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松盆景想保形?你就需要這樣做

2020-04-08     盆景觀世界

山松盆景想保形?你就需要這樣做

盆景保形,皆指樹樁根、頭、干、枝、爪都已經完成設想中的構圖、蓄枝比例、結頂、疤痕癒合等系統工程後的保養階段。

凡是盆景植物,除了維持生存,還需保持形態。山松盆景有其共性,亦有特殊性,就此述之。

一、維持生存基本要求:

任何生物之所以能繁衍下去,除適應生存的氣候環境外,還需給養。前者在特定的情況下是故有的,後者就不一定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給養有兩方面含義;

一為水分,養分(氮、磷、鉀三要素及微量元素);二為陽光,空氣。這些大家都知道,不再贅述。

二,防蟲;

防蟲是植物生存鬥爭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對成熟的山松盆景更為重要,因為;

1、成熟的山松盆景,枝爪特別繁密,松針長而多,未選芽修枝前大多為一層層,一簇簇,密不透風,成為昆蟲的潺生地,農藥打不進去。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如果處理不及時,松針大面積枯痿 ,嫩芽因供養受損而自敗。為有修枝,選芽,噴藥三管齊下。

選用對芽梢剌激性較少的農藥,配製濃度不要過高。不然,影響松樹發芽而枯死,這是與其它樹種不同的地方。(因為山松從發芽到放針,大約需要3個月時間。)

2、山松盆景表面看來蟲害不多,人們只知道有松毛蟲。其實,松毛蟲野外較常見,對盆景為害較少見,即使有,人工捕捉可以解決問題。相反,蟎類、天牛為害比野外厲害得多。

特別是近年來,松突圓蚧、松材線蟲、濕地松粉蚧等洋害蟲傳入為害不少。經十多年培育,好好一盆松樹,一旦被天牛為害,不出一月就會枯死。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蟎類為害,雖然不會立即乾枯,但也大傷元氣,一兩年翻不了身。鑒於上述情況,筆者認為主要以防為主,治的辦法不合乎實際,即使治理了蟲害,又怎能治得了藝術上的損失呢?

所以提醒大家重視這個問題。目前,較為先進的生物防治方法是適用於大面積的林業應用,對盆景界不符合實際。

預防辦法是:

(1)取用有針對性的農藥,常規每月噴一次。濃度稍低。噴透。農藥種類繁多,用法、用量、種類、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而且有地方習慣性,抗藥性等問題影響,所以筆者不作介紹,免得誤導,要靈活掌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蟲害高發期間,如春天雨水多,夏天濕熱,15天噴一次。所用農藥輪換使用,減少抗藥性。

(3)加強換土次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換土目的除了有利於山松生長外,最重要是清除病蟲的潺生地。大多數病蟲寄生在盆土中作中間宿主。所以在某種情況下農藥對它不起作用。

三、修枝

山松盆景的修枝是保形的關鍵,由於山松生態特點與眾不同,所以根據它的特點和注意問題來處理。

1、修枝不能把所有針葉剪光。不然,會枯死。

2、修枝應與選芽同時進行,保留短芽,嫩芽。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3、成熟的山松盆景,枝爪處理應從內收縮,不再鼓勵往外撐開,以防枝條老化脫變。

凡經修枝後反覆發芽的枝條不會老化,只會長大(徑粗加大),從而達到蓄枝後果。由於山松生長慢,壽命長,如果處理得當,它的保形後果相當理想,青春活力換髮與其它樹種無法比較的。

四、反對制肥制水:

很多人認為,成熟盆景的保形,必需要實行制肥制水,目的是抑制生長。筆者認為是一種極為愚蠢的做法。相反,成熟的盆景必須加強肥水管理,才能適合其生理要求。

因為:

1、樹樁經10多年栽培,已經枝爪齊全,針葉繁茂,根系滿盆,所消耗養分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消耗多就要補充多,出入要均衡,是客觀事實。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成熟的山松盆景如果制肥制水,枝條就漸而老化脫變(松鱗換代加快,嫩芽枯痿,枝托脫腳。)

3、抗體下降,病蟲害接踵而來。由於抗體下降而致病的植物,並非農藥所能勝任,其病源大多是病毒性,是依靠抗體來克服,所以培育一棵強壯的山松盆景非常重要。

我是盆景觀世界,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盆景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s2gVnEBiuFnsJQVoD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