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你有多豪邁,人生就有多自由

2019-12-17     國學書舍

李白:你有多豪邁,人生就有多自由。

01

《菜根譚》中說:

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堯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是觀,便可解卻胸中掛矣。

人世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會出現瞬息萬變的情形,也不必看得太真。

邵堯夫就說:「昨天所說的我,在今天已經變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明天又會變成誰。」

人們常說,這樣的思考可解開心中的許多牽掛。

邵堯夫是宋神宗時代的大儒士,精通易術玄學,能夠掌握事情的變化機理,他認為世界世態炎涼,變化都很快,所以凡事不要那麼認真,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

你認為的未必是你認為的,或許在潛移默化之中,存在著我們看不見的波動,能夠順其自然,以無得失之心面對這個世界,不光能收穫自己心性的坦然,在無形之中,順應的是客觀的規律,收穫的也是那一份你未曾認知的人生自由。

提起自由無拘束,李白絕對是代表人物,他的狂傲更是中國史上濃墨的一筆。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地就是如今的甘肅,5歲的時候,隨著父親遷居到如今的四川江油。

話說李白也是一個浪蕩公子,25歲的時候就離開四川,外出遊學,過起了雲遊的生活,就如同網絡上開著直播雲遊四方的浪子一般。

後來求取功名,一路也是仕途不順,但是在仕途不順的人生背後,卻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詮釋了人生的自由。

對於人事繁雜,李白說: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對於清風明月,李白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對於山河日出,李白說: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所有的詩詞呈現的都是那一顆逍遙自由的心,不以世俗為拘束,超然世俗之上,感受萬丈蒼茫。

02

除了李白的詩詞,背後的一些故事,也印證了他那洒脫自在的性格。

李白當年到京城考試的時候,因為沒有賄賂面試官而名落孫山,儘管他的才學過人,卻沒有人賞識,最終無緣功名。

後來一年之後,唐玄宗遇到一件棘手事情:大唐收到了番使送來的一份國書。

但是尷尬的事情出現了,沒有人認識國書的字。

唐玄宗就讓楊國忠宣讀,楊國忠看了,感覺和天書差不多,內心一萬頭泥馬奔騰而過,心想:「What are you弄啥勒?這是哪國的語言?外星文?Oh no,絕對不是。」

儘管楊國忠內心叫苦連天,表面上也不敢有任何動靜,只能聽自己的老闆唐玄宗訓話。

唐玄宗最後放出這樣一句話:「三天之內,如果沒有人認得這外星文,哦,不對,如果沒有人認得番使的國書,我就把你們工資都停了。如果六天還沒有人認得這字,你們就主動辭職,九天之後,如果還沒有人認得,統統砍頭。」

這個時候滿朝文武像炸了鍋一樣,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工資丟失,雖然說主要不靠工資吃飯,額外收入比較多,但是工資也是一份收入,不能不看在眼裡。

這個時候,有人就想起來李白文采不錯,他一定認得,於是趕緊給李白髮了一個簡訊,讓李白快馬加鞭趕緊回來。

當時李白正在雲遊四海,每天晚上忙著開直播,白天睡大覺,突然聽到京城發來的簡訊,自然是笑的前俯後仰,心想:「這群老闆真有意思,以前我送上門他們都不要,現在還費盡心思的找我,自然要好好在他們面前得瑟一番。」於是李白連夜買了飛機票,趕到了長安城。

李白到了京城接過國書之後,不僅一目十行,而且還願意替公司的大老闆唐玄宗書寫詔書。

李白剛要寫的時候,抬頭一看,當年面試自己的兩位上司,楊國忠和高力士站在文武百官前面,就對唐玄宗說:「我去年考試的時候,被楊太師批評一頓,還被高太衛趕出了公司,今天見到兩位面試官都在場,還那麼神氣,我要讓楊國忠替我研磨,讓高力士為我脫鞋,我才幫你辦事,要不然一切免談。」

沒辦法,這個時候正在用人之時,唐玄宗立刻吩咐楊國忠和高力士為李白研磨拖鞋。

03

從古至今,李白大概是唯一 一個敢在朝廷大殿之上讓兩位文武官員為自己研磨拖鞋的人了。

後來李白被拜為翰林學士,自然非常受寵,但是真正得到功名之後,反而沒有留戀仕途的心思,給唐玄宗寫了一封辭職信,想要繼續雲遊四方。

這就是李白,一個不為功名所束縛,敢於羞辱世俗強權的人,在天地蒼茫的雲海間浩蕩,在東風飄渺的幾萬里遊行,這就是自由。

一個人受辱時不怒,受寵時不驚,這更是一種境界。

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不以自己主觀的意識去強行控制天下,而是遵循天下萬物的自然變化機理,這樣才能收穫豁達與洒脫,更是人生的自由。

文|國學書舍

品讀古人文化,領略不一樣的古人魅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qNNEm8BMH2_cNUgBf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