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終於發聲:我用一個成交量指標,就能把股市給你講明白了

2019-09-30     股市交易員思維

炒股是一個人的修行

炒股不同於其他任何職業,付出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其艱辛程度一般人未必承受的了,這也是為什麼股票市場裡面七虧二平一贏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多年後你可以桃李滿天下,即使沒有謀的高位,也受人尊敬。如果你是一名從政者,多年積累的人脈,足可以讓你得到應有的回報。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可以使你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炒股跟這些職業都不相同,是完全的結果論,即使你炒股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沒有賺到錢,那麼你的這些經驗沒有任何意義。

一、炒股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在通過財務自由之前,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想輕輕鬆鬆就能掙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1、炒股很難得到家人的支持。即使處於今天思想高度開放的時代,大多數不炒股的人對炒股這件事情仍然會嗤之以鼻。現在正在進行炒股的散戶們,有多少是瞞著老婆、爸媽進行的?有多少又是在巨額虧損後只能自舔傷口還要裝作若無其事怕被家人發現的?有多少在連續莫名虧損後徘徊迷茫想放棄的?目前,整個中國社會對炒股存在嚴重的誤解,對很多人來說炒股就是好逸惡勞,炒股就是買彩票,或者炒股就是變相賭博。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想成為職業股民需要承擔多麼大的心理負擔。

2、炒股是需要「靠天吃飯」的。有人說炒股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雖然有些誇張,但卻不無道理。2018年的行情下,有幾人可以不虧損?又有幾人可以賺錢?就如同農民種莊稼,好的收成需要老天成全。炒股也是一樣,想要好的收益需要大盤的配合,也就是大的經濟環境,包括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如果真的是三年不開張,甚至虧損,有幾人又能夠撐過這三年呢?

3、炒股沒有一套標準化的盈利模式。炒股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公式,反而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炒股的理論、流派、技術指標等都有很多種,再加上江湖上流傳的各種炒股秘籍,更是花樣百出,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股市小白來說找對努力的方向都很困難。現在又處在一個網絡大數據時代,各種信息五花八門,更有很多以假亂真。關鍵炒股又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很容易濫竽充數,我說去年炒股賺了,別人根本沒辦法去印證。

4、炒股是反人性的。多數人覺得炒股既簡單又舒服,一人一桌一電腦,開著空調,喝著咖啡,按幾下鍵盤,白花花的銀子就進兜里了。事實如何,只有真正以交易為生的人才知道。漫漫股海路上,充滿誘惑和陷阱。莊家的一個空頭陷阱很容易就把很多散戶提出局外。當我們大賺時,我們激動不已,不斷加倉,結果一個深度回調,獲利盡吐,還被套牢。當我們被套牢後,我們憤怒不已,和盤托出,殊死一搏,結果被套的更深。其實,這些都是人類正常的情緒發泄,但是作為股票交易者不行,要時刻保持理性,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5、時刻都需要抉擇。炒股更像是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沒人會告訴你哪裡才是彼岸。散戶往往大多數時間都處於迷茫的狀態,買進後跌,賣出後漲,空倉則踏空,全倉又套牢。市場當中每天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消息,而這些消息對於股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股票屬於高度博弈的交易市場,要想做好,必須不斷進階,不斷超越自己。我把觀察過的股票高手們的交易過程,再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股票投資進階的四個階段,與大家共勉。

1. 初級摸索階段:全面學習,謹慎前行

股民相對於股民的一個比較大的區別是,股民開始入市時都很謹慎,雖然之前沒有做過股票,但都知道股票風險大。然而,很多交易新手其實並不知道風險大在哪裡。事實求是地講,很多進入股票市場的選手都是很優秀的人,喜歡挑戰自我。通常來說,買書自學可能是最普遍的學習股票的方式。有部分想更多了解股票的人還去參加了股票從業考試,可謂用心良苦。充分的準備肯定比不準備要強很多,至少在心態上會有很大幫助。在對股票有了一定的了解後,便可以進入開戶交易階段。

2.試錯摸索階段: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和習慣

這個階段每個人的情況差異較大。激進的投資者可能膽子大了起來,加重倉位。但由於自身交易水平和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這樣的帳戶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虧損,甚至短期內被淘汰,導致投資者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做股票從一開始一定要降低預期。很多人的心態是追求短期暴利、快速獲利,然而具備這個能力不僅需要多年的訓練,而且還需要行情、運氣等綜合因素的配合,絕對不應該是一個新手一開戶就去追求的事情。心態過於急躁,容易使一個系統交易者不能很好地去執行自己的交易計劃,何況是還沒有建立自己系統的人。一開始,你的投資顧問或者和股票相關的朋友會給你很多建議,你都會吸收,但在這個階段你應該試著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及交易周期。如果在股票上不能很順暢地做日內短線,那麼也許不會發現在股票中這個模式很順手。做股票交易可以從日內短線入手,或者從波段趨勢入手,嘗試建立自己的模式。但不管怎樣,依然需要很多試錯訓練,尤其是盤後的不斷總結。

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因人而異,有的人花很多年時間在這個階段,有的人停留止步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是股票交易中的一個挑戰期,有志於成為職業股票交易選手的朋友,通常在這個階段花費了4~5年的時間。

在這個階段,無論你的交易業績怎樣,但至少應該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深度認識和一定的能力。第一,對股票品種方向運行邏輯的認知和把握,不管是技術層面的還是基本面層面的,或者是兩者的結合。第二,對交易工具熟練運用的能力。第三,對交易中各個級別周期的判斷及具體買賣點的把握能力。第四,建立適合自己的資金管理模式。以上幾點都是建立自己交易系統和計劃的基本要素,如果不能把這些要素結合起來,那麼後面的交易之路是無法走下去的。

3交易系統修行階段:完善改進交易,在行情波動中修行

度過了前兩個階段,股票交易可以說基本入道了,但能走多遠、攀登多高,除要有正確的方式外,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其實這個階段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可以說只要你在市場中交易,個人修煉就是永恆的主題。因為我們應該不斷完善對人性的修煉,對自己交易系統的修煉。這裡提到的「交易系統」,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包括機械系統模式、主觀系統模式、各種量化對沖套利模型等。系統的類型無須分出高下,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的就是最好的。另外,組建交易團隊和個人交易面臨的問題肯定是不一樣的。股票交易中不能完全排除人的因素,系統的創建者是交易者本身,因為系統交易的是交易者的思想和觀點。

這個階段是股票博弈中最為開放的一個階段,之前交易者沒有自己的交易武器,現在有裝備了,可以直接對抗了。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越來越強大,成為股票高手、持續的贏家,實現了相當程度的財務獨立和自由;也有交易者依然被淘汰。所以,並不是說交易者度過了上一個摸索階段,在這個階段就一定可以持續生存下去。沒有任何一種交易系統模式可以完美應對市場中的所有行情,任何系統都有其適應的階段和缺陷,很可能去年讓你大幅度盈利的交易模式,在今年一兩個月內就造成持續虧損。這種情況其實每個成熟的交易者都會遇到,而且會重複出現。我們很難完全規避虧損和帳戶的回撤,更多的是在不順利時適當停止交易,或者通過資金管理控制回撤幅度,讓自己在市場中能夠生存下來。所以,僅僅有一套在技術層面的交易體系肯定是不夠的。

4. 永恆的進階:沒有終點,只有過程

在這個階段建立交易信念,甚至是信仰,這比完善交易技術更重要。其實最後真正的交易系統就是交易者本身,交易者是交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追求的穩定盈利也即持續盈利的能力,這不是一個結果,而始終是一個過程,只要你沒有退出市場,這個過程就會持續下去。從無限的時間維度來看,也許最終我們都會被市場打敗。但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周期內,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很高的交易水準,並持續為自己創造可觀的利潤。通過對技術系統的熟練應用,對基本面的不斷深入研究和理解,對市場的認識也在逐漸加深,這些都有助於交易心態的成熟和磨練。交易者在帳戶不利的情況下還能創出新高的業績,可能就是依靠其內在強大的信念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伴隨痛苦、糾結等情緒。所以,我們既要用心做好自己的交易,又不要太過執著於交易目標,畢竟交易獲利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目標。另外,每個交易者的目標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追求長期盈利,比如持續做到5年以上盈利的業績;有的人想在股票市場賺到第一桶金;有的人希望組建交易團隊,從而發展私募基金事業。交易目標和發展方向不同,交易者需要培養的素質和對自己的要求也就不同。

無論處在交易的哪個階段,我們都要處理好帳戶面臨的4種贏虧情況,以及如何在大賺上做得更好,同時在處理虧損時更為合理。這時候我們應該更專注於自己的某一個交易模式,甚至是某1~2個品種,重點操作研究,需要一門深入,集中在一點突破。

最後,在交易中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好奇心、足夠的勤奮鑽研精神,並有很好的承受挫折、抗擊打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可以享受交易的樂趣,在這個基礎上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此和廣大進入股票市場的朋友們共勉。

成交量是技術分析的靈魂,無論主力運用什麼操作手法,成交量都必須用真金白銀堆出來,成交量的大小往往決定行情發展的深度。

一般情況下,股票上漲必須放量,要持續上漲,就必須持續放量,調整必須縮量,調整末端必須相對最小量。綜合來看:股票從上漲到下跌的循環,本質上就是逐級放量到逐漸縮量過程的循環,也是財富再分配的循環。

永遠記住:資金決定成交量,成交量決定趨勢,趨勢決定漲跌,漲跌決定投資者的命運。成交量對應的是成交金額,即「錢」,俗語稱:「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資金是逐利的,一個品種的漲與跌,都是資金對於價格的把握而形成,有人鳴槍發號,有人吶喊助威,每一個過程都會有資金的身影在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成交量上。

成交量的表現形式

1、縮量:市場交投表現為相對比較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較高。而他一般是與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較而得出的一個增減概念。


2、地量:是縮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市場交投極為清淡,成交量創出較長時間段內的最低水平。


3、放量:市場交投變現為開始活躍,投資人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對後期走勢認同度降低。


4、天量:是放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形態,市場交投極為活躍,成交量創出較長時間段內的最高水平。


量價關係

量價關係是玩股票最重要卻也是最難懂的一部分知識,所謂「量在價先」是正確的,但「價格決定成交量」也不無道理。成家量,是資金的活躍程度(流動性)入場資金規模(人氣基礎)的最直觀表現。

資金越充沛,人氣越活躍,進出越自由,流動性就越強,那麼賺錢的機率就要遠遠高於虧錢的可能性。所以,成交量最重要的價值,是從市場人氣的角度判斷市場的參與意願和參與深度。

1、量價關係的原理—分歧

那麼所謂的量價關係,簡單來說,有同步和背離。正常的量價關係應該是「上漲放量,下跌縮量」,否則就是不正常的量價背離。

那麼成交量的放大,源於哪裡?源於多空雙方意見的分歧,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看多者買入,看空者賣出,這樣就會有成交。而如果,多空雙方的意見趨於一致,也就是說交易者同時看多或者看空的時候,成交量就會萎縮

這就是成交量最基本的原理多空分歧。源於交易者對當前價格的認可程度。所以,成交量判斷趨勢很重要價格依然很重要,忽視價格只關注成交量的交易者遲早會吃虧。

2、成交量如何表現—換手率

成交量嚴格來講,可以是個股的成交股數,也可以是大盤或者個股的成交金額,但是單純的拿成交手數來講是沒有一個什麼概念的,所以一般情況都用換手率代替成交量來橫向對比不同個股的情況。

成交金額主要用來衡量大盤股或者大盤的成交情況,這代表著市場上主流資金的方向,以及投入股票市場的整體資金情況,是存量資金博弈還是有新的資金給股市注入新鮮的血液。

成交量也是衡量熱門股冷門股的標準之一,如果一隻個股成交低迷,要麼是基本面沒有什麼亮點,要麼就是沒有資金參與進來。而如果一隻股票開始成交量慢慢放大,那麼就是有資金開始進場建倉,要麼是基本面有題材或者概念可以被炒作,要麼就是資金有自己的邏輯。

當然,牛市中有雞犬升天,不管基本面好壞,題材如何的個股都會拚命的飆漲,交投不活躍的股票也會成交量放大。熊市中,很多活躍的股票也會相對低迷,同樣,被深深炒作過的股票,價值或者概念或者其他邏輯嚴重透支,之後就會陷入漫漫的陰跌中邏輯回歸

3、量價關係牛熊市的表現

a、牛市

價格從底部剛剛啟動的階段,由於漫漫震盪的築底時期還在進行,很多持股者還是不看好後市,但是一部分有先知先覺的資金已經開始準備進場建倉,所謂分歧。所以這個時候會逐漸放量,表現為放量橫盤或者放量小漲。2014年7月-11月份的走勢。

價格開始進入明顯的上升趨勢後,有人開始獲利,有人開始割肉,所謂拋壓的承接,所謂分歧,成交量會持續放大,表現為放量上漲。這個2015年的牛市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5月的走勢。

價格開始到達頂部階段,這個時候多空雙方的分歧會越來越大,成交放出天量,股價卻不上漲,這說明很多持股的人已經不顧一切的賣票了,有人接就賣,主動賣,所以買方的力量沒能推升股價。一般會呈現,放量滯漲,或者放量下跌的狀態。大家可以看看2015年6月初的時候創業板的放量滯漲。

b、熊市

股價從頂部開始下跌的階段,很多高位進場的資金沒有獲利所以不願意賣出,或者有虧損不願意割肉,所以沒有很重的拋壓,後續的交易者發現趨勢開始向下,也不願意進場,所以這個時候的狀態是縮量下跌

股價開始進入下降通道,明顯的熊市信號來臨,有經驗的交易者都開始持幣觀望,上方被套的資金被折磨的失去耐心,開始希望割肉離場,但是找不到接盤方,這個時候就會呈現出縮量暴跌的情況。股災期間的走勢應該還歷歷在目,最恐慌的莫過於每天的無量空跌。

空頭開始衰竭的階段,股價經過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之後,將會步入一個相對低價的區間,有些激進的左側交易者開始進場博弈,尋求割肉的資金終於找到了接盤力量,於是股價開始放量下跌,隨後等下跌的能量釋放完畢,股價就開始縮量築底輪迴

4、放量和縮量

成交量的變化狀態,無非兩種,放量和縮量。價格的變化狀態也是兩種,上漲和下跌。兩者之間的關係存在背離和同步,同步也就是放量上漲縮量下跌背離指的是,上漲無量下跌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趨勢轉折的拐點處。多空雙方搏殺激烈程度的體現,二者對後市的看法分歧增大,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紛紛賣出,一部分人堅決看多大筆吸納。同時這也是籌碼不集中的表現,說明沒有明顯的大資金控盤,為市場合力資金參與。值得注意的是,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作假成分,畢竟這個是可以通過對倒來做量的,這個需要通過分時圖來判斷

縮量,一般發生在明顯的趨勢上升者趨勢下降通道中,多空雙方基本上持有相同的看空或者看多的態度,分歧減少,多空雙方博殺趨於平衡。看多時沒人賣出,看跌時鮮少有人買入。同時,這也可能是籌碼高度集中的表現,有非常明顯的控盤資金。縮量,很難造假

1、成交量,代表多空雙方看法的分歧程度,縮量表示看法趨於一致,放量表示雙方看法分歧較大;

2、成交量,表示資金的參與意願,參與深度,表示個股或者大盤的活躍程度,橫向衡量成交量的指標是換手率

3、成交量和價格有背離和同步兩種關係,放量發生在趨勢轉折的拐點上,縮量發生在明顯的上升或者下降趨勢中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大家自己慢慢的體會下,雖然字面的文字不多,需要理解的東西不少。可以說理解了量價,你能在股市或者說金融市場走的更遠

今天我們繼續深入講一下量價的具體關係,什麼情況是正常的,什麼情況是不正常,什麼情況個股可參與,什麼情況不可參與,資金分別是個什麼態度等。分為詳細的十種情況來討論: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

9、地量地價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長期下跌的末期,是築底的表現。注意,是長期下跌,所以對於地量地價的判斷,一般要從較長的周期判斷,比如趨勢下跌了半年或者一年,有效性會提高。

另外,特別提示,如果股價在一直下跌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過持續的或者階段性的帶量下跌,即便出現了所謂的地量地價,也並不意味著市場底部出現。邏輯是,這種情況空頭的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後市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極大。市場非要跌到多方喪失信心,跌勢才可能停止。

同時,地量出現之後,很可能會馬上出現地價,但也可能會繼續下跌一段時間。邏輯是,有人還想賣出籌碼,但卻沒人想買的狀態。

真正的地量地價,是一種跌無可跌的狀態,這個狀態是任何資金方都沒有辦法去造假的。邏輯是,已經熬到所有持股的人都裝死去了場外資金想要入場的時候,底就到了,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吸籌。

10、天量天價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股價上漲的末期,在上述對倒或者是交易者極度瘋狂的情況下,創出的天量天價,緊接著就是盛極而衰。邏輯是,當所有看多的人都買入籌碼之後,已經沒有新的力量再能推升股價繼續走高了,那麼此時,也就應該考慮減倉或者清倉離場了。

但是注意,有些股票創出歷史性的天量天價,也可能會繼續走高。因為或許這只是一個階段的小高潮,就像在15年的時候,誰都不知道盡頭在哪裡。這個時候怎麼判斷,要看看買入的都是哪些人賣出的又是哪些人。如果買入的都是散戶,那麼結果可想而知,如果買入的都是有備而來的大資金,那麼你懂。

另外,量價關係有滯後性,所以天量出現之後未必立刻就是天價,當然也不然會有天價,所以不要想當然的認為,不見天量天價就不出,高位放量不漲就是有問題的避險為宜


利弗莫爾:「盈利最多的交易,往往一開頭帳戶就有利潤」

被稱為華爾街「投機之王」的利弗莫爾說過:「盈利最多的交易,往往一開頭帳戶就有利潤」,如何正確理解他的意思?

他想告訴我們的是趨勢的重要性,投機需要順勢而為,注意我用的是投機不是投資。如果開了一個單,馬上就盈利了,說明判斷和實際走向是一致的,那麼更應該順著這個趨勢去做(可能是做多,也可能是空,不一定是漲)。而如果開了一個單,馬上就虧錢了,說明看錯了並且做錯了,這個時候還一意孤行去做,那只會越虧越慘。

具體到股市中來看,如果一隻股票,你預測它要向上突破,然後買入,結果真的放量突破了,這時說明你判斷對了,應該繼續加碼買入,在上升趨勢中賺更多的錢。假如你預測它要上漲,買進去之後沒有上漲反而大跌,套住了,說明看錯了,需要止損,但很多人這個時候不甘心,不但不止損,還不斷加倉,結果越買越套,最後被套牢。

為了投機成功,我們必須預判某隻股票的下一步走向,所謂投機,其實就是預判下一步的市場動作,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如果從市場角度判斷,某些外在因素會影響市場漲跌,那麼千萬不要草率的認定自己的看法,而要等市場變化已經驗證之羊的看法後,才能確認自己的判判斷,一個是「怎麼樣」,另一個是「應該怎樣」。

利弗莫爾說,真正從投機買賣得到的利潤,都來自於那些從一開始就一直盈利的頭寸。當前市場運動的力度如此強大,它將一直向前沖,這隻股票之所以繼續向前沖,並不是因為他的操作,而是因為它背後的力量非常強大,它不得不向前沖。

比如說在30元買進一隻股票,第二天,它急速拉升到32元或32.5元,在盈利面前,你卻變得充滿恐懼,擔心利潤又失去,於是,你會馬上賣出,選擇落袋為安,而此時,恰恰正是你該享受希望的時候,既然這兩個點的利潤昨天還不存在,為什麼現在卻擔心它會失去呢?如果能在一天的時間裡獲得兩從個點的利潤,那麼下一天你可能再賺到2個點或3個點的利潤,下周你可能還會賺到5個點的利潤,只要這隻股票的表現對頭、市場對頭,就不要急於套現,必須要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因為如果不是,你就不會有利潤。

所以,應該讓利潤奔跑,駕馭著利潤 一起奔跑!它最終會成為很可觀的收益,只要市場表現正常,就要堅定信念,堅持到底。這就是利弗莫爾本人的論證,當然,最終要賺錢,肯定是需要平倉的,利弗莫爾做的是投機,他這一說法是建立在「市場對頭」的情況下,一旦市場不對頭,那就需要馬上平倉離場,毫不猶豫!

當然,利弗莫爾所處的年代和現在不一樣,他的風格主要雖捕捉趨勢,對於現在的股市裡的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未必他的方法是適合自己的,我們只是學習他的投資思想,吸收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就行,而不是簡單的模仿。通過不斷實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可取的。

想學習更多盈利方法,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市交易員(idn0217),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龍頭戰法模式,強勢股操盤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QvrgG0BMH2_cNUgB0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