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櫓健於馬」:淺析我國古代船櫓的發明應用與改進

2019-10-25     仁仁談史

魯迅先生在《社戲》一文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在皎潔的月光下,童年的魯迅和小夥伴們乘上一隻大航船,到趙莊看社戲。

「……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這兩支櫓,在魯迅的筆下描寫得多麼的生動啊!

去趙莊看社戲圖

一、從籬到漿發明與應用

櫓,古代又稱「樐」或「櫓」等,是船上一種效率較高的人力推進工具。由於它同時又能操縱船的航向,起到舵的作用,所以在推進工具中頗有特色。

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祖國歷史上曾經傳說:「顓頊作篙槳」,「帝嚳作櫓柁」。把櫓的發明歸功於「帝嚳」一類的個人,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將櫓的出現列在籬、槳之後,倒頗有道理。

在原始社會裡,我們的祖先用過各種方法使船前進。有的折下樹枝,撐著河底、岸邊,這就是原始的籬。一籬點水千鈞力,能使大舟朝前移。籬直到現在還是撐船的工具。籬的特點是「撐」,但篙的局限性也在於此,要是江寬水深,船在江中,那就籬長莫及,無處可撐了。還有的人可能從鴨子鳧水得到啟發,乾脆用手掌划水。此外,用樹枝、木片划水的也不乏其人。在長期實踐中,人們逐漸發現,擊水面積大,划行效果好。在這一點上手掌勝過樹枝,但是手不能伸得很長,人們吸取手掌之「寬」和樹枝之「長」,終於創造了一件新的划船工具——楫(短槳)。

古書說「剡木為楫」就是關於怎樣製造槳的記載。1960年,從浙江吳興縣錢山漾、杭州水田畈等處的新石器晚期遺址中,出土了不少的短槳,為我們研究早期船用推進設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這些短槳有狹槳板和寬槳板兩種,前者槳板較窄,整個槳用一木削成,有撐而不折的優點,似乎是籬槳兩用;後者槳板寬而扁平,末端削成尖狀,另作木柄縛在上面,這類槳撥水性能較好,可以說是手掌和樹枝的結合。

短槳在獨木舟和木板小船上使用當然是短小精悍,省力方便。但是當木板船逐步增大以後,短槳之「短」就不適應了。於是人們就把槳柄加長,槳板加寬,做成長槳。長槳之「長」,解決了較大船隻的划水同題,但同時的重量增加了,提在手裡操作十分不便,所以持槳的方式就逐步由「提」在手裡變為「擱」在船舷上。為了防止滑動,還設了一個支撐點——槳叉。有了槳叉這一個「點」,長槳就成了槓桿,划槳時不僅勞動強度減輕、操作方便,而且能充分發揮腕力、臂力,甚至還能藉助於腰力和部分體重,力氣用到點子上了。

長槳也好,短槳也好,共同的特點是「劃」。划槳推水,使船進。劃比撐有明顯的優越性,就是不必依賴岸邊、河底這些支撐點。但槳入水劃一下,就要露出水面一次,動作間歇,能否再進一步提高效率呢?

二、櫓的發明與應用

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發現被指定用來操縱航向的舵槳,當它由原來的橫向放置變為縱向放置後,在左右擺動時就不再提槳出水面了。舵槳除操縱方向外能否推船前進呢?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看見魚兒在水中揮尾前進,遂削木為擼。其實親手造船駛船的古代勞動人民中有千百個魯班,游魚前進的方式當然也會給人們有啟迪。既然魚尾的搖動能產生推力,人們在操作舵槳時就會加以模仿。這大概也是早期仿生學的一則趣例吧。只要把舵槳的槳板掌握一定角度左右搖動,舵槳就會變成航船的「魚尾」。而當舵槳的操作方式且改為魚尾式的「搖動」後,它就發生了質的飛躍:槳變為最初的櫓了。

櫓,是長槳的直接演變,所以它的形狀類似長槳。不過手和櫓板的連接大都呈彎形。伸入水下的部分是一個略帶拱度的扇平板,一般用硬木製成,這是起著推進作用的部分。板通過「二狀」與櫓手相連,二狀多用既輕又韌的青條製成,百扭不斷,是承上啟下的「咽喉地帶」。在用櫓部位的甲板上裝一硬木或鐵質球釘,俗名叫「櫓人頭」,作為櫓的支撐點。櫓人頭是由槳又演變而來的,有了這一點,櫓就成了一個槓桿,只要在櫓手處施加不大的力,就可以搖動水下的櫓板。櫓手的上端繫著一根櫓擔繩,繩的另一端拴在甲板上的一個鐵環上,它既可固定櫓板的下沉程度,又有助於揮動櫓板。

主要用作推進的櫓,仍繼承舵槳控制航向的特色。要使船調向轉彎,只要把櫓的方向偏轉一個角度來搖動就可以了。櫓在用作推進時的特點是一個「搖」字。搖,用來回的連續動作產生推力,比需要提漿出水的間歇的劃效率更高,費力更少。北宋詩人張來用一個「輕」字形容搖櫓,說是「輕櫓健於馬」,真是說得十分傳神,恰到好處。搖櫓之輕,使得老人小孩都能勝任;搖櫓之輕,就能持久,所以人們又產生了「健」的感覺。「健櫓飛如插羽翰」,就是形容搖櫓的船象飛箭一樣快。就連現代的一些外國人也對中國這種結構簡單而效率高的裝置驚嘆不已,稱讚它「可能是中國發明中最科學的一個。」

三、一櫓到多櫓的發展過程

櫓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造船業的貢獻之一。櫓在我國出現的確切年代,現在尚難作出斷論。東漢人劉熙所著的《釋名》一書中說:「在旁曰櫓,櫓膂(旅)也,用膂力然後舟行也。」可見漢代櫓在船上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了。唐代李荃撰的《太白陰經》戰船部分,就有關於櫓的記載,說明櫓是戰船上的主要推進工具。民船上也是這樣,在敦煌千佛洞323窟初唐的壁畫中,有一幅畫著一條既無帆又不見篙的大船,只在船尾裝著一隻大櫓,在波濤中推船前進。

但不知是古畫的珍貴价值引起了掠奪成性的盜賊們的垂涎呢,還是因為中國發明的大櫓搖碎了「西方民族優越論」的鬼話,而遭到帝國主義的仇恨,這幅古畫在1924年竟遭到剝皮之災,被美國文化強盜華爾納用上膠的竹布偷偷地粘走了。畫被盜走,但中國創造發明櫓的悠久歷史是無法用鼠竊狗盜的辦法偷走的。

櫓在宋代的使用比唐代更為普遍,特別是內河船,到處有「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一類的熱鬧景象。當時的摩洛哥大遊歷家伊本巴都到中國來,對中國櫓的印象極為深刻,他在遊記里寫道:大船進出港,用大櫓劃之,櫓長與桅相等,每櫓用10-30人,行走時兩行相對而立,用力牽搖,齊聲高唱啦!啦!啦!……在宋代海船上,往往是帆櫓並用。「張帆施雙櫓,去勢如脫箭」,這樣形容是並不過分的。

到了明代,在船上數量之多達到空前的地步。有的船乾脆就以櫓的數目命名,如「八櫓船」等。明朝官員陳侃出使琉球時,一條船上竟備有36支櫓。有了更多的櫓,其威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船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櫓的數目增加了,櫓本身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從「在旁曰櫓」的記載看起來,漢代大都是用邊櫓的。這恐怕也是從長槳演變來的一點痕跡。後來,人們發現櫓在尾部推進和操縱的效果都更好,所以尾櫓便出現了。隨著船的增大,櫓的形制也越來越大,從單人搖、雙人搖,到十幾個人搖一支大櫓。人們唱著調,呼著號,和諧一致,配合協作,把個體力變成集體力。

四、櫓的改進與螺旋槳的產生

櫓的形制大了,數量多了,是不是就發展到頂了呢?沒有。人類的實踐是永無止境的,對船舶推進工具的認識也不所有所前進。近代船舶普遍採用的螺旋槳,可以說是櫓的進一步的結果。

爆旋槳的每一個葉片,等於是一支,它把櫓的來回連續搖動,改成連續轉動,並儘量使葉片固定在一個產生最大推力的位置上。一隻螺旋槳有多張葉片,等於幾支櫓結合為一體。從這一點看,櫓又從多到少,從複雜到簡單了。但這是以少勝多,是在更高級程度上的「簡單」。高級的標誌就在於螺旋槳的推進方式是「轉」。現代螺旋槳用機器轉動,一「轉」勝於幾支、幾十支、幾百支,以至幾千支櫓的「搖」,比用人力搖櫓更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從篙撐槳劃,到櫓的「搖」和螺旋槳的「轉」,反映了勞動人民對船舶推進工具實踐和認識的不斷深化。如今,當我們站立在江岸海濱,看見螺旋槳捲起煙雲飛雪般的浪花,推動萬噸巨輪劈波前進的時候,我們是多麼為祖國勞動人民發明櫓、使用櫓的聰明才智感到自豪。

主要參考資料:

宋·陸遊:《初發荊州》

伍斯特:楊子江的帆船和舢板》

明·陳侃《使硫球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UDQK24BMH2_cNUgPi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