梁朝偉NG了二十幾次,只為吃一個梨。
這番情誼為日後十幾二十年仍在曖昧纏綿到底都情濃得化不開的《花樣年華》埋下了伏筆。
多年之後的一個訪問,偉仔說起這段還是會感動到眼濕濕。
被人小覷多年的劉嘉玲,在這部電影里愈是瘋癲愈是sexy,如此豁出去的她讓張曼玉都要敬她三分。
她飾演的露露敢愛敢恨,愛一個人可以愛到死。1990年25歲的嘉玲貢獻出了她至今最自然最誘人的一次表演:抱著哥哥哼唱白光,盡顯尤物本色;閣樓間用飛吻媚眼看得學友目瞪口呆,不能自持。
那一年志在拿影后的她卻在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和張曼玉一起輸給了主演《表姐,你好野》的鄭裕玲。
而那次合體頒獎的周潤發和林青霞在台上插混打科,輕鬆說笑,亦成為了金像獎永恆的瞬間。
還有在片中戲份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的劉德華和張學友,青澀自然到不像我們後來認識的他們。
為了這套戲,最怕老鼠的劉德華被王家衛關在九龍一間老鼠最多的屋子裡多日,最後戲還吃了王家衛的剪刀。
氣得向來最捱得的華仔不想再和王家衛合作,於是,他和王家衛的緣分始於《旺角卡門》終於這部《阿飛正傳》。
作為C位的哥哥張國榮一開始就被要求減肥,因為王家衛不能接受當時在加拿大休息稍微有些圓滾滾的張國榮。
拍戲過程裡面又是打人又是跳火車,可以說非常折磨人了。
個個巨星改頭換面,在王家衛式的的愛恨情仇里被折磨得阿媽都不認得,
除了美色,大夥往細了看,這部電影最讓我們驚嘆的是,王家衛的不走尋常路其實就是在美術和布景方面窮奢極侈,精於計算,但一遇到感情只說大實話,一句哄人的甜言蜜語都懶得去說。
誰沒有像旭仔那樣因為寂寞去玩弄感情,誰沒有像蘇麗珍那般為一個人痴心難過,想和他在一起卻不敢給他說。
誰沒有像劉德華演的那位巡警一樣去好心關心一個人,其實是想和人家交往不敢說,誰沒有像露露那樣面對一個愛自己的,和自己愛的人不知所錯,在一個雨天大哭呢?
雖說是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人的經歷和心境,其實生活在現在的我們誰不會這樣呢?
一串鏡頭 ,一段回憶,兩句台詞,一個道理。
掛鐘,一男一女,一句話,再加上曖昧的空氣和纏綿的眼神,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鐘,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 」
轉身,微笑,凝望,那一分鐘她愛上了他。從一分鐘到兩分鐘再到一個晚上,時間過了界限,她離開了他。
還是雨天,她哭泣,失意,不知所措,這樣持續了幾天,她見他一面之後終於退出了他的生活,「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分鐘,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
一次偶然,一場戲,有人不在意,有人當了真,
這場戲裡她愛他,他愛另一個她,又有另一個他在愛她。
當戲落幕,主角已傷,配角已倦,除了哭泣,已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拚命去愛,愛到最後,已經分不清自己愛的到底是什麼了?
兩段獨白,一句真心話,有時候不是故意去傷害別人,只是沒得選。
「我終於來到親生母親的家了,但是她不肯見我,傭人說她已經不住這裡了。當我離開這房子的時候,我知道身後有一雙眼睛盯著我,但我是一定不會回頭的。我只不過想見見她,看看她的樣子,既然她不給我機會,我也一定不會給她機會。」
「該記得的我都會記得,不知道她過得怎麼樣了!」
人家都說《阿飛正傳》是哥哥的自傳,兩人身上的疏離感和貴公子氣質,在華語影壇,只此一家,絕無分店。
兩人一生想追尋愛與被愛,尤其是母愛。
哥哥出生於富人之家,爸爸是著名的風流裁縫張活海,家裡有十個兄弟姐妹,排行老十。自小哥哥就習慣了一個人,十幾歲一個人漂洋過海去英國讀服裝設計。
唯一親近之人就是家裡的傭人六姐,他成名之後,他媽媽來到他家都會像客人一樣說,能不能借用你的廁所。
直到哥哥去世,在親情這個拼圖里應有的溫暖和關懷,哥哥始終都沒有感受到。
這部電影已有二十年,哥哥已去世了十六年。
露露弄丟了她的無腳小鳥,而我們失去了哥哥張國榮;梁朝偉好似很久沒和張曼玉同台了;最終和劉嘉玲修得正果去不丹完成了婚禮;而和張叔平王家衛打死不離三兄弟的攝影師杜可風自《2046》之後再沒出現在王家衛的電影里;最後王家衛電影的主角也由張曼玉換成了章子怡,他的澤東和他的梁朝偉好像終止了所有關係。
愛而不得,曖昧情深,尋覓無果,疏離上癮,負心成性,都全是怪你過分美麗,都怪這花樣年華太刺激。
由張國榮為開頭,讓梁朝偉驚艷結尾,看懂了《阿飛正傳》便真正讀懂了張國榮。
」時光是對的沒說謊,迷惑的是這心沒了光!「我們擁有過的張國榮,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