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首批10個美麗鄉村建設村「生態宜居」基本呈現,今年啟動第二批

2019-10-31     北京朝陽APP

記者了解到,朝陽區於2017年9月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前期工作,2018年實施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包括何各莊村、馬泉營村、半壁店村、高碑店村、高井村、麼鋪村、郎辛莊村、郎各莊村、東窯村、東村。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和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部署,我區第一批10個美麗鄉村建設村分別結合自身實際,實施『清髒、治亂、增綠』等工作,完善基本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努力打造設施完善、有地域特點的美麗鄉村。」朝陽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朝陽北路與東五環交匯處的東北角,一幢幢整齊劃一的二層小樓,在一排排綠色中,顯得時尚漂亮。這是高碑店鄉高井村下轄的白家樓自然村。村內道路兩側還鋪設彩色瀝青慢跑道,最大限度地滿足村民就近健身休閒需要。

白家樓自然村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房屋外立面更換了防火保溫板,塑鋼門窗換成了隔音、防塵的斷橋鋁門窗,房屋牆麵粉飾一新,乳白立面、咖色線條,下部加貼了深色瓷磚,顯得時尚漂亮。村內實現雨污分流,自建中水處理系統,實施資源再利用,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天然氣、自來水、網絡、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市政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截至目前,第一批10個村完成道路工程50萬平米,排給水、燃氣管線工程16萬餘米,強弱電改造21萬餘米,綠化17.9萬平米,公共服務設施改造20處,村民文體活動廣場新建23個,停車位新增1600餘個,農宅節能保溫改造740套,路燈壁燈安裝3000餘套,垃圾樓、垃圾擠壓站建設5座,公廁新建及改造36座等改造提升工作,村莊居住條件更加宜居、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便民設施更加完善,綠色健康、和諧舒適的生態宜居目標基本實現。

除硬體建設外,美麗鄉村文化軟環境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朝陽區委農工委、區農業農村局提出以「引領有組織、凝聚有陣地、行動有隊伍、規範有制度、育化有活動」等為核心的「五有十二做到」標準,促進美麗鄉村文化軟環境建設整體提升。高井白家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家風文化牆、「十個必須十個不能十個做到」規定;高碑店村陽台綠化、黨員綠地認養,半壁店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史館,東窯村一卡通圖書館、體育公園,東村廉政文化廣場,麼鋪村文化小景、民居文化牆,郎各莊村快板劉文化大舞台、「十不准十不租」出租房管理制度,郎辛莊村歷史文化浮雕,何各莊村、馬泉營村「三字經」村規民約等特色點位、特色做法紛紛呈現。

今年,朝陽區農村地區在充分吸收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啟動了崔各莊鄉奶東村、高碑店鄉小郊亭(自然)村、方家(自然)村,黑莊戶鄉萬子營東村、萬子營西村、大魯店三村、小魯店村,金盞鄉西村、黎各莊村,十八里店鄉老君堂村等10個美麗鄉村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各村先行開展私搭亂建拆除、堆物堆料清理。截至目前,10個村共拆除私搭亂建點位1100餘個、6萬餘平米,為村莊規劃建設騰出了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i5ZIm4BMH2_cNUgiV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