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白臉,玩潛規則,這美劇內涵了許多好萊塢巨星的故事

2020-06-05   美劇鋪

原標題:養小白臉,玩潛規則,這美劇內涵了許多好萊塢巨星的故事

好萊塢,作為全球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電影人的天堂。

吸引了大批對演藝事業有抱負的導演和演員。

然而,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堪稱好萊塢的噩夢。

據《好萊塢報道者》稱,目前新冠疫情已經給全球票房帶來70億美元損失。在今年的前3個月中,美國票房收入為1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4%。

前幾天,奧斯卡更是宣布了允許通過流媒體播放的影片參賽,規則有效期僅為一年。

規則雖然短暫,但還是不禁讓人想起奧斯卡和流媒體之間的愛恨情仇——曾經遭各路大咖抵制的「網大」已在不知不覺中顛覆了奧斯卡的傳統規則。

有意思的是,就在奧斯卡宣布更改規則不久之後,網飛就上線了一部頗具野心的迷你劇——

好萊塢

Hollywood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復劇名,即可獲取~

這部劇於5月1日上線,網飛依舊大氣的一口氣放完了全部的7集。

開播前,《好萊塢》官方宣稱這部劇是「獻給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一封情書」。

既然是「情書」,按理來說應該是唯美的、禮讚式的?

既然是「黃金時代」,按理來說應該是輝煌、壯麗、崇高、美好的?

但是《好萊塢》偏偏逆其道而行之,拍好萊塢的:黑幕、骯髒、不公、殘酷的一面。

焦點對準好萊塢幕後的潛規則。

拍好萊塢影視人的:悲慘、醜陋、虛偽、不道德。

《好萊塢》充滿著對影視行業的「自黑」, 網飛甚至還藉此劇調侃了一把奧斯卡。

順帶,也黑了一把迪士尼。

故事發生於上世紀40年代。

那時的好萊塢已邁入黃金年代,產生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工業模式,大牌明星和優秀電影的不斷湧現,吸引了各界年輕人奔赴此地,夢想自個也能一夜成名。

男主傑克就是這逐夢演藝圈的一員。

他受到親朋好友的鼓動,帶著妻子來到加州定居,希望成為職業演員。

一開始,他覺得自己外形高大帥氣,還是二戰大兵,拿個戰爭片的龍套角色不成問題。

然而一連幾天去製片廠門口蹲點,他都沒有被選中,全家窮得只能靠妻子做服務員的微薄薪水過活,最慘的時候直接被房東斷了電。

鬱悶的傑克在酒吧買醉,一位加油站的老闆卻對他產生了興趣。

因為他需要一個長相英俊的人為顧客「加油」。

原來加油站老闆所說的加油服務就是性服務,傑克迫於生計,當上了這樣的「加油站服務員」。

前來「加油」的女顧客,將「服務員」帶到一個叫「夢鄉」的地方進行X交易。

女顧客中不乏女富婆、在好萊塢位高權重的女性人物。

一日,一位上門的顧客是一位男性,但是傑克不是同性戀、也不是雙性戀,從來沒有和男人上過X。

他必須找一個替代自己的人。

於是他假扮成警察,抓了一個在電影院進行性交易的黑人亞契當替代。

黑人亞契是一位「苦命」的編劇,因為好萊塢歧視黑人。

迫於生計,黑人編劇亞契也不得不靠出賣自己的肉體養活自己。

黑人編劇也加入了「加油站服務員」的行當,去賺錢。

也正是傑克在進行性服務的過程中,認識了一位好萊塢選角負責人。

因此,傑克竟然意外地得到了名導演電影中的一個小角色。

傑克試鏡的公司叫艾斯影業,而包養傑克的富婆正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娘。

這荒誕而又諷刺,拿到一個群演的角色,竟然是通過「性交易」意外而獲得的。

殘酷嗎?沒辦法,這就是好萊塢。

而為實現夢想做出自我犧牲的,遠不止他一人。

劇中藉由傑克的視角,引出了一眾年輕的「好萊塢局外人」。

比如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多年的黑人女演員卡蜜兒。

儘管不缺演技與天賦,但輪到她的角色,僅僅是只有一兩句台詞的龍套女僕。

還有那個黑人編劇,因為膚色,他連好萊塢的門都進不去。

因為按照當時的潛規則,只有白人直男和金髮美女,才能無障礙地進入好萊塢。

劇中的十八線演員克萊爾羅伊,就是因為外型的優勢,拿到了一次珍貴的主角試鏡機會。

然而,他們背後付出的代價更大。

克萊爾其實是製片廠老闆的千金,她屢次不顧父母反對,用假名參與試鏡,只為褪去家族外掛,單純靠實力證明自己可以演戲。

羅伊投靠了知名經紀人,能接觸到圈內大咖,但卻不得不一邊維持著「肌肉直男」的人設,一邊屈服淫威,被安排出入各種名流趴體,靠出賣肉體換取試鏡機會……

從這些人物的故事就能看出,《好萊塢》所刻畫的,正是一群身帶枷鎖的局外人,在實現好萊塢夢想的過程中經歷的掙扎與不公。

劇集的片頭,就用一種隱喻的方式概括了這個主題——不同出身、種族、取向的年輕人,相互扶持著爬上好萊塢的巨型招牌,只為站在頂端享受絢爛的金色光環。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劇的特別之處是它融入了真實歷史,宛如上世紀40年代的平行世界。

在劇中,你會看到各路真實存在的電影人紛紛登場,帶你見證好萊塢的歷史。

比如大明星費雯·麗在派對後,不經意間向友人提起,自己即將去倫敦拍攝《慾望號街車》。

現實中,就是這部電影讓她在《亂世佳人》之後,再次拿到奧斯卡影后。

還比如華人明星黃柳霜,也是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她是第一位在星光大道留名的華人女星,默片時期就活躍在銀幕,演技出眾。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黃柳霜都擺脫不了好萊塢對華裔的刻板印象,接到的角色通常是妓女、情婦、奴隸這類配角。

也正是因為種族偏見和歧視,讓黃柳霜錯失影片《大地》的拍攝機會。

在劇中,她為此事耿耿於懷,整日酗酒。

可以說,正是這些真實存在的人物,讓這部《好萊塢》帶上了平行世界的色彩。

按理說,能將這麼多宏大的、歷史性的、社會性的話題揉進故事裡,按說《好萊塢》應該被誇上天了。

但是並沒有,爛番茄網站給出的評分只有57分,連60分的及格線都沒達到。

連同一向被美劇迷戲稱「王牌製作人」的瑞恩·墨菲,這回也成了「亡牌」。

那麼這次的一手好牌,墨菲是怎麼打得稀爛呢?

說到底,輸在了刻意。

種族、LGBTQ、女性,這些母題都很能升華一部劇集的主旨,但是把幾個母題有意為之地通通加入到劇集中,無形中就變成了一種對所謂「政治正確」的諂媚。

再回過頭來看《好萊塢》的故事,影視公司老闆娘臨危受命,帶著黑人編劇和女演員,初入好萊塢的新人,以及進入事業瓶頸的亞裔演員等一干人,拍出了一部當年的奧斯卡大滿貫。

這種強行勵志的套路,正是網友認為本劇結尾泄氣的原因。

但換個角度去看,平行世界的《好萊塢》結局,其實正暗示了即便歷史能被改寫、歧視和偏見能被一筆勾銷。

好萊塢也依舊會不可避免地以另一種方式重蹈覆轍——用感官刺激和商業炒作營造著一場場浮華的電影夢。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好萊塢。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復劇名,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