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

2019-10-11     關中刀客一大別花鄉

名家名篇: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當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歡慶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勝利之時,在日本北海道罕有人跡的深山野林里,生活著一位逃避日本法西斯迫害的中國同胞,他過了13年與世隔絕的孤獨而又悽慘的野人生活。他就是劉連仁。

現在的年輕人對劉連仁這個名字也許已經陌生,但是,假若你了解他的經歷,也許你一生部不會忘掉這個名字。如今,劉連仁安居在山東省高密市井溝鎮草泊村,他已是83歲的老人了,但身體很健康。

劉連仁1912年出生於當地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靠租佃扛活度日。由於家裡太窮,劉連仁30多歲才娶上媳婦,雖說家境貧寒,但兄弟和睦,夫妻恩愛,苦日子也能擠出幾分甜蜜。國破豈能家全,日軍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和損失,侵略者除了喪心病狂地血腥屠殺之外,還從中國沿海地區掠奪了大批的平民百姓運到日本本土從事奴隸勞動,這場災難也平白無故地降到劉連仁的頭上。

那是1944年農曆8月27日(公曆9月2日),正是農民忙著播種小麥的季節。那天早晨,劉連仁還沒有吃早飯,他推著一車子豬糞往地里送,剛出村子就遇到一群日偽軍,鬼子不容分說把他抓走了。這些侵略者是下鄉專門抓勞工的,劉連仁被押解到高密縣城,和他關在一起的有80多人,都是高密、諸城、膠州一帶的貧苦百姓。他們被關在一個合作社裡,曾兩次集體逃跑沒有成功,有十幾人在突圍中被鬼子開槍打死。

不久,劉連仁同許多同胞一道,在日本兵的刺刀押送之下,被帶到青島。關押在偽勞工協會,給換上了軍裝,照了相,逼著蓋了手印。

10月11日,劉連仁同800名同胞一起在青島大港碼頭被逼上日本「普魯特」號輪船,被當成「俘虜兵」,裝入運貨的船艙,運往日本。

輪船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六夜,到日本一個叫門司的地方下了船。而後到達北海道雨龍郡沼田村,分配到一個叫「明治礦業股份公司沼和礦業所」的礦山做苦工。這一天,劉連仁清楚記得是1944年11月3日。

11月的北海道已是冰天雪地,連樹木也凍裂了皮。200名勞工每天只發一袋子半粗面。沒法做,只好攙些野菜、果渣、橡子面甚至木屑,煮成稀糊,每人喝上一碗,連點暖氣也放不出來。有些人餓極了,就從垃圾箱裡揀日本人扔掉的亂六八糟的東西吃,也有的人跑到日本人伙房的污水缸里偷撈飯渣填肚子。

在這種生活條件下,勞工們開始下礦井挖煤了。黑暗的礦洞裡沒有光明,也沒有安全設備,空氣瀰漫著髒臭味。數不盡的木棍子支撐著搖搖欲墜的礦井,幾十丈深,幾十里遠,神話里所說的十八層地獄也不過如此吧!每天干16小時就算幸運了。完不成定量,不但不讓吃飯、休息,反而皮鞭抽,皮靴踢,不管你體弱生病,經常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

日本人的小礦井條件差極了。礦井塌方掉煤塊砸死砸傷人是常有的事,輕傷逼你照常上工,斷腿折腰的把你拖在一邊,沒人給治療,更不准假休息,許多人就這樣活活折磨死了。有時,劉連仁被叫去挖死屍,挖出來的臉漲得發紫,呲牙咧嘴,眼珠子都壓得吐出來,看了令人寒心。要知道這都是我們的骨肉同胞啊!

為了能完成規定的產量,劉連仁想了一個辦法,早晨喝點稀飯,再多喝水,把肚皮撐起來,省下那個唯一的窩窩頭,揣在懷裡留著下井幹活餓極了再吃。不過不能讓監工看見,沒法子只好藏在煤塊下。可是礦井裡老鼠太多,一不小心被老鼠吃掉反而虧了。

有一次,劉連仁的一位難友藏的乾糧被老鼠吃了,他餓得直冒虛汗,幹活沒了力氣,日本監工發現後舉鞭就打,這位難友忍無可忍,順手一掄鐵杴,劈中那個傢伙。這下可惹出大禍,日本人剝光了他的衣服,綁在一棵樹上用冷水潑,一會兒便成了一個冰人。就這樣,我們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累死、餓死、凍死在這裡。

這種地獄般的生活誰能忍受,誰不想念自己的祖國和親人?反抗吧,人少力單,不能成事。要活下去,只有逃走,唯有逃出去,才有回到祖國與父母妻子團聚的希望。劉連仁夜裡凍得睡不著,就反覆想心事,他心裡自言自語道:「不是餓死,就是叫人揍死,不替鬼子乾了。」

他把逃走的想法告訴了同鄉難友鄧撰友、陳增福、陳國起和杜貴香,得到了他們異口同聲的響應。1945年7月31日晚8、9點鐘,天陰沉沉的伸手不見五指,劉連仁心想機會來了,他聯絡了鄧撰友等四個老鄉,衝進伙房搶了一些乾糧,不顧敵人開槍警示,從廁所的空道里逃了出去。他們滿臉沾著糞便,借著漆黑的夜色拚命地奔跑,終於甩掉了敵人的追捕,到一條小河裡洗了個痛快澡。

從此,劉連仁開始了異國他鄉的流亡生活。往哪裡去呢?他們缺乏地理知識,以為西北方向有通往祖國東三省的旱路。憑著大樹上綠苔的多少,太陽的出沒,他們在深山中好容易才辯明了西北方向。5個人爬山越嶺,躲避著日本人,尋找通往祖國的道路。

隨身帶的乾糧很快就吃光了,在這荒山野林中拿什麼充飢呢?他們就滿山尋找食物。有種野生植物像韭菜,嚼起來很辣,但不苦不澀,有那麼一點菜味;還碰見一種像小白菜的東西,嘗了嘗也可以吃。劉連仁就是靠這些野菜充飢,他們趁夜色繼續趕路。

一天,他們爬上一道山崗,望見山下有日本婦女、老人在田裡勞動。日本人種的莊稼開著誘人的小白花。一種飢餓感和飯香味湧上心頭。劉連仁對大家說:「走到山下弄點吃的,不然會被飢餓折磨死的。」說完,他率領四個老鄉下了山。

他們剛到山腳下,忽然聽到竹林里沙沙作響,竹枝動處有人影晃動。壞了!被日本人發現了。20幾個日本人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劉連仁見狀喊了聲「快跑」!便一馬當先沖了出去,跑了一程,回頭看看,只剩下陳國起、杜貴香跟在後頭,顯然,鄧撰友、陳增福被日本人抓走了。想到這兩位患難兄弟凶多吉少,三個人禁不住慟哭起來。

這次下山不幸使他們失去了兩位難友,但意外發現地里開白花的是土豆,從此,他們白天在山裡轉,夜裡下山挖土豆吃。

幾天以後,劉連仁等人走到了陸地的盡頭,眼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波濤洶湧,海天相接。日本當真是個島國啊!同伴們禁不住心灰意冷了。無奈,劉連仁只得動員大家仍往前走。他們傍著海邊,沿著山嶺,繼續前進。後來發現海邊有冒著白煙的火車,這自然是有鐵路了。他們想,日本有鐵路通往朝鮮,到了朝鮮再往北不就是咱們的東三省嗎?走,沿著鐵路往前走!於是三人決定,白天躲在山裡,晚上沿著鐵路往北走。

有一次正走著,突然碰到鐵路上的人,只隔幾步的距離,跑已來不及了。對方問話,多虧劉連仁會幾句日語,含含糊糊地對付了一陣子,算是應付過去了。又有一次,三人在山上一棵樹下休息,一隻狗熊迎面漫步走來,嚇得大家直打哆嗦,劉連仁年齡大幾歲,閱歷多一些,他忽然想起在家鄉時老人講故事,說狗熊雖厲害,但不吃死人,急忙小聲道:「快躺下假裝死,狗熊不吃死人。」三人立即躺在草叢中一動不動,連氣也不敢喘,果然,狗熊好像沒發現有人,掉頭走了,他們才倖免葬身熊腹。

北海道的鬼天氣令人生厭,6月才化完雪,9月又風起雪花來。地上有積雪,落下腳印少不了引人來找,再遭到毒手。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山裡找個洞穴躲起來,過了冬天再想辦法。

他們踏遍了山山嶺嶺,也沒找到一個理想的山洞,大家失望了。劉連仁說:「沒有山洞我們可以自己動手挖,先避過寒冬再說。」他們從鐵路邊工棚里找到了一把舊鐵揪,選了一個僻靜的山溝,就開始挖洞,同時夜裡還要下山搜集過冬的食物,海帶、魚乾、土豆,凡能充飢的什麼都要。挖好洞,存下些口糧,大雪隨之就封山了,再出去活動就會被人發現。

於是三人蜷曲在洞裡開始過冬。天氣大冷了,他們只好用從田野揀來的紙袋子和榆樹皮,纏在身上禦寒,漫長的冬季,存的口糧不夠吃,他們都自覺省吃儉用,餓極了吃口海帶、啃口土豆、舔口雪水,算是一頓飯。為了減少飢餓的感覺,縮短冬日之苦,他們學習動物冬眠,多睡覺少活動。後來大雪封住了洞口,透不過氣來,扒了十幾尺深,才露出個口子來,大雪順著洞口刮進來,身上像刀割一樣,簡直要把皮撕裂開似的。封一次扒一次,就這樣提心弔膽地熬過了第一個穴居的冬天。

盼到第二年天暖雪化,掐指一算,已在洞裡呆了半年多。乍一出來,個個面色發白,雙腿麻木,見光流淚,渾身酸痛,已經不會走動了。他們用手揉搓著雙腿,像小孩學步的樣子,扶著樹木重新學習走路。練習了好久,才慢慢恢復走動。

能走路還得想辦法回祖國,三人決定漂海。這年6月的一天月夜,正刮著東南風,落葉向西北飛舞。三人搞到一隻小般,揚起帆下了海,可是船往西北漂了一會兒,又往回漂。劉連仁他們急壞了,琢磨半天才明白,原來是東南風刮到山谷上又折回來。三番五次總是漂不出去,眼看天亮只好回來,漂海回國最終失敗了。

後來,他們碰到一個漁民,60開外的年紀,看樣子還善良,就央求這個漁民送他們過海。這老漁民擔心落個叛國罪,搖頭拒絕了。這樣不但沒得到幫助,還引來了日本人搜山。三人在山裡躲了五六天,看看沒有動靜,估計搜山的日本人可能撤退,想下山找點吃的。他們鑽出一片竹林,沿著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而下,誰知在一拐彎處碰上了20多個日本人,原來日本人並沒有撤走。他們猝不及防,兩個同伴被抓走了。劉連仁力大身壯,他沖開日本人的包圍圈,一口氣跑上山,大哭了一場。

五位同胞一起逃出虎口,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劉連仁絕望了。「該是我命絕的時候了,與其被他們抓去活潔折磨死,還不如自行了斷痛快。」他想。劉連仁抹掉臉上的淚珠,面朝祖國跪拜了親人,慢慢地挽起了草繩,搭上了樹枝……

誰知這條草繩日久腐爛,劉連仁身軀高大,一上吊繩子墜斷了,他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劉連仁掙扎著爬起來,坐在石頭上又想:「我劉連仁自幼沒做過虧心事,被日本人抓了勞工,吃盡了苦頭,活到如今,為什麼要落個這樣的下場?不能死,要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重返祖國的希望。」這種希望在長期孤獨的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穴居生活中給了他勇氣。

冬天來了,還得挖洞過冬。這次挖洞接受了去年的教訓,地點選在兩個山頭之間的平地上,免得被雪埋住。洞口朝上,留三個氣眼透明。誰知因為地勢低平,到了來年雪化的時候,雪水從四周灌到洞裡。他只好跑到洞外,凍了很長時間才熬過這個冬天。吃一塹長一智,第三年冬天挖的洞就安全多了。從這以後,每年打洞都能安全過冬。

雖然是穴居野處,也在想法弄鍋找火吃熟食。劉連仁每次下山搞食物,都留心找火柴和煮飯用的炊具,費了一年功夫,他弄到了一個新火爐和一把質量不錯的小鐵壺,這就是他的鍋灶了。爐和壺成了劉連仁的夥伴,幫他生活下來。

從礦裡帶出來的一身衣服,那能穿多久?第三年找到了一把雨傘和雨布,下雨不怕了;第五年上找到了兩根針,衣鞋破了可以縫補縫補:在第六年上,又找到了一件美式軍用大衣,既當衣服又當被子。就這樣一春復一春,一冬復一冬,過著辛酸的生活。

有一次,一個采栗子的女人在山上遇到了他,嚇得鬼哭狼嚎般的逃下山去。她怎麼嚇成這個樣子!劉連仁邊想邊到小河邊一照,哎呀!自己也嚇了一跳,原來由於長期沒剃頭刮鬍,鬚髮蓬鬆大長,污垢滿面,衣著襤縷,活像一個野人。

還有一次,3個日本婦女上山采野果,走到劉連仁居住的地方附近,把連仁當成了深山「仙人」,3人跪在地上朝他虔誠地祈禱。劉連仁好氣又好笑,趕緊連拉帶扯,把3個女人送回原路。

長年的觀察使劉連仁明白日本勞動人民也是很苦的。有一年天大旱,北海道的地皮都乾裂了,莊稼枯死了。日本農婦背著孩子對著旱田啼哭。

共同的命運使他很能體諒日本人民,每次下山弄食物時,總是這裡弄點,那裡弄點,免得影響人家的生活。「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但雪落了又化,樹葉青了又黃,總還分得出季節的。1957年秋天,劉連仁被抓到日本已經13個年頭了。他處深山野林也12年了。

劉連仁準備第13次過冬的時候,打好了洞,籌集了一些食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一架打稻機旁,找到了半袋大米,一桶火油。真是好運氣,恐怕這是十幾年來最舒服的一個冬天了。他省吃儉用,直到來年一月還有米和油。

因為這年燒火較多,洞上很厚的積雪給熱氣化出碗口大的一個空隙,可以窺見青天,並聽到外邊的動靜。一天洞外傳來嚓嚓之音,他預感到被發現了洞口。劉連仁再也不能呆在洞裡了,只好冒著嚴寒逃了出去。

那是在1958年2月8日,住在北海道石狩郡當別町的一個叫夸田清治的獵戶,在追野兔時發現了劉連仁住的洞口。夸田清治沒有驚動他,而是在第二天中午帶來10多個警察悄悄地圍住了洞口,找到了劉連仁。原來劉連仁在雪地里一凍,竟然不能走動了,只好爬回洞裡。

至此,我們這位無辜的同胞才結束了長達13年的原始穴居生活。

劉連仁被發現的消息傳到北海道札幌華僑總會,僑胞們立即到札幌警察署進行交涉,並把他接到一家旅館裡。劉連仁在僑胞溫暖的照顧下,理了發,洗了澡,換上了乾淨衣服,重新又回到人的生活來了。然而,他與世隔絕已久,還不清楚世界的變化,所以剛接到新衣服時,還疑慮地問道:「這是配給的?」

劉連仁13年的苦難生活,是日本軍國主義者違反國際法規殘害中國人民的活生生的罪證。然而,札幌警察當局卻說他有「非法入境」的嫌疑。為了澄清這種謊言,儘快證實劉連仁的身份,札幌華僑總會和日中友好協會札幌分會馬上開始了緊張的活動。他們根據劉連仁的陳述,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從札幌至東京的電話不斷地重複劉連仁這個名字。

2月11日,東京華僑總會和中國人俘虜殉難者慰靈實行委員會調查得知,日本外務省「華人勞工就業情況調查報告書」中有劉連仁的名字,劉連仁的陳述與其中所記事實相符。

2月13日,「明治礦業股份公司」也派人訪問了劉連仁,他們提出「你的代號是什麼」,「當時工作場所的情況」等問題,都得到了確切的回答,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劉連仁是當時被分配到該公司從事強制勞動的中國勞工。

事情真相判明後,2月15日的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報》首先報道了劉連仁事件的過程,接著其它各報也紛紛加以報道。同情劉連仁的悲慘遭遇的日本人民,要求政府採取負責措施、妥善處理劉連仁問題的呼聲日益高漲。日本當局在日本的這種輿論面前,不但沒有表明任何悔過反省態度,反而竟認為劉連仁有「非法逗留的嫌疑」,企圖加以傳訊。

對此,劉連仁感到極大憤慨,他在2月26日發表抗議聲明:「如果日本政府談到法律,那麼首先就應遵守國際法,迅速通知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儘快地把我送回和平的家庭。我堅決要求明治礦業股份公司和日本政府賠償我在14年間所受到的身體上、精神上的損失。」此外,劉連仁還提出,在他以前還有4名同胞被從深山裡抓走,要求日本當局負責調查他們的下落。但是日本岸信介政府置若罔聞。

難胞劉連仁遭受日本當局新的迫害的消息,引起我國政府和人民的極大關注。2月28日,《人民日報》報道了難胞劉連仁逃避日本軍迫害穴居荒野13年終於重見天日的消息,並配發了照片。3月3日,中國紅十字會打電話給日本三團體聯絡事務局,要求日本三團體查明中國公民劉連仁穴居荒野13年的詳細經過和健康情況,並且希望三團體協助劉連仁儘早安全返回中國。中國紅十字會在電報中對劉連仁的遭遇深表關懷,並匯去人民幣500元,請三團體轉交劉連仁。

全國各界人士也紛紛投書報刊,聲援劉連仁,憤怒譴責日本當局推脫罪責和不負責任的態度。

日本在中國的僑民和留學生也紛紛譴責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暴行。

3月10日,《赤旗報》發表社論,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把劉連仁事件通知中國政府,同時給劉連仁以適當的救濟和補償,並且把他送還給中國政府。社論強烈譴責日本政府的態度說,劉連仁被發現以來,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日本政府不但沒有設法救濟他,札幌入國管理事務局竟要以「非法逗留者」的罪名把他處罰。這件事明顯地表明了岸信介政府的反動性和不負責任態度。社論最後指出,這件事已經成為日本人民廣泛關心的問題。這家報紙號召全黨在展開救濟劉連仁的國民運動中,根據國際法和人道主義精神,徹底揭露和查明日本政府的責任,要求其負起完全責任來解決這個問題。

同一天,日中友好協會常任理事會也發表聲明向政府提出抗議,並且要求政府立即把劉連仁送還中國政府。

日本政府留難和迫害劉連仁的消息傳到難胞的家鄉,鄉親父老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日本政府的軍國主義行徑。

3月16日,中國政府發表「日本政府不能逃避責任」的聲明,抗議日本當局迫害難胞劉連仁。聲明最後說,現在劉連仁事件已經引起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的關注。日本政府對於這件事情究竟如何處理,如何交代,中國人民正在關切地注視著。

3月26日,應日本5個和平友好團體的邀請,劉連仁從北海道到達東京。他在東京火車站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他要向日本政府提出嚴重抗議,並且要求賠償他在過去14年所遭受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損失。到車站歡迎劉連仁的除了日中友協、日本和平委員會等5團體代表外,還有旅日華僑200多人。

3月28日,在日本5個友好團體為劉連仁舉行的慰問招待會上,200多個來自東京不同政黨、工會、團體和不同職業的代表一致表示,要大力開展解決劉連仁事件的運動,招待會上通過一項請願書,要求日本政府答應劉連仁和他的家屬的要求。請願書最後說,參加招待會的人們,代表日本人民的良心向劉連仁謝罪,並且指責日本政府沒有誠意的態度。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和平友好團體和知名人士也紛紛要求日本岸信介政府儘快把劉連仁送交中國政府。

在中日人民的憤怒抗議下和世界人民的大力聲援下,4月12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在眾議院外務委員會會議上被迫表示,日本政府將設法儘早把中國公民劉連仁送回中國。

1958年4月15日,這是劉連仁一生中非同尋常的日子。他在受盡了14年苦難之後,今天就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和家人團聚了,他心情非常激動。

在劉連仁乘坐的日本「白山丸」號輪船到達前4小時時,天津和塘沽區各界代表在新港海員俱樂部廣場上,為劉連仁組織了盛大的歡迎會。會場門前搭起一座彩牌樓,上寫「歡迎難胞劉連仁返回祖國」的金字,會場四周無數面彩旗迎風招展,塘沽區各界群眾1000多人敲鑼打鼓地等候在會場上。

下午3時多,「白山丸」號輪船徐徐靠近天津新港碼頭,當船剛剛靠到碼頭,岸上歡迎的人群就晃動著小彩旗高喊:「你是劉連仁嗎?」、「劉連仁,我們歡迎你,我們支持你!」此時的劉連仁已是熱淚盈眶,他盡力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用手抹去幸福的淚水,向歡迎的人群高聲說道:「親人們,我劉連仁回來了,是共產黨毛主席救了我……」

在碼頭上,劉連仁向含著熱淚來迎接他的妻子趙玉蘭、四弟劉連登、兒子劉煥新聚首團圓。新華社記者搶拍了劉連仁與妻子抱頭痛哭的珍貴鏡頭,當天由新華社總社發往國內外。劉連仁激動地對圍上來的記者說:「我被日本帝國主義掠走出國的時候是哭著走的,可是今天我又笑著回到了祖國,這是多麼大的變化啊!」

劉連仁在天津飯店的客廳里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劉連仁一開始就興奮地說,他回到祖國有這麼多的人歡迎他,這是他過去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說:「這不是因為我劉連仁一個人,而是因為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了。」

日本法西斯慘無人道的暴行在劉連仁的身體上和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他被發現的時候連說話都不習慣了,有些話已經聽不懂,而且有些已經說不出來。就連桌子、椅子等普通物品,他都忘記了怎麼稱呼,說「這個東西」。

同一天,《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日本政府應對劉連仁事件做出負責交代」的社論,向全世界公布了劉連仁事件真相。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劉連仁在天津人民醫院得到了最好的醫療保健,他的健康狀況在一天天恢復。嚴重的凍傷已經痊癒,在日本落下的腸胃炎、腿痛病也得到控制。根據醫生的檢查,除肝臟和心臟還略有「機能不良」的毛病以外,其他一切都比較正常。醫院出示的證明顯示,劉連仁回到故鄉與父老鄉親相見的迫切願望很快就要實現了。

4月20日上午9時30分,劉連仁和妻子、兒子乘坐的火車到達濟南火車站,歡迎的人群立刻圍攏上來。

上午10時,山東省省長趙健民、副省長王卓如、劉民生在省長辦公室接見了劉連仁及其家屬。

劉連仁在敘述他死裡逃生的經過以後感慨地說:「莫說是14年,就是一剎也難熬啊!現在我是熬過來了,可是我比誰都明白,若不是祖國的強大,我非死在那裡不可——不是死在山裡,也得被他們從山裡找出殺了。這次我被發現,日本政府還存心想害我,他們沒有害成當然不是怕我;是怕咱的國家在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下,人多心齊力量大!」

劉連仁的妻子趙玉蘭是個淳樸的勞動婦女,談起往事,她不止一次地用手背去揉那濕潤的眼睛。連仁被抓走後,老爺爺想兒子,想成了病,老奶奶哭兒子哭瞎了一隻眼睛;連仁的二弟、三弟那時在外扛活,只能顧住自己的嘴,老四老五又小,一家的生活擔子全壓在了她一個婦女身上,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1948年高密遇到大旱年頭,劉連仁家裡僅有的幾畝薄地幾乎顆粒未收,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家裡不得不把僅有16歲的小姑姑過早地打發出嫁,換了幾斗粗糧,才算度過難關。

劉連仁插話說:「唉,當年我被抓走時,我老伴正懷有7個月身孕。孩子生下後,給兒子起了個名叫盼盼,盼望著我早日回家,盼了多少年也沒盼著……」老伴聽到這裡,已淚光閃閃,接上說道:「盼不到了,又給兒子改名叫尋兒,意思是等兒子長大以後去尋找他,結果,盼了十幾年,尋了十幾載,也沒盼著,也沒有找到,以為他不在了,我就領著兒子下關東投奔二弟和三弟去了。」

劉連仁的四弟劉連登,在連仁被抓走的時候,他還是十幾歲的小孩子,1948年前,他堅決請求參加人民解放軍,保衛老百姓免遭像他大哥一樣的命運。1952年,劉連登復員回到家鄉,劉連仁回國前夕,他是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隊長。

劉連登談到政府對他大哥的關心時說:「舊社會老百姓的死活沒人管,流落在外不能回家更沒有人管,只有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才會這樣關懷一個普通勞動人民的苦難。」

「這話可真說到我心裡了」,劉連仁接著弟弟的話茬兒說,「當祖國派人到日本接我時,政府又派人把他們母子從東北接回來,專門送他娘倆到天津新港迎我。若沒有共產黨毛主席,別說全家團圓,恐怕連我這把老骨頭也擱在外頭了!」老人特別激動,眼裡淚水汪汪。

劉連仁回鄉以後,積極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他每天干19個小時的活,有時還要連續作戰幾晝夜,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劉連仁和眾鄉親生活陷入窘地。由於缺乏營養,他餓得面黃肌瘦,兩腿浮腫。但劉連仁毫無怨言。劉連仁常對人講,他一生最幸福,最自豪的是見到了毛主席、劉主席、周總理。他興奮地說:「都說『舊社會咱老百姓不如一棵草,在新社會共產黨把咱當成寶』,這話一點不假。像我不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嗎?在日本被人發現後,日本當局為逃避罪責,汙衊我是『非法入境的特務』,台灣當局想把我劫持到台灣。是共產黨毛主席,是咱們的祖國,經過百般交涉,把我要了回來。到天津後,劉少奇主席特別指示讓最好的醫院為我檢查身體、治病。以後毛主席、劉主席、周總理又親切接見了我,這是我一輩子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啊!」

那是1960年秋天的一天,日本紅十字會會長大谷先生率領代表團來到中國,他是受日本友好人士委託,專程慰問劉連仁的。劉連仁被接到北京,這次他見到了日夜想念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上午9點多鐘,劉少奇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劉連仁,他詢問了劉連仁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正欲示意坐下說話,毛主席從一側門走來了。劉主席指著走過來的毛主席,對劉連仁說:「老劉,你看誰來了?」劉連仁當時心情特別激動,眼睛被幸福的淚水擋住了,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還沒認出來。」劉主席啟發說:「那麼中國最偉大最英明的人物是誰呢?」劉連仁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毛主席!」劉主席被逗得笑了。

毛主席握著劉連仁的手,詢問了一些在日本深山裡的情況,還關心地問,身體恢復得怎麼樣,糧夠不夠吃,能識多少字?劉連仁眼含熱淚一一回答,最後,毛主席搖著劉連仁的手,囑咐道:「老劉,你要好好學習,你的大腦還要恢復。」說完毛主席邁著大步從另一側門走了。劉少奇主席對劉連仁說:「毛主席有個重要活動要參加,他老人家是路過這裡專門來看望你的。」領袖的關懷讓劉連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會見結束時,劉少奇主席提議同劉連仁合影留念,攝影師拍下了珍貴鏡頭。

1963年春天,劉連仁又一次被接到北京。這一次他不但受到劉少奇主席的接見,而且還幸福地見到了周恩來總理。那是在一個暖風拂煦的下午,周總理邀請劉連仁等四位難胞到中南海座談,座談會上,周總理關心地詢問難胞們回國後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總理那慈母般的胸懷,溫和詼諧的話語,使在座的難胞們一下子消除了緊張拘束的神情,座談會上的氣氛變得自然熱烈起來。

周總理認真地聽取難胞們回國後的感觸,不時插話詢問一些細節問題。劉連仁緊挨總理坐著,劉連仁向總理彙報了回鄉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以及切身感受以後,周總理又關心地問起他在日本時的遭遇。

「連仁同志,你被抓去當勞工,為什麼要跑到山裡去?」總理問。

「日本監工拿中國勞工不當人,稍一怠慢,輕則打罵,重則活活害死,與其被他們折磨死,還不如逃出去,興許還能留下一條命。」劉連仁認真地回答。

「在山上吃什麼?住在哪裡?」

「野菜、海帶、土豆……什麼充飢吃什麼,住在自己挖的洞穴里遮雨避寒。」

「你這十幾年的『原始人』生活受老罪了。」

「人沒有受不了的罪,比起在日本煤礦當勞工時受的虐待,強的多了。」

最後周總理鄭重地說:

「那段屈辱的歷史不會再重演了,因為我們國家強大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應深刻地吸取歷史教訓,不要再做奴役亞洲人民的美夢,他們的軍國擴張主義的陰謀不會得逞,因為中國人民不答應,亞洲人民不答應,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

「文化大革命」初期,劉連仁被選推為貧下中農的代表,先後在青島、濟南等城市的工廠、學校作巡迴報告,進行憶苦思甜教育。

隨著「文革」的不斷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同志,這位與者百姓心連心的國家元首,一夜之間就變成專政對象,被扣上「叛徒、內奸、工賊」的大帽子,劉連仁怎麼也想不通。這位老實、倔強只認死理的莊稼漢變得沉默寡言了,他腦海里反覆出現劉主席與他一個「奴隸」平民親切握手,問寒問暖的情景,少奇同志那笑容可親、平易近人的作風使他不能忘懷。他心裡不服,先是從濟南回到村裡,接著又乾脆閉門不出。

這下厄運降臨了。紅衛兵闖進劉連仁的家,指著他的鼻子勒令他交出與少奇同志合影的相片。劉連仁堅決不答應,他指使老伴趙玉蘭把那張珍貴的相片包了又包,藏了又藏,紅衛兵始終不能得手。於是,「劉少奇的孝子賢孫」、「黑爪牙」、「反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等一頂頂大帽子,向他壓了下來。但是,劉連仁決不屈服,他認準的理兒,八頭牛也拉不回來。

劉連仁既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也是一位在國際上有著特殊影響的政治人物,加之他家世世代代是貧農出身,最終紅衛兵造反派也奈何不了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空前提高,我們再也不會受到帝國主義的奴役了。同時,劉連仁一家的生活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1977年,政府給劉連仁重新翻蓋了四間大瓦房。現在鎮政府每年免費供給1100斤小麥,1噸煤塊,另外還有100元零花錢。孩子長大以後,又一一給安排了稱心的工作。

劉連仁的兒子劉煥新先當兵,後來轉業任本鎮供銷社主任,現在高密縣化肥廠擔任工會主席;劉連仁回鄉後出生的女兒劉萍也在高密縣城工作。他們都各自組成了幸福的家庭。歲月不饒人,當年隨母親到天津迎接父親時的劉煥新才十三四歲,現在他的兩個兒子也都上中學了。目前,劉連仁夫婦和兩個孫子劉立、劉賓生活在一起,兒子和女兒每到星期日都回來看望兩位老人。劉連仁對晚年的幸福生活感到很滿足、很愜意。

為了表達對黨的感激,劉連仁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後,他又被選為公社黨委成員、村主任,還擔任了高密縣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濰坊市人大代表等多種職務。

1991年,日本東京放送(電視台)與日中友好思考會,邀請劉連仁訪問日本,受到日本友好人士的熱烈歡迎。

劉連仁興奮地說:「啊喲喲,這次去日本可與那次大不相同了。那次是被抓去的,迎接的是荷槍實彈,受到的是迫害;而這一次,我是作為客人被請去的,到處受到的是熱烈歡迎……同是一個人,為什麼對待不一樣?還不就是因為我們的祖國強大了嗎?」老人越說越激動,他滿懷深情地說道:「從我的經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關。真的,若不是黨和毛主席,親爹親娘也救不了我的命;若不是鄧小平改革路線好,祖國強大了,我到日本怎麼會腰板挺得這樣直?」(石業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nBKvG0BMH2_cNUgRg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