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北大清華到底是夢想,還是面子?

2019-07-30   青衿會

PART 01


周日去看了《銀河補習班》的點映,一部對中國教育體制反思的良心之作。

繼藥神之後,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通過電影的平台對現實社會中醫療和教育這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解析。

一個出獄的爸爸將一個已經被學校定義為廢材的兒子用自己的愛和獨特的教育理念培育成人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版的《當幸福來敲門》,也可以說是中國版的《放牛班的春天》,既勵志,更發人深思。

中國的教育問題可以說是積弊已久,從減負開始就不斷地進行改革,但是並沒有從深層次改變教育的現狀。

同美國相比,我們在教育,文化,法制和科技方面尤其需要加強,但是所有問題的核心還在於教育。




PART 02


諾貝爾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成在《東亞文化限制了教育發展》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了以中日韓為代表的東亞文化教育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都脫胎於一百多年前的普魯士教育,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強調服從和一體化,這種教育體系其實是和上個世紀工業化革命的發展密不可分的」。

說白了,這種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適用於工業化體系下人的成長,確實也為中日韓在戰後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效的人員,但是在網際網路信息化革命下的人才則更強調創新和個性化,整個世界在變得多樣化,普魯士教育體系下的整齊劃一已經不太能適應現代世界發展的進程。

日本就是前車之鑑,為什麼後來會被美國再次甩開,廣場協議也好,泡沫經濟也罷,這些都是外因,歸根結底還是兩種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人才的差異化決定了是否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施展老師在《中國史綱五十講》里也提到了中國的競爭力是什麼。

伴隨著上個世紀末開始,歐美文化在逐漸發生變化,從衣服到電子產品,青年人更加擁抱個性化和多樣化,這就需要產品能夠不斷疊代和變化,才能適應歐美發達文化市場的需要。

這種反工業化的體系需要大量上下游生產材料裝配的工業園和海量的產業工人作為配套,而現在世界上同時具備這種工業化體系的只有中國,這才是中國製造真正的競爭力。

既然上游歐美在發生變化,那我們中下游製造業需要的人才需求同樣也應該隨之變化,更不要說,我們還在努力地往上游的設計開發領域演進,這些都需要我們的教育體系的變革才有可能發生。

如果我們的教育體系還停留在過去工業化時代的人才培養模式上的話,不要說往上游推進,就是中下游的製造優勢都會因為人才的匱乏而喪失競爭力。說到底,人才的素質才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PART 03


那麼我們不經要問,教育的目的到底什麼?

其實一百年前,我們著名的民國教育家陳寅恪先生就給出了答案,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如果我們在12年的基礎教育之後,培養出來的還都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獨立的人格,那我們的基礎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我們目前的教育現狀又是怎樣呢?

分數和名校是一個中國學生12年基礎學習生涯貫穿始終的命題,就如同《銀河補習班》電影里反饋的一樣。

大量的學生在高考之後就撕掉書本,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因為讀書的目的完成了,需要的結果也達成了,書本只是實現學習目標的工具而已。

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即使上了名校,未來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對於自己的價值,對於這個社會和國家的現實意義又能又多大。

豈不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是為了完善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也都是由我的思想所驅動的,如果僅僅靠12年基礎教育獲得的知識行走一生的話,那越到年老,就會發現路會越走越狹隘。

那麼,我們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呢?




PART 04


學習的源動力到底是什麼?

在《銀河補習班》里,學校告訴孩子是北大清華,大多數中國的學校老師也都會告訴你這個答案。

但是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北大清華到底是夢想,還是面子?

北有衡水,南有毛坦廠,這種雞血式的縣中在城市化已經發展到現在,大多數縣城都已經敗落的今天,仍然保留著自己的神話傳說。

一波又一波北大清華的炮灰抱著家長的信念來到這裡,成為考試流水線下的小工。那些僥倖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一輩子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夢想到底是什麼,還是他們本身就是父母夢想的寄居蟹。

劇中,鄧超飾演的爸爸在給孩子用足球自製的地球儀中就給兒子種下了翱翔太空,飛越地球的種子。

為了兒子的銀河夢,帶著孩子參觀全國各地的航展,太空展,為兒子未來能實現自己的銀河夢搭建橋樑,雖然現實中的橋樑塌了,但是他卻在兒子心中搭建了一座夢想的橋樑。

兒子最終放棄了高考能夠去北大清華的面子,而遵從了自己多年種下已經發芽種子的夢想,實現了自己的太空夢。

鄧超在橋洞下和兒子說得那句話非常好,

」不要只知道拉弓,要知道你的箭往哪裡射」。

學習的源動力應該來源於你的興趣愛好,來源於你的好奇心。

在這個基礎上,你才會自發去學習,通過12年的基礎學習教育後,選擇你喜歡的專業,未來從事你感興趣的行業和工作,然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才是一個人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清華北大可以是你實現夢想的平台,但是清華北大承載不了你的夢想。實現理想是你一輩子的事情,清華北大只是起點而已,不是你人生的終極目標。

劉強東作為宿遷的高考狀元來到中國人民大學,但是他的京東帝國可是他在人大作兼職發傳單開始的,然後慢慢地一步步從中關村開店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走向成功。




PART 05


家長榜樣的力量。

我們現在很多的家庭是把孩子推給學校,教育不好就是學校的事情,作為父母對於孩子如果有條件寧願送到私立學校或者是晚接班把作業做好再接回去。

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完全外包給學校和校外機構,自己以工作忙沒有時間為由推卸掉教育的責任。

我們之前常說到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現在問題更嚴重的是城市裡的隱形留守兒童。

現在大多數家庭的標配是一個佛系或者乾脆說一個消失的父親和一個焦慮的母親。父親常常工作不著家或者對於教育問題除了出錢,其餘一概不聞不問,母親對於孩子學習焦慮萬分,大到期中期末考試,小到單元測試都如坐針氈。

校外的興趣輔導班更是罔顧孩子自身興趣需求,一切以別的孩子上了為標準。

如此成長環境下的孩子,不要說學習如何,成年後的心理狀況都十分堪憂。

殊不知,

「學校的教育帶給孩子的只是少年階段,但是原生家庭給予的陪伴和教育才會影響孩子一生」。

李隆基教授在《美國弒母文化》一書中指出,

「與東方家庭親情文化連續性不同,美國的文化更加強調代際的斷裂」。

所以相比於中國和日本,美國的父母對於孩子幼年的陪伴和教育時間要遠多於東方。

我記得小時候有部著名的美劇叫《成長的煩惱》,父親傑森醫生辭掉心理診所的工作專職在家做心理醫生就是為了希望能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同時期的日本,缺失的父親幾乎是日本黃金年代的代名詞,再看看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低慾望生活,同電子玩具結婚,啃老族,平成廢物的養成難道不是拜那些昭和男兒所賜嗎?

如果那些昭和爸爸能夠早點下班,多和孩子陪伴和溝通交流,那麼這些日本的寬鬆世代(對日本新一代的稱呼)會不會有更精彩的人生呢?

前段時間馬雲爸爸說996是福報,那麼對於阿里二代而言,將來會不會是被嫌棄松子的一生呢?




PART 06


基礎能力的培養,性格的養成。

學得多,用得少,是幾代中國人成年後的共識。學習知識關鍵在於應用,考試僅僅是檢驗知識的一部分。

王守仁歷盡艱險,龍場悟道後得到的四字箴言「知行合一」。不懂得如何靈活地將學校學習的知識運用於現實生活中,那知識永遠是無用。

在劇中,兒子被困在洪水中,運用之前父親教授的做木筏的經驗,就地取材,完成了自救。這些都是學校里不可能教授的技能,而往往就是這些技能在走出學校之外反而最有實際效用。

羅伯特清崎在《窮爸爸富爸爸》中明確指出,富爸爸曾經在少年時期就著重培養他們領導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和財務能力,這四項能力在未來工作競爭中最有用,但是在學校里,極少有孩子有機會鍛鍊這些能力。

語文教授寫作,但是不會告訴你如何說服一個人;數學教授你數字的計算,但是不會告訴你現金流的流動奧秘;學校會告訴你如何有效地學習和考試,但是不會在活動和遊戲中鍛鍊你的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

鄭淵潔以自己寫作的親身經歷告訴兒子,在溝通中講故事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但是學校的老師不認可。

鄭淵潔認為自己無法改變既有的教育體制,他將自己的兒子從北京還算不錯的一所小學退學,自己編撰教材親自在家教育孩子。

他把講故事的基因傳給了兒子,雖然兒子並沒有上一所體面的大學,但是兒子卻把出色的溝通表達能力運用到工作中。

自己從商,把鄭淵潔打造的兒童故事皮皮魯,魯西西等經典的動畫形象IP化,通過網際網路的形式出售,讓鄭淵潔持續獲得版權收益,不僅讓父親成為了中國十大高收入作家,自己也藉助父親打造的動漫IP形象獲得了成功。

將學校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在學習中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是目前我們學校考試之外所缺失的部分。




PART 07


《銀河補習班》雖然只是一個杜撰的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自己的身邊其實不乏這些教育成功的例子。

《銀河補習班》在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的教育體系確實存在以考試作為主要目標,不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興趣,不能學以致用,多元化培養孩子性格的缺失。

但是從影片中,我們更要看到,鄧超作為父親給與孩子的鼓勵和培養,對於一個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作為父母,工作之餘能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耐心,靜待花開,父母榜樣的力量永遠會激勵孩子一生追逐自己的夢想前行。

很喜歡紀伯倫的一句話,

「孩子其實不屬於每個父母,每個孩子都是人間的天使,他只是上帝寄養在你的家庭,到了成年,他會離開」。

請珍惜和孩子幼年和少年在一起的成長時光,這段時間只會越來越短,時光或許很快,他就將成年與你告別。

表姐一家在兒子上了復旦離開自己之後對我說,你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我們現在就後悔那時沒有多陪伴他,時光流逝快得會超出你得想像。

除了996,孩子才是你一生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