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MPP/IP項目是熱門文科類英文授課項目,有「經濟政策、金融與管理(EPFD)」 和 「公共管理與國際關係(PMIR)」兩大研究方向,核心課程包括經濟金融管理學和法律、政治學,為學生在政府、企業、國際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的職業生涯提供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據2019QS全球大學學科排名,東大MPP/IP位列世界27,日本第一。
五一節期間東學醬為大家聯繫到2018年秋季成功入學MPP的前輩,來告訴各位對於SGU英文項目感興趣的同學,關於此項目實際體驗者的申校、學習、實習、生活的具體情況~
希望前輩的經驗能夠為同學們做申校參考~順利去到自己的理想校!!!
申校準備
東京大學:日本最高學府
01 自我介紹
我來自國內985高校的經管專業,當時傾向於將亞洲地區作為首要留學選擇,定了日本和香港,最後拿到offer綜合比較後覺得東大MPP這個方向比較適合我。
由於同時申請了日本和香港方向不太相關的3個專業,日本這邊70%-80%是機構老師提供的信息。當時網上我自己搜索的項目可能有兩三個,但是在和老師交流中考慮到自己硬體條件和專業條件申請不太匹配成功率會比較低,然後MPP/IP的成功率會比較高一點。開始我自己對這個專業沒有特別多了解,都是老師推薦然後自己瀏覽一些網頁、看了一些信息,才決定要申請這個專業。
02 軟硬背景提升
第一考慮GPA,在校期間不要落下功課;另外像語言成績這種不管申請哪裡都是要考的,我大三上開學就考了雅思,學習GRE會比較費時間,在兩年有效期以內儘早把它考下來會好一點;科研實習我建議大家就算在沒有想明白自己以後要研究哪方面,也可以多嘗試一些實踐活動。這些實踐可能會激發出一些想法,或者成為未來你申請過程中的談資和優勢。我第一個自己找的實習是在一個挺有名的廣告公司,我在他們廣州的事務所做市場活動相關的事情。
03 認識MPP/IP
MPP/IP的經濟學方向不強調在數學、數理方面有特別高超的能力或者已經在經濟方面有很高的建樹。它需要申請者對具體的某些領域感興趣,在眾多的公共政策領域,只要能找到一個領域表達出很強的興趣就好,比如消除貧困、醫療、經濟、民生等等。
MPP/IP的專業構成是這樣的,1/3的人有工作,並且幾乎都是在政府機關工作,或者一些國際組織,像世界銀行,或者說是一些NGO的組織。他們會和東京大學簽訂一些合約過來學習,所以他們不存在什麼就業壓力,只用在完成碩士之後回去工作就好了。
然後剩下有一群日本人很多是在海外完成本科學習,所以才會選擇一個這麼國際化的項目回到日本。所以意味著這群海歸的日本人他們的英文其實很好,中國人跟他們競爭的時候不會表現出特彆強的語言上的優勢。原來我以為日本人英語不是很好,但這群日本人英文都很好,因為他們在海外完成本科,或者說他們就是混血,或者說他們就是在海外長大的,所以會回來選擇MPP/IP;
然後還有一群留學生,MPP/IP的中國人不多,但和MPP/IP同屬一個學院的日語項目專業的中國人比較多,他們會和我們一起上課。
04 研究計劃書
MPP/IP包容性比較強,能講通順一個故事就好,這不會難到完全做不到。MPP要求提交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研究計劃書或者PS,我自己的研究計劃更像是研究計劃書和個人陳述的混合。當時先是機構老師幫忙列出一些問題,我先回答這些問題,再按照故事線梳理成文章和進行反覆討論修改。從準備到定稿一共花了40天左右,寫了1000字。
在日本學習
小組彙報與發表
05 選課與上課
MPP/IP可以自由選擇寫或不寫畢業論文兩種Pattern,選擇寫論文的話需要一整學期並且每周都要跟教授見一次面,就跟研究型有seminar的同學一樣。不寫論文的代價是在2年內修夠46學分,約等於20門課。我選擇的是後者,不寫論文修學分。好在課程壓力能靠自己調節,比如你可以選很多很多課,或者很難的,甚至跨學院選課,有些人要讀博,或者未來職業規劃里必須強調某方面能力,就會這麼做。但學院沒有特別限制必須修什麼課,只規定在某幾個模塊里要求修足夠學分。為了課業壓力不那麼大,學生可以在剩下的部分選輕鬆的課搭配起來。總的來說還是挺像大學的,除開必修可以自由選擇。
我其實還蠻喜歡MPP/IP裡面的case study,偏向實踐研究,不會像宏觀經濟學這種太偏理論的,或者說老師一直在講體系方面的知識。我們也有一定要學4門case study這樣的要求,課堂形式比較豐富,有一門是研究日本企業的case study,那學期我們經常就到外面去考察,去一些企業參觀,然後小組彙報。
06 與老師交流
MPP/IP不像理工類學科,沒有研究室這個概念,也沒有專門的導師帶。尤其是選擇不寫論文的話,和老師的交流一般只是課堂和課下一些學科問題交流。其實跟本科的模式差不多,它帶來的問題是,學生申請獎學金的時候可能會找不到一個導師。所以還需要自己平時積極努力一點,花時間和老師熟絡起來。
07 語言障礙
我來了日本以後才學了些日語、考了N2。但說實話,東京大學的公共政策大學院國際化水平很高,不管是MPP/IP的英文項目還是日文項目的同學,使用日語的情況都少,學院甚至會故意全部英文化。(P.S 很多同學擔心的日本人英語不好的問題,至少在東大你應該感受不到)
在MPP生活與工作
08 關於實習
上學期一直在適應,沒有玩特別瘋,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做學習的東西,寒假的時候報了學校的實習項目,實習了一段時間。
在三菱銀行的一個部門,但這個部門還挺特殊,是純研究性的。簡單來說,我在裡面的工作是寫報告,需要在實習期間產出一篇對某一個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報告,差不多10頁A4紙,大概4000詞。可以選日文也可以選英文,但是我日文還沒有辦法寫這種東西,所以我選的英文。報酬幾乎是0,但心底比較善良的實習機構可能會有午餐和交通補貼,當時我的實習公司就給了午餐和交通補貼,其實算下來還是挺大一筆錢的。
09 關於就職
我還沒有參加就職,但是前輩們說在日本GPA對就業不是很重要,學什麼課也不會特別重要。重要的可能就只是學校背景和面試時自己展現出來的能力。另外,我們學院(公共政策大學院)考慮到國際學生比較多,會和一些接受國際學生的組織簽訂合約,向學生提供實習項目。挺好的機會,可以去試一下。
10 在日本生活的困難
我覺得就是日語吧~
知道自己獨居可能會比較怕寂寞,所以選住處的時候就會看shared house那類的,現在每天還挺開心,回家後無論如何都有人會和你說話。
在學校和同學接觸還是挺多的,大家一起做作業、自習這樣。因為有一些課是必選,所以你一直和同一群人一起上課,我也在MPP認識了好幾個好朋友。
我將來規劃方面優選的意願還是在東京找到工作,我還挺喜歡這座城市的。但我日語還不是很好,所以現在也在拚命學習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
對期望留日的同學說的話
本科的場景大多還是在學校里,大家都做著差不多的工作,但現在研究生了每個人都做著不一樣的事,社會人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孤軍奮戰。要好好調節情緒,建議大家多出門和人交流,不要總一個人呆在房間裡。
留日前先想一下自己最後想達到的目的,如果是想在日本找工作,不要因為是英文項目就不重視日語了。一定要學好學好學好日語,這個真的特別重要,我感覺自己就是吃了這個虧,如果當時申請日本後能夠早一點開始學就好了。
不過就算你最後選擇回國,在異國生活了兩年,是會給自己未來人生規劃有很大改觀的很寶貴的經歷。希望大家真的來了日本希望能用心去體驗,珍惜在東京的每一天,這樣就已經很值得了。
--------------------------end-----------------------------
怎麼樣~
通過學姐的介紹,對於日本SGU英文項目同學的情況是不是有了更明確的了解呢~