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城市地鐵內PM2.5值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標準
對於每天都要乘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BBC日前刊登了一則壞消息:英國最近一份專門針對地鐵污染的調查發現,倫敦地鐵是全世界地鐵中污染程度最嚴重的。
當然,不僅僅是倫敦的地鐵,其它城市的地鐵中存在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只不過一直不被人關注罷了。
PM2.5值遠超WHO標準
倫敦地鐵共有11條線路,全長402公里(250英里),在這11條線路中, 污染程度最嚴重的要數維多利亞線(Victoris Line) 和北線(Northern Line)。
相比之下,在倫敦城郊,其它一些地鐵線路露出地面,空氣狀況較好;而在城市中心,越是老舊的線路,狀況越糟糕。其中,尤其是維多利亞線,由於全城線路都在地下,通風受到限制,導致其污染程度最嚴重。
研究人員說,
維多利亞線PM2.5的含量平均是361μg/m³。嚴重地段和地鐵站高達800μg/m³。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標準是10μg/m³,超過250μg/m³就屬於嚴重污染了。
除了倫敦以外,巴黎、多倫多、新德里等城市地鐵也被認為污染程度較為嚴重。
負責監察法國空氣品質的全國網絡組織ATMO France於2016年9月發布了一份對20年來空氣污染情況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巴黎地鐵中的空氣品質遠比露天條件下更加惡劣。
比如在地鐵快線RERA巴黎中心Auber站站台測量顯示:當地鐵火車停車時,站台附近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含量陡然上升至每立方米300μg,超標很多。與此同時,巴黎地鐵環境下,空氣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也大量存在。
一項由加拿大衛生部和加拿大兩所最知名大學——多倫多大學和麥吉爾大學聯合所做的研究發現,多倫多地鐵車廂及站台的污染物比地面室外高出10倍,比蒙特婁地鐵的車廂及站台高3倍。
中國也一樣
文章中也提到了中國的地鐵污染情況。
自1971年我國第一條地鐵線路——北京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以來,截至 2017 年末,我國內地共計 34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並投入運營,運營線路長度達到 5033 公里。其中,地鐵 3884 公里,占比 77.2%。
近年來,一些地鐵建設較為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都已經開展過地鐵公共區域和車廂的環境監測,不同程度地發現了空氣污染情況,污染水平高於站外。
位於北京的磐之石環境與能源研究中心曾對北京地鐵內空氣品質進行過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採暖季還是非採暖季,與同時段的北京市空氣PM2.5濃度均值相比,地鐵車廂內的PM2.5濃度總是更高。
當室外PM2.5濃度均值維持在30μg/m³以下時,北京地鐵6號線空氣PM2.5濃度依然高達214μg/m³。
不僅是地鐵車廂內空氣狀況不佳,地鐵地下站台的空氣品質也同樣糟糕。
誰污染了地鐵空氣?
「百科知識」曾刊登一篇有關地鐵空氣品質的文中稱,早晚乘車高峰期間,地鐵車站和車廂內的人口密度增大,甚至出現擁擠時,地鐵的通風效果會變得更差,甚至讓人無法忍受。在這種相對密閉的空間裡,人們一舉一動間,每分鐘可產生500萬個細小顆粒,如掉落的皮屑、打噴嚏的飛沫、衣服上的纖維、鞋底的揚塵等,它們隨時都可能被人們吸入體內。
地鐵內的真菌污染也是威脅之一。各種微生物均易附著於顆粒物表面,長期懸浮於空氣中。如果地鐵內相對濕度高於70%、灰塵多,加上通風不良、日光不足,真菌可存活較長時間,進而影響人們的健康。
除了人員大量集中的地方,車廂相對封閉,空氣流通不良,地下通風和過濾條件受限制外,地鐵的污染主要來自剎車系統、軌道摩擦,鐵軌、剎車、摩擦、制動等所造成的微金屬粉塵顆粒可以懸浮在空氣中構成污染。
倫敦交通局主管安全、健康和環境的負責人馬特森(Lilli Matson)表示,地鐵中的顆粒物主要為氧化鐵,與地面上的交通污染物不同。因此,不清楚它是否與交通污染物一樣可怕。
也有專家認為,其危害性甚至大於汽車尾氣。例如,瑞典科學家哈恩·卡爾森教授多年前就對地鐵污染問題發表過文章。他認為地鐵中的有害微粒,比汽車尾氣對人們健康造成的傷害還要大。
復旦大學宋偉民教授曾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地鐵空氣中含有很多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害的微粒,這些有害氣體可透入肺、腦、肝、腎等主要人體器官,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最好帶上你的口罩
PM2.5 目前被認為是危害健康的最大殺手,即便是健康人群,長時間處在污染環境中,也會使身體出現各種慢性病變。
這也提醒有關部門應重視地鐵環境,比如定期更換地鐵空調濾芯、濾網;實時監測並告知公眾地鐵里的PM2.5數值;衛生部門加強檢查監督等。
現在很多地鐵站在站台建立起了屏蔽牆,將乘客與污染源隔離開,這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還遠遠不夠。因此需要經常乘坐地鐵的人,可以選擇佩戴口罩、鼻塞等,阻隔有害顆粒物。患傳染性疾病的乘客,更應主動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參考資料:
1.《地鐵污染:一個嚴重卻容易被人忽視的角落》BBC中文網
2.《TTC地鐵污染嚴重 污染程度與北京霧霾天差不多》加國無憂
3.《巴黎老舊地鐵設備嚴重污染地下空氣》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4.《上海市科協:建議在地鐵內外增設污染參數在線檢測體系》中國日報
5.《地鐵空氣污染不容忽視》人民網
6.《地鐵車廂環境空氣品質研究》劉冰玉
本文首發:醫學界
本文作者:楊丹丹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聲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